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誠實與信任教學設計
教學課題
20 誠實與信任
課型
新授
本課題教時數: 3 本教時為第 2 教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研讀課文,培養學生研究、交流的能力。
3、有感情地朗讀“我”與車主的對話,倡導個性化朗讀。
過程與方法:
1、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課文,在自讀自悟。
3、引導學生自主感悟,鼓勵自由表達,發表自己的看法,
4、讓學生品讀文中的對話,再讓他們在此基礎上進行表演(模擬通話),既可以文本內容為基礎,又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自由發揮。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在學習語言中感悟“我”勇于承擔責任的高尚品質。
2、懂得“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感受人與人之間的真誠友好。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分角色朗讀“打電話”這部分課文。
教學難點:指導學生通過文章中具體的語言材料,認識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的道理。
教學方法與手段:講授法 演示法 談話法 討論法 投影儀 白板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復習導入:
1、師: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20課《誠實與信任》。
齊讀課題
3、師:課文中有一句簡潔的話把“誠實與信任”講清楚,誰能把它找出來?
5、出示句子:人與人之間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你給我留下了誠實和信任,這比金錢更重要。
二、體驗誠實(學習1-3小節)
1、師:那么,在這個故事中,大家覺得“我”是個怎樣的人呢?
預設:“我”是一個誠實的人。
為什么我是一個是誠實的人呢?讓我們回到那個夜晚,請大家自由讀課文1-3自然段,在文中找出你的依據,用“——”畫出。印象深刻的字詞還可以圈出來。
板書:“我”
3、交流:為什么“我”是一個誠實的人?你的依據是什么?
句一:我環顧四周,看不見一個人,便在路燈下寫了一張字條,壓在小紅車的雨刷下。字條上,我寫明自己的姓名、電話,希望車主與我聯系。
(1)說說你的理由:(點詞 環顧四周?你能演示一下嗎?沒有一個人——也就是說無人知曉 寫 壓 寫明 希望——主動留條)
師:是呀,如果作者不誠實,他完全可以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走掉。可是他還是留下來,并寫下字條,希望車主與他聯系。
這句話中還有哪些詞讓你印象深刻?
(2)師:作者在字條上寫明了什么?
預設:姓名、電話、希望聯系、
他的目的是什么?
預設:賠償
師:“我”在字條上寫明自己的姓名、電話,希望小紅車的主人與我聯系,難道他不怕小紅車主人乘機敲詐嗎?小紅車的主人是個貪得無厭的人怎么辦?
師:文中的我,當時并沒有想太多,只是認為既然是我碰了小紅車的反光鏡,理所當然要賠。誠實,是我的一種人生習慣。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我是非常信任小紅車主人的,我相信人與人之間充滿了誠實與信任。
誰能讀好這句話?
你們從他的朗讀中聽出了怎樣的語氣?
預設:誠懇、堅定、誠實
我們一起有感情地讀讀這段話。
繼續交流:
句二:這輛車的車頭超出停車線二三十厘米,但它畢竟是停著的,責任應該在我。
“車頭超出停車線二三十厘米”說明了什么?
師:是呀,前半句作者說責任每人一半,后半句責任在我,這是不同的兩種看法,作者用了哪個字把這轉折的意思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