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蘇武牧羊
1、抓住40歲,已滿頭白發
2、出示句子,改成肯定句,
再改成反問句
五、總結課文
1、過渡:學到這,你覺得蘇武是一個怎樣的人?你想對他說什么?
在敵人面前不屈不饒,,堅持正義,堅決維護國家尊嚴的人。他不愧為中國歷史上的一位愛國志士。
2、評價:后人是這樣評價他的。牧羊十九年,留胡節不褥。任?菔癄,心如鐵石堅。
3、激發興趣: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還有許多像蘇武那樣的民族英雄,如岳飛、文天祥、林則徐等人,我們不僅要敬佩他們,而且要學習他們,熱愛祖國,忠誠祖國,報效祖國,有興趣的同學可去圖書館或上網搜索有關內容,下節課我們來交流。
板書設計:
33、蘇武牧羊
接 恭恭敬敬
握 抽刀自盡
舉 旌節 痛斥衛律 堅貞不屈
持 忍受折磨
揣 含著熱淚
教學效果反饋:
由于這篇課文所描寫的故事,距今遙遠,學生不易理解蘇武的所作所為,更不易被蘇武的民族氣節和愛國熱情所感染。所以課的一開始我對學生進行了故事背景的介紹和對蘇武的簡介。
閱讀理解向來是學生的弱項,尤其是重點詞句的理解,而這也正是本單元的重點訓練內容。因此在教學中我花了較多的時間加以指導。本文是以“旌節”為主線,從蘇武是怎樣對待旌節的內容中能體現人物的思想品質。所以,首先我讓學生找出相關的句子,并說說自己的感受。這一環節以學生為主,讓學生在自讀中自悟,最大限度地給學生獨立思考、交流討論的時間。接著,在學生的交流中,我及時引導學生關注能夠表現人物品質的重點句子和關鍵詞語(人物的動作、語言、)來評析人物。在理解時,我運用了或聯系具體的語境,或設身處地想一想,或演一演等,最后通過有感情地讀一讀,讓學生體會到蘇武在極其艱難的困境中,不畏強敵,寧死不屈,忠誠于本民族與堅決維護國家尊嚴的崇高品格,以培養學生通過品味關鍵詞句來體會人物思想品格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