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生命”單元整組教學設計
(結合學生的自讀、勾畫、交流,引導學生深入體會“但它掙扎著,極力鼓動翅膀,我感到了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那小小的種子里飽含著多么強的生命力啊!….不屈向上,茁壯生長,即使它僅僅只活了幾天”的意思,體會到任何生物都有生存的權力,都有頑強的生命力,任何生命現象都對人有很深的啟示。理解句子的教學,要提示學生聯系前面課文的學習、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實際,重點引導學生體會此刻飛蛾、小瓜苗“如果是人會怎樣想?”,在課文情境中體會他們頑強的生命欲望和活力。)
討論理解后,練習朗讀,讀出對飛蛾、小瓜苗的敬佩。
(朗讀過程中,老師要針對句子中的關鍵詞句,從體會它們的求生欲望和頑強生命力的角度給與必要的指導。)
4.讀“我”的思考,提出讀不懂得句子。結合以前學過的文章、聯系上面的“飛蛾、小瓜苗”、自己的生活經驗想一想:作者說這些話主要想強調什么?
聯系“日積月累”中的名人哲言,想一想:如何才能“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練習朗讀。
5.閱讀《手不釋卷》,說說本文講了怎樣的故事。說說題目的意思。針對文中的“人分別三天,就得另眼相看”找到相應的成語。
結合前面的學習,談一談,讀了這個故事,對你探究熱愛生命這個主題,有什么啟示?
6.進一步指導實踐探究:從本文的學習,你了解了那些生命現象?對你進行主題探究有什么啟示和幫助?(針對實際,給與必要的指導)
7.指導書寫生字詞。
8.嘗試著利用課余時間背誦。在詞語積累本上抄寫好的語句和詞語。
二、《花的勇氣》
《花的勇氣》的教學主要采用自讀交流的方式。
1.檢查對生字認讀和讀書情況。
2.讀書思考:本文主要講了什么故事。(要求學生能夠做比較細致的敘述)
3.通過讓學生提出不懂問題的方式,引導學生抓。骸拔殷@奇地想:花他們為什么不在溫暖的陽光下冒出來,偏偏在冷風冷雨中拔地而起呢?小小的花居然有如此的氣魄!我的心頭怦然一震,這一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氣!”引導學生展開學習討論,探索生命的意味。
(首先,讓學生回讀課文,勾畫出寫花“藏在草叢底下”和“全冒出來”的句子,一遍讀一邊想:讀了這些,你想到了什么?──可引導學生結合前面的學習來思考。
然后,分析作者這段話中,哪些地方你不懂?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抓住“為什么不在…偏偏在”、“勇氣”來進行探究。
“不在……偏偏在”一句的理解,學生可能會得出兩種答案:一種是實踐的問題,還沒到冒出來的時候,這是從自然的角度來理解,也是比較合理的一種理解,再一種是這種話就是這個特點,不遇到冷天就不會冒出來,不很喜歡陽光,很喜歡挑戰困難。
這些理解都可以。教師不必作出統一的規定,可以作為資料查閱任務,布置給學生──作者寫的是維也納的什么花?這種花有什么特點?
關于“勇氣”的理解,可引導學生結合上文“冷風冷雨、全冒出來”以及前面學到的“小瓜苗”等,來體會勇氣是什么意思。
最后,練習朗讀,讀出對小花的敬佩。)
4.朗讀課文中描寫小花的部分,讀出喜愛和對小花的敬佩之情。
5.勾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和詞語,讀一讀,記一記。
整體回顧──綜合實踐活動第三、四階段
(4-5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