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番茄太陽”》說課稿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本課時主要通過學生多種形式的讀,緊緊抓住“我”的心情變化,通過明明的笑、言行,感受明明純潔、善良、積極向上、熱愛生活的美好品格,以及對“我”的積極影響,真正體會“番茄太陽”的深刻含義。激起學生心中的“愛”,讓每一個人的心中永遠掛著紅紅的“番茄太陽”。
四、說教學流程
(一)激情導入
番茄,太陽,太陽、番茄,這個奇妙的組合告訴了我們一個動人的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盲童明明,她是一個怎樣的小女孩?讓我們一起走進盲童明明的內心世界。
[以情激情,自然而然地進入課文。]
(二)個體自學,整體感知,感受盲童明明的心靈。
1、自由輕聲地讀讀課文,想想明明給你留下的印象,找找在哪些詞句中能體會到,把它們劃出來,再試著把你的體會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這一環節,我充分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基礎,給予他們獨立思考的空間,保護了學生獨特的理解和感受。同時,通過個體的自我學習、整理、歸納,為集體交流作準備。]
2、交流感悟、指導朗讀。
交流:明明給你留下什么印象?你是從哪些詞句中能體會到?在學生暢所欲言的同時,引導學生從小姑娘的笑、言行,體悟明明的內心,感受明明的樂觀、好奇心、機靈、聰明、善良、有愛心,并有感情地朗讀這些句子。
(三)細讀感受“我”心情的變化。
課堂上,我再次啟發學生帶著問題“盲童明明給我帶來怎樣的心情變化?”再次走進文本,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進行有效地探究。找出課文中描寫“我”心情變化的語句。如:“生活很艱難,心情無比灰暗”。“她的小嘴呼出的溫熱氣息拂過我的面頰,我的淚嘩地一下子流了下來。”等句子,以學生的感悟為主,我適當點撥,以讀代講,與學生一起體會是盲童明明的童心、童趣和童真給“我”帶來好的心情變化(灰暗——溫暖——快樂——感動)。
[生生對話,師生對話,讓學生感悟人物內心世界,指導學生學會朗讀,學會傾聽,體會人間真情。]
(四)質疑,精讀感悟“番茄太陽”的含義。
1、讓學生帶著問題:“課文為什么以番茄太陽為題?在文中共出現了幾次,每一次都指什么?”再讀課文,重點朗讀12、13、16自然段,深入感悟“番茄太陽”的三次含義:太陽、明明的笑臉、明明真誠的愛心——美好的心靈。再次深入感悟第三個“番茄太陽”——這顆愛心中包含著什么?通過學生的朗讀、討論、老師的點撥,感受這一顆熱愛生活,熱愛生命,關愛他人的心。讓學生明白“番茄太陽”一方面包含了作者的喜愛之情,另一方面指的是明明的童心就像“番茄太陽”一樣美好。
(五)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此時,我語鋒一轉,再次提出問題:1、明明的笑容為什么那么真?那么美?2、暖我的心的,僅僅是明明嗎?你覺得誰也是?3、生活中,哪些人也是“番茄太陽”?讓學生再一次地思考、交流、討論、回答。老師再小結:是啊!所有心中有愛,無私奉獻的人都是“番茄太陽”。只要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顆“番茄太陽”,那么這個世界就會到處充滿愛與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