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奪瀘定橋》教學設計
《飛奪瀘定橋》記述了中國工農紅軍在二萬五千里長征途中搶占瀘定橋的戰斗經過,表現了紅軍戰士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大無畏革命精神.學情分析
學生有一定的品詞析句能力,能逐層深入,從字里行間讀出人物的品質,并進一步明確作者用詞造句的獨具匠心.
設計理念
本設計從課題"飛"入手,根據學生學習母語的規律,讓學生感知形象,品味語言,在學習語言中培養語感,在學習語言中使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映成趣,和諧共振.
教學過程
緊扣"飛",初讀感知整體
讀題知"飛":
從課題看,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課題中的"飛"告訴了我們什么
讀文理"飛":
認真仔細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從課文找出"飛"的原因,經過,結果.
學生說"飛":
學生用個性規范,簡潔的言語說"飛奪瀘定橋"這件事.
品味"飛",精讀感悟形象
臨危受命,感悟形象
紅軍為什么要"飛"呢 為什么說"飛"是取得勝利的關鍵 (讓學生通過讀,畫,議,從"天險,只有,必須,詭計"等詞語的品味中知道:大渡河地形險要,瀘定橋是紅軍北上必經之路,敵人早已重點防守,后又調兵增援;而紅軍兵力少,離橋遠,只有在敵人援兵到來之前趕到瀘定橋,才能變被動為主動,因此,紅軍一定要"飛".
克服困難,感悟形象
在"飛"的過程紅軍遇到哪些困難 又是怎樣克服的呢 自然環境方面:山高路險,天黑雨大;敵人方面:沿途阻擊;自我方面:饑餓和疲勞.
克服困難:重點詞語品味"翻山越嶺,擊潰,賽跑,瓢潑,克服,漆黑,拋",讓學生換詞,品味,美讀等明白紅軍的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精神.重點句子品味:①在漆黑的夜里,他們冒著雨,踩著泥水繼續前進.②雨越下越猛……紅四團仍舊摸黑冒雨前進.③紅四團仍舊摸黑冒雨前進,終于在29日清晨趕到瀘定橋, 把增援的兩個旅的敵人拋在了后面.三個"前進",讓學生進一步明白紅軍的大無畏精神,讓學生品味,美讀.聯系上文,說一說紅四團的行軍為什么是"飛".
3.飛奪天險,感悟形象
紅軍飛奪的瀘定橋怎樣 "飛"的結果又如何呢 (險:從"橋險水險位置險敵險"四方面讓學生抓重點詞語品讀,揣摩,美讀,突出"險",并進一步讓學生想一想為什么要這么詳細地描寫"險". 奪:從"飛勇"兩方面讓學生抓重點詞品讀."激戰兩小時"就"飛"過了瀘定橋,"奮不顧身"及"拿,背,帶攀"等詞語品讀,揣摩,比較,美讀,從中讓學生明白紅軍作戰之勇,奪橋之快.)
深悟"飛",美讀積累拓展
自主積累:自選感興趣的優美語言,進行美讀積累.
明白寫法:美讀全文,思考"飛"在全文中的作用 (讓學生在美讀中,進一步深悟"飛"的作用:突出重點,突出形象,突出品質.)
課外拓展:學習同類有關紅軍長征文章,進一步加深理解.
效果測評
運用課文語言,進行填空:
紅四團——————這正是飛奪瀘定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