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生命”單元整組教學設計
【單元教材分析】
本單元以“熱愛生命”為主題來組織安排教學內容,這個單元共安排了四篇主體課文《觸摸春天》、《永生的眼睛》、《生命生命》和《花的勇氣》,一個“閱讀鏈接”,一個語文天地。
《觸摸春天》描寫了一個盲童在花叢中用手、用心來感受春天美好景色的故事,說明了任何人都在自己的內心創造著繽紛美麗的世界。作者用細膩的筆法、生動富有感染力的語言來表現了盲童安靜豐富的、熱愛生活的內心世界,刻畫了一個熱愛生活、熱愛自己生命也熱愛世界上其他生命的盲童女孩感人形象。
“閱讀鏈接”擇取了盲人女作家海倫·凱勒的一段內心獨白。這段文字主要講海倫·凱勒是怎樣的用手來感受現實生活的細微變化,從而在內心描繪出大自然的神奇、可愛。
《永生的眼睛》講述了“我”的母親、父親在死后捐獻了自己的遺體器官──角膜的故事。作者通過“‘我’對捐獻母親遺體的角膜不理解,爸爸‘對’我進行教育;爸爸的言行感動教育‘我’,‘我’給女兒講‘我’爸爸的故事并感動了女兒”的故事,展示了我的父輩為了他人能夠更好的生活,盡自己最大所能來幫助別人延續生命、生活得更美好的美好品德,并借此來教育所有的讀者,宣揚了“一個人不但自己要熱愛生活,活的美好,還要為他人生活的美好做出努力”的道理。
《生命生命》是一篇議論性散文。作者對生活中極為普通的“飛蛾奮力掙扎逃生”、“小苗頑強地從墻縫里鉆出來”、“傾聽自己的心跳聲”作了深深地思考,表達了“珍惜生命、決不讓它白白流失,要讓自己獲得更加光彩有力”的人生哲理。
《花的勇氣》細致描寫了“陽光下藏在花叢里的花”和“涼風細雨中一下子全冒出來的花”的變化過程,感悟到:“花朵也有實現自己生命價值的勇氣”,借此表了自己對生命的意味的理解:“勇氣”。
作者在這篇文章中重點描寫了“花”和它的周圍環境,在對比中,引領讀者感悟到“不論在什么環境下,都要有勇氣來實現自己的價值,這是對生命的珍愛”。
主體課文后面是“詞語盤點”,然后是《語文天地》。
《語文天地》中,編者安排了如下內容:
口語交際·習作
口語交際和習作的內容是交流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現象和身邊熱愛生命的故事,并在交流的基礎上寫下來。然后,開展一次語文綜合活動:把習作和搜集到的資料進行整理,辦一期墻報。教材為學生給出了“非典期間,白衣戰士用自己生命換來他人生命”、“花草樹木頑強生長實現生命”的資料提示。其用意在于為學生的資料搜集、觀察調研開拓思路。
我的發現
通過同學對話的方式,引導學生從自己的學習實踐中來體會“讀書要聯系上下文、時代背景、生活經驗來仔細思考含義較深刻句子的意思”的方法
日積月累
為學生介紹了三句“實現生命價值”的格言,一方面作為對象,引導學生閱讀背誦,再一方面為學生拓展積累提供了范例。
成語故事
“成語故事”安排了“手不釋卷”的故事。一方面引導學生探究中國漢語言文化的特征──好多成語都有典故的,本文除了題目“手不釋卷”是成語以外,里面的“人分別三天,就得另眼相看”是成語“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的解釋,激發學生探究漢語言奧秘的興趣;另一方面,本文也作為“熱愛生命”閱讀主題的豐富與拓展──怎樣才能實現自己生命的價值?首先是要多讀書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