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C的故事教學反思
學生對本篇課文較感興趣,通過設置問題由學生解答,層層遞進,最終揭示謎底。課堂氛圍活躍,較為成功。
維生素c的故事教學反思
《維生素c的故事》是一篇富有情趣、生動感人的科普故事,它以故事的形式,揭示了維生素c的發現過程,不僅給人以科學知識的教育,而且以生動的情節讓人感觸頗深。它講述了16世紀意大利偉大的航海家哥倫布在帶領船隊在大西洋上乘風破浪,遠航探險途中,船員們中十幾人得了“海上兇神”這種疾病,但是在荒島上他們卻奇跡般地起死回生了。從而發現了維生素c的存在,同時為人類治愈“壞血病”找到了方法。我認為本課的設計重點應該是讓學生了解維生素c的發現過程,懂得任何發現、創造教離不開細心的觀察與實踐。
課堂是學生的舞臺,老師要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要提高閱讀教學的實效性,就要讓學生成為文本解讀的主角。在教學中,我抓住哥倫布的一系列心理變化,引領學生與文本深度對話,走進哥倫布的心中,這樣學生在文本解讀中更容易把握到文本的主題和精髓。
哥倫布的情感變化是串聯整個故事的一條比較明顯的線索,在教學中緊扣這條線索,不僅能突出重點,而且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生的探究意識使學生更好地把握課文主旨。
復習導入課文后,我讓學生首先找出描寫哥倫布心情的句子,對他復雜的心情有一個全面的了解。然后讓學生通過“抓住關鍵詞語,聯系上下文想象”的方法,試著走進哥倫布的內心,想象當時哥倫布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先自己思考體會,然后在小組內交流,最后全班一起進行思想的碰撞。在交流過程中,學生還是能夠走進哥倫布的內心,來體會到他的復雜的心情變化。
如在體會到船員的顧大局、識大體的自我犧牲精神后,我說:“此時此刻,面對著這些寧愿放棄自己的生命也要保證這次航海成功的好船員,哥倫布噙著眼淚點了點頭。他的內心充滿著矛盾,掙扎,痛苦,他會想——”生:這些都是我的朋友,怎么忍心拋下他們?我真不忍心把他們留在荒島上。生:如果不留在荒島上,就會傳染給更多的人,無法完成探險任務了,就不能開辟新的航線了。生:他們是我手足情深的好兄弟,我真不愿意把他們留在荒島上,真矛盾呀,不知道該怎么班?生:他們為了讓我們能完成探險任務,自己主動留在荒島上,真好呀。哥倫布種種矛盾的心情,同學們通過聯系上下文都感悟到了。
學完課文后,我讓學生來談談“你覺得維生素c的發現應該感謝誰” 通過辯論,同學們都達成共識:維生素c的發現要歸功于船員們起死回生的奇跡、哥倫布的思考和醫生們的研究、實踐,三者缺一不可。這樣文章主旨的揭示就水到渠成了:“許多科學的新發現都是在生活實踐中經過細心觀察、反復研究才獲得的。”
縱觀整堂課,在全體教研組老師的共同努力下,教學思路比較清晰,教學效果也比較好,但在課堂上老師的靈活應變能力還需進一步加強,針對不同的班級,學生的學習能力要臨時調整,以后將繼續努力。
維生素c的故事教學反思來自第一范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