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記憶可以移植》教學設計
《假如記憶可以移植》 教學設計
內容教學《假如記憶可以移植》
教學目標:
1.德育目標:體會課文想象的神奇,受到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教育。
2.知識目標:
(1)學會本課7個生字,能聯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書理解“移植”、“啟迪”、“嫁接”、“出類拔萃”、“博士”、“碩士”等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詩句內容,體會課文想象的神奇。
3.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識字、朗讀能力;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嘗試模仿習作。
教學重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詩句內容,體會課文想象的神奇。受到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教育。教學準備:教師搜集一些有關宇航員、潛水員、嫁接植物的圖片等。 學生搜集一些有關“移植”方面的資料。
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一、題目激趣,引入新課 1.請同學們齊讀課題,以課題激趣,提問:你喜歡這個題目嗎?為什么? 2.課前你搜集到了哪些有關“移植”方面的資料。和同學們交流一下。 3.提問:假如記憶可以移植,會出現什么樣的景象呢?請自己讀讀課文。 二、自主學習,掃清障礙 1.自讀課文,借助拼音把本課生字字音讀準,特別是“授”“萃”“澀”的讀音要讀準,同桌可以互相合作,把生字讀給對方聽聽,讓同學檢查、矯正。 2.在自讀課文中把弄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記號。 3.同桌或四人小組討論一下自己不懂的地方,查字典理解不明白的詞語。實在弄不明白的向老師提出。 4.找出自己最感興趣的地方多讀幾遍。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選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讀課文。讀后回答: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四、感悟課文,體會神奇 1.學生自讀課文,找出最感興趣的地方多讀幾遍。 2.說說你為什么對這部分感興趣。 (1)當學生說到第二節“把爺爺的記憶移植給我,我就能看到爺爺的爺爺長的是什么模樣”,老師提問:假如你見到爺爺的爺爺,想象一下,祖孫倆見面該是什么樣的情景?表演出來。“把我的記憶移植給爺爺,爺爺也會看到我在操場上多么頑皮”,假設你是爺爺,你會說些什么?指導感情朗讀。(指名讀—挑戰讀—再指名讀—齊讀) (2)當學生說到第四節,“把宇航員的記憶移植給潛水員,把潛水員的記憶移植給宇航員,他們就都知道了怎樣‘上天入地’。” ①出示宇航員或潛水員工作時的圖片或圖像。假設他們都移植了對方的記憶,他們見了面,會說些什么?情景表演。 ②感情朗讀。(指名讀-挑戰讀-齊讀) (3)當學生說到第五節,“那又澀又硬的山梨樹,如果嫁接上甜梨枝,就結出了又黃又大的甜梨;那枝繁果密的‘茄子樹’,也是山茄和家茄嫁接后出現的奇跡。” ①出示山梨嫁接了甜梨后結出的果實圖片與山梨對比。 由于受生活所限,城市的孩子對“嫁接”感到陌生,教師可在講解的基礎上做示范演示。 ②孩子們,你們感到神奇嗎?把你的感受讀出來。 自由練讀—抽生扮演解說員讀—齊讀。 五、拓展延伸,大膽想象 1.同學們,移植哪里僅限于植物呢?瞧,人體骨髓移植、腎移植、心臟移植、肝臟移植不知挽救了多少人的生命。(播放一段醫學移植發展歷史的圖像或圖片資料,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 2.記憶移植能不能實現,要靠誰呢?齊讀最后一節。 3.假如記憶可以移植,你會想些什么呢?讓同學們大膽想象,能說多少說多少。 4.把自己想到的寫下來。 六、指導書寫生字。 1.認讀生字詞。 2.小組交流如何記憶七個生字。 3.全班交流,看看誰的方法最好。 4.指導書寫生字。 (1)空書難寫生字的筆畫.筆順。(重點寫好“澀”、“懈”“授”字) (2)學生在練習本上練習書寫,教師巡視。 (3)同桌互評,自我修改,教師用星獎勵寫字美觀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