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桂林山水(3篇)
④練習朗讀,讀出桂林山的奇、秀、險,讀出對桂林山水的喜愛之情。重點指導讀好“真奇啊”“真秀啊”“真險啊”。
●山和水相映的景象(學習第四自然段)
導語:我們觀賞了漓江的水,觀賞了桂林的山,再看看圖片,當山和水相映襯時,又是怎樣一番景象呢?作者又有什么感受?
①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②理解句子:“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a.引導理解字面意思,“畫卷”即繪畫長卷,一般要卷起來收藏。“連綿不斷”,接連不斷。“連綿不斷的畫卷”,即很長很長的畫卷。
b.觀看圖像片斷,同時配音介紹:“從桂林到陽朔,航程83公平,沿途都是青山綠水,美不勝收,說桂林山水是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十分貼切。‘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道出了蕩舟漓江,觀賞桂林山水是一種美的享受,充滿情趣,與開頭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應。”
③引導邊讀邊想象“這樣的山圍繞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是怎樣的一種景象,體會“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這種陶醉山水之間的感覺,然后說說自己的體驗。
●指導背誦
用師生引讀的方法練習背誦。
●抄寫句子
注意分號的用法。
抄寫描寫山、水特點的兩個句了,要求以標點為標志,看半句抄半句,不可看一個字詞寫一個字詞,格式要正確,字跡要工整。同時提示,每兩個特點之間用分號來分隔,可以把各個特點分得很清楚。指導分號的書寫。
b案
第一課時
●談話揭題
●朗讀感悟
①展示課件,讓學生欣賞畫面,聽課文錄音朗讀。
②伴隨錄音,輕聲朗讀課文。
③學生自由朗讀。
④小組內輪流朗讀,相互評讀.幫助正音和順句。
⑤師生引讀。以第二自然段為例:
師:漓江的水真靜啊──
生: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
師:漓江的水真清啊──
生: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
師:漓江的水真綠啊
生: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暇的翡翠。
師生合:船槳激起的微波擴散出一道道水紋,才讓你感覺到船在前進,岸在后移。
⑥小組內學生相互進行引讀。
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讓學生暢談桂林山水的美。教師根據學生的發言做適當的評價和點撥。
●理清文章思路
師:讀了這篇課文,你能察覺到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嗎?能不能給課文列出一個寫作提綱?
②學生瀏覽課文,動筆列提綱。
②歸納。
●根據上述提綱練習背誦
●質疑問難
引導學生從字詞的理解、文章的表達等方面提出疑問。
●師生共同解決學生提出的疑難問題
學生可能會提出下列問題:
①“甲天下”“翡翠”“瑕”等詞語的意思是什么?
②為什么在寫漓江水和桂林山之前要先寫“大海”“西湖”“泰山”“香山”?
根據問題引導學生共同對話,在對話中解決問題。
第二課時
●品味詞句和表達方式
師:桂林山水風光秀美,作者描繪的語言也美,你能感覺到哪些詞句特別能引起我們欣賞的興趣?
學生瀏覽課文,動筆圈點批注。
學生相互交流。
交流前,教師做一次示范;
“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一句,作者連續用了三個相同的句式,讀起來有一種節奏感、音韻美,聽著這些句子真讓人陶醉。還有,作者用了很多確切的比喻,用無暇的翡翠來比喻水的綠。
學生自由發言,師生點評。
●積累和運用
①摘錄自己喜歡的句子。
②仿照課文,寫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