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四年級上冊《霧凇》聽課案例與反思
生板書詞語(彌漫、飄蕩、涌向、籠罩、淹沒、模糊、蒸騰……)
(2)同樣是寫過于飽和的水汽,作者用了這么多詞語沒有一個是重復的,這就是用詞的豐富(板書用詞豐富)
(3)這些詞在書上是按我們同學說的順序排列的嗎?
課文里是先寫——接著寫——,然后寫——,最后寫——。為什么按這樣的順序寫呢?對,這就叫做——漸漸地。(板書有序、準確)
總結:這就是作者寫得好的地方,用詞豐富不重樣,寫出了水汽變化的順序,詞語運用準確,你能讀好嗎?
5、遇冷凝結課文中又是怎樣描繪的?(找出句子)
(1)有沒有你覺得用詞又準確,又有序的地方?
(2)聽老師讀這段話,聽聽這段話給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就帶著這種感覺,我們再來讀讀這段話。(配樂齊讀)
就帶著這種感覺,我們再來欣賞這聞名天下的霧凇奇觀。(出示圖片和詞語)一起讀讀詞語。
下節(jié)課,我們還將帶著這些優(yōu)美的詞語繼續(xù)走進霧凇,(板書優(yōu)美)并且學習描寫霧或雪景。
(3)這段話中紅色的部分你能很快的記住嗎?準備準備。
板書:
形成 用詞豐富
過于飽和的水汽 遇冷凝結 有序
4℃ 準確
優(yōu)美
-30℃
反思:
聽了本堂課,我最深的感受是“簡簡單單教語文,實實在在學語文”。在這里,你看不到課堂的浮躁,老師的“秀”,一切教與學都針對著本學年段的特點。老師和學生們都在追求閱讀教學的“言意兼得”,追求語文課堂的“本真”。
緊抓字詞教學,層層滲透,達到“言意兼得”
一、以字入手,感知課題
從課文一導入開始,一個“霧”字就引出了“雷”“雪”“霜”等字,不僅了解到了“雨”頭的字之間的關聯(lián),還加深了對形聲字的特點的理解,同時也習得了形聲字的學習方法。一個“凇”進一步加深理解了形聲字的特點。于是,一個“霧凇”學生便把音、形、意理解的差不多了。
二、以詞入手,埋下伏筆。
初讀課文,檢查生字時,老師三步便把生字詞掃清了障礙:
1.比較練習
幕 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