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吵
教學要求
1.通過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懂得人與人之間要相互寬容、團結友愛。
2.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3.學習生字詞,練習用“緣故”、“誠心誠意”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聯系課文內容體會最后一段中父親說的話的涵義;練習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1.正確劃分段落。
2.體會爭吵后“我”的心理。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準備
寫有練習題的文字投影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了解預習內容
(一)出示課題,提出問題。
1.“爭吵”是什么意思?由題目你會想到什么問題?
(1)誰和誰之間發生了爭吵?
(2)為什么事發生爭吵?
(3)他們爭吵時的表現是怎樣的?各自的心情如何?
(4)爭吵的結果如何?
(5)“爭吵”這件事向我們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
(二)了解預習內容。
1.自讀預習。
2.說說你從預習中知道了什么。
二、初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一)自由讀課文。
要求:對照括號中的注音把字讀準,找出不懂的詞或句。
(二)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我”的筆記本被克萊諦弄臟了,“我”認為他是故意的,也把他的本子弄臟了。雖然“我”很后悔這樣做,但“我”沒有勇氣向他承認錯誤。放學后,克萊諦卻主動要求與“我”重歸于好,“我”受到了教育。)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一)指名讀課文,弄懂每一小節的意思。
(二)用小節歸并法劃分段落,并寫出段意。
第一段(1~4節)講“我”和克萊諦吵架的原因。
第二段(5~8節)講“我”后悔和克萊諦吵架。
第三段(9~13節)講“我”和克萊諦重歸于好。
第四段(14節)講父親對“我”的教育。
四、檢查生字詞學習情況
(一)說出注音字的形、意:
填空練習:
1.“匠”字是( )結構,它的第二筆應為( )。
2.“哀”字的音序是( ),部首是( ),“悲哀”的意思是( )。
(二)解詞:
嫉妒——心里忌恨別人比自己強。
瞟——斜著眼睛看。
防御——防衛。
五、布置作業
(一)熟讀課文。
(二)抄寫生詞:
吵架 嫉妒 石匠 后悔 緣故 胳膊肘
原諒 瞟我 悲哀 防御 畢竟 誠心誠意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一)指名讀課文
(二)回憶課文分成了幾段,每段分別講了什么內容?
二、新授課
(一)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第一段,找出“我”和克萊諦爭吵的原因。
2.劃出爭吵時,“我”做的不對之處和克萊諦做得比“我”好的地方。
(1)學生默讀劃出。
(2)討論。
我錯:①克萊諦無意碰了我,我火了,并罵了他。②我聽了他的道歉后,不但沒能原諒他,反而故意碰了他。
他對:①他無意碰我之后立即向我道歉。②當他氣急了,舉起手要打我時,看見老師立刻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急忙縮回手去。
3.細讀這一段,思考:“我”為什么與克萊諦爭吵?克萊諦為什么與“我”爭吵?
(1)“我”與克萊諦爭吵的原因有二①是他碰了“我”,“我”的本子被弄臟了;②是克萊諦得了獎,“我”嫉妒他。盡管“我”說并不是因為這個,但從“我”的心理活動描寫中可以看出,“我”就是因為心理不平衡導致看問題的偏斜。
(2)克萊諦與“我”爭吵的原因主要是他無意碰了“我”,及時道了歉,見“我”還不依不饒,所以急了。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
5.分角色練讀,指名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