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四月》教學實錄
文言相柔 輝映課堂——《鄉村四月》教學實錄
(清 韻)
【教學內容】人教版四年級下冊23課
【教學目標】
* 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并做到熟讀成誦。
* 在誦讀品味、情景想象中感受優美的田園風光,體會詩人對勞動人民生活的熱愛與贊美。
* 激發學生對祖國詩詞的熱愛,養成主動積累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 抓住重點詞,想象詩中描繪的情景。
* 感悟詩人對鄉村風光的熱愛以及對勞動人民的贊美。
【教學流程】【課前欣賞】播放江南鄉村四季景色圖,配以一曲優美的《云水禪心》,引領學生感受江南鄉村的美麗與美好。
師:同學們,欣賞了剛才幾組畫面,你有什么感受?誰來說說?(美 喜歡)
是呀,這么美的鄉村四季,有誰見了會不喜歡呢?
知道嗎,這如詩如畫般的鄉村美景正是來自咱們可愛的家鄉,來自咱們江南一帶的美麗鄉村!
只要你留心觀察,善于發現,其實,咱們鄉村處處有美景!
一、揭示課題,了解詩人
【導】有人說“江南”的同義詞是“沉醉”!因為江南的每一個季節,每一個月,都是那么的令人陶醉!現在雖是四月,可它卻還是農歷的二月之末。那江南的鄉村四月又是如何的呢?
這節課,就讓我們一同走進“鄉村四月”(板書)(學生讀題)
這是一首詩歌,作者是南宋詩人翁卷先生,對比李白、杜甫、白居易,他顯得有點陌生。那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了解這位翁卷先生吧。
(課件出示翁卷的資料)——指生讀一讀。
【渡】翁卷的家鄉在浙江溫州,離咱們這兒還是有一定的距離。讓我們跟隨詩人一同去感受他那兒鄉村四月的氣息吧!
二、初讀古詩,讀通詩句
1、出示全詩(同學自個兒練讀)
2、讀準“了”的音。(課件展示)
3、指導讀通詩句
同學們,古詩跟音樂一樣,也是有節奏,有韻律的。七言絕句講究前四后三的節律。
(課件出示標“|”的全詩)哪位同學來展示展示你有韻律的朗讀。
4、師生多形式合作讀詩(掌聲合作愉快!)
5、通曉詩文
同學們,讀詩這么多遍,你知道在詩人翁卷的筆下都描繪了那些景物嗎?(用“—”標畫出來)
師相機板書:山原 子規 川 雨
詩中除了寫景,還寫了什么?(人)
三、品讀詩句,感受景美
【渡】這山原,這子規,這川,這雨,構成了鄉村四月一道亮麗的風景。
風景在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出示一、二句詩)瞧,風景這邊獨好!請你亮出自己的嗓子,好好讀一讀吧!
讀著,讀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又聽到了什么?
透過文字能讀出畫面,會讀詩!就該這樣讀詩!
* 品讀“綠遍山原”
“山原”是什么?(山陵和原野)
師:“山原”,其實就是江南的丘陵小山。那小山連著平地,平地連著小山。平地小山,小山平地,交錯著,綿延著,這就是——(生:山原)(師邊說邊畫示意圖)
詩人說“綠遍山原”,這是怎樣的綠啊?
初春:草色遙看近卻無
晚春:樹頭花落未成陰
四月:草木成蔭滿目翠
師:就是這樣的綠。我們來到山間,看啊,山間的原野怎么樣?——綠了!往山腳下看,怎么樣?——綠了!往上看,山腰怎么樣?——綠了!再往上看,山頂怎么樣?——也綠了!這座小山怎么樣?——綠了!那座小山怎么樣?——也綠了!這片原野怎么樣?——綠了!那片原野怎么樣?——也綠了!是啊,一座座小山綠了,一片片原野也綠了。這就是——綠遍山原!(給示意圖著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