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珊迪》教學反思
這是當時的課堂教學片段:
(在黑板上出示句子):請大家自由讀讀小利比的話。(學生輕聲朗讀。)
師:和自己相依為命的哥哥被馬車撞了,自己唯一的親人也即將離他而去,小利比會以怎樣的語調對“我”陳述小珊迪的遭遇?
指名兩位學生朗讀,學生讀得不錯。
教師簡單評價:兩位同學都讀出了自己的感受,讀出了不幸而悲慘的遭遇,真不錯。
師指著“……”說:同學們,你們仔細看,它像什么?透過這個省略號,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一幅怎樣的畫面?請大家聯系上下文,靜靜地默讀、思考。
幾分鐘后,相繼有孩子舉手示意發言。
生1:我覺得省略號像一串眼淚,我仿佛看到了小珊迪和小利比不幸遭遇到這場災難后兄弟倆抱頭痛哭的畫面,這是一串悲痛欲絕的眼淚,是一串無奈的眼淚,是一串無處控訴的眼淚。
生2:我覺得省略號像一灘血跡,我仿佛看到了珊迪被冷酷無情的馬車撞倒并從他身上軋過去,鮮血頓時噴涌而出,珊迪也昏死過去。很久,珊迪終于醒來了,他想到先生的零錢還沒找還,想到幼小的弟弟還在家等著,于是珊迪強忍著疼痛,拿著僅剩的四個便士,艱難地爬回家去,路上留下了一長條斑斑血跡。
生3:我覺得省略號像一行腳印,我仿佛看到了珊迪走著走著,到這里就消失了,只留下一行腳印,漸漸地伸向遠方,越來越遠。
生4:我覺得省略號像萬丈光芒,小珊迪身受重傷,這時候,他比任何任人都需要錢,但是,他念念不忘的是還要找回欠我的零錢,他真是一個誠實守信的孩子。
師:說的真好,是啊,這何止是一個普通的省略號,這是小珊迪兄弟倆發出的血與淚的控訴,它折射出的不僅僅是窮苦人民的悲苦,更閃耀著小珊迪那顆誠實守信的金子般的心。讓我們帶著自己的感受再來讀讀這句話。
生有感情地齊讀,比前幾次讀得都更有感情。
反思這個教學案例,我覺得最大的成功在于文本解讀的成功,將一個普通,但又意蘊深刻的省略號,經過挖掘、精心設計,生成了課堂中最閃耀的亮點。
《小珊迪》教學反思
《小珊迪》這篇課文主要講了英國一個賣火柴的男孩為了一便士賣掉一盒火柴而苦苦哀求,又為了急著送還先生的零錢而被馬車撞了,悲慘死去的事。故事生動感人,運用對話展開故事情節,適于朗讀訓練。本課的教學力求創設一個有利于學生學習、感悟的情境,使每位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入情入境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進行讀書感悟。
教學本文時,我抓住兩個方面進行語言文字和分段訓練。
一、抓線索,品詞析句。
課文有兩條線索,一條是小珊迪乞求“我”買火柴的感情變化和誠實守信找還零錢的線索,另一條“我”對小珊迪感情變化的線索。教學時,我抓住這兩條線索,安排了以下訓練:
1、小珊迪的感情變化:“請”——“請求”——“乞求”的教學。
小珊迪在饑寒交迫的情況下,求我買它的火柴,請求的語氣一次比一次強烈。教學時,我因勢利導,指導學生辨“請”、“請求”、“乞求”這三個詞語的不同意思。通過聯系上下文,學生理解到:“請”是一般的要求;“請求”是比較強烈的要求;“乞求”是在小珊迪饑寒交迫、無可奈何的情況下,只得屈膝求人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