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四月》教學實錄
誰能用你的朗讀,把這綠綠的山原給展示出來?(指導朗讀)
師:在這一片綠色之中,詩人還看到了一種耀眼的色彩,那是什么?(白色)
詩人說“白滿川”。這“川”讓我想起了兩個詞“一馬平川、川流不息”。這“川”不禁讓我想起李白的詩句“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崔顥的“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解“川”意)
這里的“川”指的又是什么?(平地——是稻田啊!)
師:適逢農歷四月,鄉村的人們已經在翻耕好的田里灌滿了水,即將準備插秧了。水田被天空的亮光映照著,顯得怎樣?——白亮亮、白茫茫。(出示課件)看啊,就是這樣的白亮亮、白茫茫,詩人稱之為“白滿川”!
師:是呀,鄉村四月,到處都是青山,到處都是白水。綠得鮮亮,白得耀眼,綠白輝映,令人陶醉!美嗎?誰能美美的讀一讀這句詩?(課件出示:綠遍山原白滿川)
【渡】知道嗎,在江南的鄉村四月,這樣的青山,這樣的白水,往往籠罩在蒙蒙的細雨之中。(課件出示鄉村煙雨)那細雨綿綿的,像什么?(牛毛花針青絲輕塵煙霧。。。)就是這樣的細雨,輕輕的,它飄落在你的臉上,撫摸著你的臉頰,輕吻著你的額頭,愜意至極。就是這樣的細雨,密密的,它飛舞著,飄灑著,整個鄉村都像罩上了一層薄薄的煙霧。難怪詩人會說“雨如——(生:煙)”再讀輕些,“雨如——煙。”
師:這般的鄉村,這般的美。如詩如畫,令人陶醉。聽(播放子規聲),這是什么聲音?它在歌唱什么?
師(染情導讀)孩子們,看啊,那綠的山原,白的水田,如煙的雨,如歌的子規聲,看著這樣的美景,置身在這樣的蒙蒙細雨之中。我真想高歌一曲,直達胸臆,又想靜靜的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以表示我滿心的愉悅!難怪詩人會情不自禁地吟誦出這樣的詩句:(課件: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
【結語】真是一幅有聲有色,意境朦朧的鄉村畫卷。詩人竟用寥寥數筆就把江南水鄉初夏時特有的景色勾勒得淋漓盡致,令人嘆服!
四、品讀詩句,感受人忙
生活在這里的水鄉人家,他們此時又在干什么呢?咱們看看去。(課件出示雞群鄉村)
咦?人都哪去了?怎就不見一個人呢?小朋友,請你告訴我,村子里的人都干什么去了?(生:蠶桑 插田)
你知道什么是“蠶桑”嗎?養蠶要做些什么?
你知道水鄉人家是怎么養蠶的嗎?咱們去見識見識吧。(課件出示養蠶畫面,師簡介:采桑——給桑——“上山”——收繭)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塵淚始干)
孩子們,養蠶要做這么多工作,怎么樣?(繁忙辛苦)
是呀,多么繁忙而辛苦啊!這邊要忙著蠶桑,那邊又要忙著插田!
你知道什么是插田嗎!(播放插田圖)這就是插田。你們插過田嗎?老師可是拔過秧,插過田,割過稻子,種過田。面朝黃土,背朝天。感受五個字——實在是辛苦!看到這幅畫面,不禁讓我想起楊萬里的《插秧歌》(課件出示)
孩子們,讀了楊萬里的《插秧歌》,我們更加明白種田怎么樣?——辛苦!糧食怎么樣?——來之不易!因此,請記住:(師)誰知盤中餐,(生)粒粒皆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