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化石吟
(3)深入學習結合理解第5節。
①這兩節中的“逝去萬載、沉睡億年、長眠地下”這些詞語說明什么?(說明化石所講述的故事是非常非常遙遠的。)
②詩歌中哪一節很能說明這一點?(第五節)
③齊讀第五節。
④了解化石的特點之一:年代久遠。
提問:
a“時光在你臉上刻下道道皺紋,猶如把生命的檔案細細描畫”是寫人嗎?“你”是指誰?怎樣理解這句話?(“刻下道道皺紋”寫的是化石,這是一種比喻,人臉皺紋是生命歷程的寫真,而把化石外表的樣子比作人臉皺紋,不正是地球古生物的檔案嗎?)
b“海枯石爛,斗轉星移……生命的航船從太古不息地向近代進發。”說明什么?(說明不管時間過多久,成千上萬年以后,生命仍然在不斷地延續、發展)
⑤過渡:多么遙遠的故事啊,可正因為遙遠,它所講述的神話才會怎么樣?(奇幻、令人神往、驚訝)讓我們一起走進那奇幻的神話。
3.學習第二層。
(1)學習第三節。
①指名讀第三節。
②這一節說明了什么?找出本節中的關鍵詞。(生物進化)
③“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說明了什么?“冰冷的骸骨”指的是什么?“平凡的真理”指的又是什么?
④小結:說明生物是不斷地進化來的,不是造物主造出來的,在沉睡億年的化石身上找到了這個真理。
(2)過渡:為什么說化石能證明生物進化這個平凡的真理?哪一節給了我們答案?
(3)學習第四節。
①齊讀第四節。
②“生之靈火、生命的信息、珍貴的密碼”分別指什么?
(化石中的有效物質)
③怎樣理解“黑色的軀殼裹藏著生命的信息,為歷史留下一本珍貴的密碼”一句?(之所以是“裹藏著生命的信息”“一本珍貴的密碼”,是因為在化石中,作為生命基本物質的有機化合物還保留著,為科學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④閱讀資料,進一步了解化石的特點之二:生命的信息。
7000萬年前的骨頭還“活”著
美國古生物助理教授瑪麗•施魏策爾宣稱,已經成功從距今7000萬年前的霸王龍腿骨化石中分離出軟組織。被分離出的軟組織不僅幾乎是完好無損的:仍舊透明和具有柔韌性,而且顯微鏡下看起來像血管和細胞的內部結構仍舊存在。科學家宣稱,恐龍化石分離出活性組織,有望復活恐龍。
⑤小結:真是不可思議!可它就有這么神奇。
(4)學習第六節。
①齊讀第六節。
②組圖欣賞:(此時可以出示一組圖片,也可以利用課本的圖片。有條件的學校網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