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爭氣》教學設計之一--四
生物界:生物生存的環境。
偏僻:離城市或中心區遠,交通不便。(~的山區,地點~)
嘗試:試;試驗。(他們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過各種方法。)
先交流再出示勉強的解釋,并造句。
勉強:①能力不夠,還盡力做。 (這項工作我還能~堅持下來。)
②不是甘心情愿的。 (~答應下來)
③使人做他自己不愿意做的事。 (他不去算了,不要~他了。)
④不充足。 (這個理由很~,怕站不住腳。)
⑤將就;湊合。 (這點兒草料~夠牲口吃一天。)
㈢交流課文內容預習情況
⒈回答問題;師簡介“童第周”:
童第周是我國著名的生物學家、優秀的教育家。生于1902年,1979年去世。在比利時學習時獲得博士學位。他幾十年如一日搞科研,取得了杰出成就。
⒉思考:課文寫了童第周哪幾個時期的學習情況?分別是課文哪幾節?
(中學時:2-3節留學時:4-5)
⒊指導分段并自由讀加以進一步體會和鞏固。
一(1);二(2-3);三(4-5)
剛才,我們用按時間推移的順序(或者也可以說是地點的轉換順序)把課文分成了三段。
三、反復讀課文
四、布置作業
⒈抄詞語并家默;
⒉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指名分節讀文。
二、學習課文第一段(#1)
出示本單元的訓練目標:了解段和段的聯系
⒈默讀全文并思考:第一段的哪一句話與第二、三兩段在內容上有密切聯系的?在文中用~~~劃出。
⒉交流。
引讀:
因為家里窮,所以……(第2節);因為基礎差,所以……;經過半年的努力,他的功課……;因為舊中國貧窮落后,在世界上沒有地位,外國學生瞧不起中國同學,所以……;童第周不聲不響地刻苦鉆研,反復實踐,……。
⒊小結:正因為家里窮,他為自己爭氣,正因為中國人窮,在世界上沒有地位,所以他為中國人爭氣。因此,第一段與第二、三段在內容上有因果聯系。強調家境貧寒,為下文“17歲才進中學”和“文化基礎差”作了鋪墊。
三、出示表格,學習第二、三段。
⒈為自己為中國人
師:我們來分別學習這兩段。
⒉學習第二段
⑴自己輕聲讀#2、3,說說中學時,童第周為什么要決心給自己爭氣?
板書填表:文化基礎差
⑵師:這就是童第周決心為自己爭氣的原因。請你再讀#2,說說這一節中三個“才”字意思相同嗎?
出示:
①童第周17歲才進中學。
②他文化基礎差,學習很費力,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平均成績才45分。
③校長要他退學或降級,經他再三請求,才勉強同意讓他再跟班試讀一個學期。
(第一個是“剛剛”的意思,突出了他是入學晚,說明他家境貧困,因而才導致他文化基礎差。
第二個是“只有”的的意思,強調了他成績之差。
第三個是“只好”的意思,說明校長同意得不爽快,也告訴我們童第周為爭取試讀花了九牛二虎之力。)
⑶請一人讀#3,其他同學找能反映他發憤學習的詞句加以說明。
板書填表:發憤學習
交流出示:
①天不亮就起床,路燈下面讀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