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爭氣》教學設計之一--四
四、抓“爭氣”,練習朗讀。
這課的朗讀,應該重點放在第三自然段,在學生理解了童第周在非常艱苦的情況下刻苦學習的精神后,應集中體會他是怎樣學習的,把對童第周的敬佩之情讀出來。如,這一段的最后童第周說的話,“一定要爭氣”,他是說給誰聽的呢?是說給自己聽的,同時也是勉勵自己的話,應指導讀書。另外,“我并不比別人笨”這個“并”字就突出了童第周下決心,要把學習成績提高上去的堅定信心,讓學生把這個堅定的語氣讀出來。
五、作業:
1.找出描寫童第周發憤學習的詞句,再抄下來。
2.預習27課。
板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給課文分段。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讀準多音字“強”。
2、復習鞏固,用自然段歸并法給課文分段。
3、初步感受童第周為國爭氣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課文講誰“一定要爭氣”?他為什么要“爭氣”?是怎樣“爭氣”的?
二、指導預習。
1、自學生字、新詞。
認讀生字音節,聯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新詞的意思。
特別要注意“鄞”yín,“初”chǔ,“廁”cè,“授”shòu的讀音和多音字“強”qiǎng的讀音。
完成作業本第1題,用音序查字法查“僻、末、均、資”。
2、輕聲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讀后說說課文寫了童第周哪兩個時期的事。
三、檢查預習效果。
1、指名認讀生字,講講新詞的意思。
2、指名朗讀課文,回答課后寫童第周哪兩個時期的事,寫的是什么事。
四、指導分段。
1、回顧“用歸并法分段”的方法。
2、讀課后問題1,課文寫了童第周哪兩個時期的事?哪幾個自然段是寫同一件事的?
3、指名說說可以分幾段;從哪里到哪里為一段。
五、按照分好的段落,指3名學生輪讀。
六、完成《作業本》第2、3題。
課后分析: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深入閱讀第1、2段,練習有感情地朗讀這兩段。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第1、2段,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2、理解多義詞“才”在課文中的不同意思,能用“再三請求”“發奮”分別造句。
3、教育學生學習童第周勤奮好學、奮發向上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指名認讀生字、新詞。
2、聽寫詞語:偏僻、基礎、期末、平均、勉強、實踐。
二、指導閱讀第1段。
指名朗讀。讀后討論:
1、童第周是怎樣一個人?
2、童第周出生在哪里,家境怎樣?
重點理解“著名的生物學家”、“偏僻的山村”、“家里窮”等詞語。
三、指導閱讀第2段。
1、齊讀第2自然段,思考:
這個自然段中用了三個“才”字,分別表示什么意思?
讀后討論,并結合《作業本》第4題。
理解“再三請求”,并口頭造句。
2、默讀第3自然段。
按照“時間”、“原因”、“做法”、“結果”、“感想”的記敘順序找出重點詞句。
讀后討論,填寫表格。
時間原因做法結果感想
中學時期
留學時期
3、指導朗讀重點句子。
出示:一定要爭氣。我并不比別人笨。別人能辦到的事,我經過努力,一定也能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