奇妙的國際互聯網
教學過程:第一教時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我們來對詩好嗎?老師說上半句,你說下半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1)齊對(天涯若比鄰。)出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2)連起來讀。師:這是唐朝詩人王勃的名句,意思是說,四海之內,如果我們是知心朋友的話,那即使你遠在天涯,我也會覺得你就在我的身邊。當然,“天涯若比鄰”,只是詩人對朋友的勸慰,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祝愿。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朝還不能真正做到“天涯若比鄰”。然而歷史在進步,科技在發展,21世紀的我們卻真真切切地做到感覺到(出示)“雖然對方遠在天涯,但是卻讓人感覺近在咫尺。”
二、理解句意,激發興趣。
1、齊讀。
2、你能找到意思相反的詞語嗎?(“天涯”與“咫尺”)“天涯”是說什么?(距離很遠)。“咫尺”,有同學知道嗎?(距離近)看張老師寫“咫”,仔細看這個字的字形,你發現了什么呀?“咫”與“尺”有關系。看,張老師手里的這把尺,它長一尺,也可以說它長十寸,而“咫”呢只有八寸。那你估計一下咫尺有多長呢?,(一尺還不到),一尺還不到說明距離很近,所以人們就用“咫尺”來比喻(距離近)。
3、這句話中還有一組關聯詞你發現了嗎?(雖然……但是……)這是組表示轉折的關聯詞,誰能讀好這句話呢?(提示:在朗讀時,應強調前半句,還是后半句?)
4、指導朗讀。
5、同學們,到底是什么東西這么奇妙,能讓遠在天涯的人覺得近在咫尺呢?
板書:奇妙的國際互聯網
6、你想了解國際互聯網嗎?你想到網上漫游嗎?讓我們再次讀課題,讀出你的向往,讀出你的好奇。
三、質疑自學
1、那么你最想知道國際互聯網哪些方面的知識呢?
2、生質疑。
3、同學們想要了解的知識還真不少,平時學語文的時候遇到問題是怎么解決的呢?這片課文你讀過幾遍了?字都認識嗎?我可不相信,這篇課文有好多生字呢,你都能認識?
4、出示:蜘蛛電纜跨過查閱逛商場付款咫尺悉尼
5、指名讀。(真了不起,自學能力真強。)悉尼,聽說過嗎?(師:澳大利亞最大的港口城市,悉尼歌劇院是該市的標志性建筑,2000年9月,第27屆奧運會在此舉行。從地理位置看他在南半球,我國的首都在北半球,相距太遠了,簡直是(遠在天涯)。
真是好樣兒的,現在就讓我們靜下心來想一想,我們最想了解的互聯網知識能否在課文中找到答案。張老師把你們剛才提的那些疑問歸納成三個問題。
出示:⑴、國際互聯網是什么樣子的?
⑵、國際互聯網是怎么工作的?
⑶、為什么說國際互聯網與我們息息相關?
拿起筆來,輕聲讀課文,劃下與這三個問題有關的句段。然后把你的學習成果與小組同學交流一下,或許你會有新的收獲。
四、全班交流,指導朗讀
1、同學們,我這兒有一張網。你們看清楚了嗎?那國際互聯網是否和我手中的這張網差不多呀?
(生:比你手中的大;它是用電線光纜、無線電波把億萬臺電腦連接起來的,看不見摸不著。)真的嗎?課文中是怎么介紹的?讀給我聽聽。
(出示:其實,這種“網”不是一般的網……看不見的無線電波。)
(1)師:看來你們真把這篇課文讀懂了,了不起,是你們自己讀懂的?光讀懂還不行,要把課文讀好,讀出味道來,有沒有信心?誰來讀讀這段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