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彩那天說課稿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中彩那天》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開篇課文。文章以汽車的得而復失和人物的思想感情變化過程為線索展開,通過精彩的語言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這是本課的一大特色。課文主要講述了發生在二戰前一個窮苦的汽車修理工家的故事。一位父親幸運地中得一輛嶄新的奔馳牌汽車時,,他卻面臨著一個道德難題---因為真正的獲獎者其實是庫伯。經過艱難的抉擇,父親毅然撥通電話,通知真正的獲獎者庫伯。課文第3——9自然段敘述了故事的發生、經過和結果。這個故事反映了一個普通工人的崇高的精神世界,傳達出誠信是人的精神財富,它比物質財富更為珍貴的真理。
2、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依據年段目標對學生“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要求。基于對本組教材、本篇課文的分析,在完成課前20分鐘充分預習的基礎上,我設計的本課時教學目標如下:
①.準確認讀“拮、寐”等6個生字,結合具體語境準確理解“拮據、夢寐以求”等詞語。
②.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學習把握文章主要內容。
③.在學習課文內容的同時,理解父親面臨的“道德難題”時的抉擇之艱難。學習通過人物的神態、動作表現人物內心的表達方法。
而本單元的主題是“以誠待人”, 理解父親從不愿意把大獎還給同事到最后還給同事的矛盾經過從而體會父親誠實、講信用的品質則是本課理解上的重點,理解“道德難題”之難,也就成了本課的難點
教學重難點:重點是理解父親從不愿意把大獎還給同事到最后還給同事的矛盾經過。難點是理解父親所面臨的“道德難題”。
二、說學情。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中年段四年級的學生,他們在語文學習上,有良好的預習習慣,大家常常會以“圈圈、劃劃、批注、質疑”等方法獨立地閱讀課文,有強烈的表現欲,思維活躍,三分之二以上的學生能大膽地闡述自己的觀點。在課前的二十分鐘預習中,我讓學生自讀課文2-3遍,并且基本掃清了生字詞的障礙。知道課文的每個自然段的大意。多數學生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然而四年級學生雖然已經具備了一些理解詞句的能力,但是在把握主要內容和透過詞句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動上還存在一定難度,還缺少自主感悟的能力。需要教師為他們架橋鋪路,幫助他們深入品悟語言文字,輕松學習語文。
三、說教法學法。
(一)、說教法。
在 “簡簡單單教語文,扎扎實實求發展”的思想指導下,閱讀教學中如何“抓住一個點,引出一條線,鋪開一個面,勾出一個魂”成為我本課教學設計首先思考的問題。在充分解讀教材、研究學生之后,我將本課中“父親面臨的道德難題”作為學生研讀文本的主線,輔以故事中留與還的艱難抉擇,使母親平時的教誨、父親處理道德難題時的所做所為相結合,引導學生領悟到“誠實與守信的珍貴”這一道理。
1. 以讀代講法。教學時,我采用多種朗讀形式,把讀的訓練貫徹于整個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求解,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