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實與信任說課稿
3、交流。我主要抓住以下幾個句子來引導學生理解誠實:
(1)、天很黑,又有點霧,盡管有路燈,能見度仍很差。
(2)、這輛車的車頭超出了停車線二三十厘米,但畢竟是停著的,責任在我。
(3)、我環顧四周,看不見一個人,便在路燈下寫下一張紙條,壓在小紅車的雨刷下。字條上我寫明自己的姓名、電話,希望車主與我聯系。
當學生談到“這輛車的車頭超出了停車線二三十厘米”這句時,我先讓他們說出自己認為作者誠實的理由,再來提問:如果你是一位交警,你會怎樣判定這起交通事故的責任?讓學生入情入境,而且讀讀議議本身就是一個語言、思維能力訓練的過程。接著我再拋出一個問題:這輛車的車頭超出停車線二三十厘米,為什么作者當時沒有看見呢?從而引出了“天很黑,又有點霧”這句話,讓學生明白這是一個環境描寫,是為下文故事的發展做鋪墊的。
當學生談到“我環顧四周,看不見一個人”這一句話,我讓學生通過動作,理解“環顧”一詞,并說出作者環顧的原因,從而進一步理解作者的誠實。
(三)、設計練筆。
1、假如你是課文中的我,請你用上自己的姓名,家里的電話號碼給車主留下字條,把你誠實的行為體現于課堂。(通過讀寫結合,既學生對課文語言的再創造,又鞏固了留言條的寫法,更重要的是,學生再一次汲取課文中豐富的精神食糧,逐步形成了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取向)
2、說話:當我來到車前,看到自己愛車的反光鏡被撞碎了,我 ,當我看見雨刷下的字條時,我又 。我先讓學生說,體會作者兩種截然不同的心情,從而使學生認識到,誠信的重要。
師:同學們,一張小小的字條,讓小紅車的主人的心情發生了如此之大的變化,讓可能是一場不可避免的爭吵,融化為真誠的對話。
(四)品讀對話。
1、齊讀“想從對話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同桌練習讀。
3、指名讀。
4、男女分組讀。
葉圣陶先生說:“設身處地,激昂處還他個激昂,委婉處還他個委婉……美讀得其法,作者胸中有境,入境始于親。”所以在這一環節中,我先讓學生齊讀對話,想一想,從這段對話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在學生理解了對話中所表現的情感后再讓學生同桌練習讀,指名讀,男女分組讀,讓每位學生都得到訓練,先學后教,以學促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與文本對話,誦讀、感受、理解、欣賞課文,從而感悟出誠實與信任的可貴。
(五)重錘定音,回歸課題。
出示關鍵句,讓學生帶著自己的閱讀理解再次反復朗讀,既是課堂的呼應,更凸現了文章的主題——誠實與信任比金錢更重要,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有效地把握文章的重要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從而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進一步將誠信的種子播撒在學生的心田。
(六)拓展延伸,由化導行。
1、出示,11月19日海口晚報上的一則新聞,讓學生讀后談感受。
2、讓學生說說生活中有關誠信的故事。
3、此時此刻,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呢?
讓學生將獨特的感受、體驗、理解用寫作的形式表現出來,由文及己,滿足讀后傾吐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