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儀休拒收禮物》教材解讀
(獨幕劇)
時間:兩千多年的一天下午
地點:公儀休家的客廳內
人物:公儀休:魯國的宰相
子明:公儀休的學生
魯國某大夫的管家
[幕起,子明正坐在席上讀書。公儀休由內室上。
公儀休:子明,你已經來了好久了吧?
子 明:(忙起身向老師行禮)老師,我剛來了一會兒,您吃飯了吧?
公儀休:恩,剛吃過。(回味似的)子明 ,剛剛一頓飯菜,就數鯉魚的味道最好,實在是鮮美啊!
子 明:老師,我知道您最喜歡吃魚了!
公儀休:是啊!我已經很久沒吃魚了,今天買了一條,一頓就吃光了。
子 明:是的,魚的確好吃。
公儀休:只要天天有魚吃,我也就心滿意足了。
[幕后有人高喊:有一位管家求見!
公儀休:子明:,煩你去看一下,是誰來了?
[子明下,一會兒工夫領管家上。管家手提兩條大鯉魚。
管 家:(滿臉堆笑)大人,我家主人說,您為國為民日夜操勞,真是太辛苦了!特叫小人送兩條活鯉魚,給大人補補身子。
公儀休:謝謝你家大人的盛情,可這魚我不能收哇!你不知道,現在我一聞到魚的腥味就要嘔吐。請
務必轉告你家大人。
[子明不解地望了望公儀休。管家無可奈何地搖了搖頭,提著鯉魚下場。
子明:老師,您不是很喜歡吃魚的嗎?現在有人送魚來,您卻不接受,這是為什么呢?
公儀休:正因為我喜歡吃魚,所以才不能收人家的魚。你想,如果我收了人家的魚,那就要照人家的意思辦事,這樣就難免要違犯國家的法紀。如果我犯了法,成了罪人,還能吃得上魚嗎?現在我想吃魚,就自己去買,不是一直有魚吃嗎?
子 明:(恍然大悟地)老師,您說得對,今后我一定照著您的樣子去做。
[幕落。
27 《公儀休拒收禮物》教材解讀
(獨幕劇)
一、關于課本劇
課本劇其實就是出現在課本上的戲劇,戲劇是一種綜合的舞臺藝術,由演員通過一系列的戲劇動作和戲劇語言來表現。
語言包括人物語言(也就是演員說的臺詞)、舞臺說明。
舞臺說明是寫在劇本每一幕的開端、結尾和人物對話中間的說明性的文字,內容包括人物表、時間、地點、服裝、道具、布景,這些內容在劇本中用方括號“[]”表示;此外還包括人物的表情、動作、上下場等,在劇本中用圓括號“()”表示。舞臺說明具有增強舞臺氣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動情節展開等多種作用。
根據戲劇情節的繁簡和結構的長短,它可以分多幕劇和獨幕劇兩種形式。多幕劇通常分成第一幕、第二幕等好幾幕,獨幕劇不分幕,劇情不長。 “幕起”,就是幕布拉開的意思;“幕合”,就是幕布閉合。《公儀休拒收禮物》就是獨幕劇。
作為獨幕劇課文,這在小學課本里是第一次出現。作為學生新接觸的一種文體,教學時必須讓孩子對獨幕劇有個淺顯的認識。
二、關于教材內容
《公儀休拒收禮物》是蘇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七冊第七單元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是個獨幕劇,講的是兩千多年前魯國的宰相公儀休拒絕某大夫送來的鯉魚的故事。贊美了公儀休清正廉明、堅持原則的品質。
這個獨幕劇,讓我們認識到公儀休是一個清正廉明、堅持原則、聰明機智的人。
劇本開頭先寫明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和劇中的人物。方括號里主要交代舞臺的布景和人物活動情況。
劇本主體是人物對話,也叫臺詞。括號內交代人物說話時的表情、動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