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C的故事》教學評析手記
——哥倫布“面對茫茫大海,心情十分沉重”。同樣,從船員對航海事業的愛,不難想象,作為一船之長,意大利偉大航海家哥倫布對航海事業的深愛。正因為這種愛,使得他在“海上兇神”面前,心情是及其復雜的,這個沉重所包含的愛就應是:焦急、發愁、難過、擔憂……。在前面理解了船員的情感后,再來思考“哥倫布為什么會心情沉重?”學生的思考才會深刻,思維才不會單一。另外,這個句子,情景交融,烘托氣氛,突出人物心理,也是引導學生品味語言表達的一個好例子。
——哥倫布“噙著眼淚點了點頭……”體驗了船員的“顧全大局”,哥倫布的心情“沉重”,這里 “噙著眼淚點了點頭……”的情感就不難理解了。它是豐富的:有悲傷、難過、感動、無奈甚至是絕望。理解了哥倫布對船員的愛,這樣的體驗也是不難理解的。哥倫布在帶著船隊勝利返航時,心情卻“越來越沉重。”這里的沉重,依然包含著豐富的愛。抓住兩個“沉重”,讓學生體會同樣的詞在不同的語境中表達的不同效果。通過文本,扎實地進行語言文字訓練。這樣,當他看到船員性命猶存時,那種又驚又喜,不用通過生硬的帶著“驚訝”和“喜悅”的表情讀,而是通過“驚的是什么?”“喜的是什么?”就能體會出來了。
2、 教學內容的整合,教學設計的刪繁就簡。
教學中,教師為了說明哥倫布的“細心發現”,抓住文中“哥倫布一回到意大利,就把這些船員起死回生的奇跡講給醫生們聽。”一句,采用了倒敘的方式,從問題的提出到解答花了近五分鐘時間,當中又穿插分析了哥倫布心情變化的四個句子。可以想象,學生對于這樣冗長分散的講解會暈頭轉向,而教師就只能生硬地以問題牽著學生走。同樣,在最后為了補充豐富教材所提到的“經過研究,人們……”教師出示了一篇篇目不短的課后內容,讓學生思考完成,目標不明確,使用意義不大,浪費了較多時間。對于這些教學中不合理之處,應考慮有所舍棄。
關于教學內容的整合,莫老師一方面肯定了本課教學中對于文章結構合理重組的巧妙,另一方面指出了一些細節處理上的不足。針對開課前,教師通過多媒體播放 “海上兇神”的相關資料,因為時間較早,在學生還沒有一定情感體驗的時候不太合適。如果放在探究船員心理和哥倫布心理,通過背景說明的方式,應當能起到渲染氣氛,增加情感體驗的作用。
關于細節的處理,我想起特級教師王崧舟一番精辟的歸納:推敲話語,讓教學細節更明晰;開掘意蘊,讓教學細節更深刻;整合要素,讓教學細節更和諧;堅守本體,讓教學細節更扎實;多元解讀,讓教學細節更生動;熏陶性情,讓教學細節更感人。結合本課,與莫老師所提的方案不謀而合,下一步的教學實踐,我們該做進一步的修正。
3、 情感主線的串接,教學主線的清晰。
圍繞文章“愛”的情感主線,教學主線應該是清晰明了的:即內容上應解決:維生素c的發現與這次航海有什么關系?抓住“起死回生”和“奇跡”理解便能知道此次航海的小故事與維生素c故事的聯系。
從莫老師深入的教材分析和精辟的問題解答中不難看出,要超越文本,還得立足文本。而教學設計的完滿應該建立在學生認知基礎和情感發展的需要上。這是此次參與試教研討之后內心最大的感受!
《維生素c的故事》教學評析手記 來自第一范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