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天辟地》教學活動及指導(精選16篇)
《開天辟地》教學活動及指導 篇1
學習目標:
、僬J識“竭、液”等10個生字。會寫“暗、降”等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宇宙、混沌、冉冉上升、慢慢下沉”等13個詞語。
、谡_、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盤古的偉大之處。
、哿私馍裨捁适孪胂筘S富的特點,并能把這個神話講給別人聽。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了解盤古開天地的故事內容,激發閱讀神話故事的興趣,培養想象力。
教學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盤古的偉大形象。
教學時間: 兩課時
課前準備: 搜集神話故事,尤其是中外有關創世紀的神話故事。
第一課時
一、故事導入
、俸喗橹袊纳裨捁适隆
、凇拔矣洃浿械纳裨捁适隆。交流課前部分資料:選擇一個自己印象最深的神話故事講給同學聽。
③揭題:18盤古開天地。
。ㄟ@樣的設計,尊重了學生急于展示自已的感受。又能讓學生對古代神話故事產生濃厚的興趣,自然而然地進入課文,讓學生有一種強烈的閱讀愿望,為學習本課奠定感情基礎。)
二、初讀感知
、僮R記生字。 a.自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正確。
b.同座互相認讀生字,交流記字方法。
、谧x通課文。
a.自由練讀課文。
b.同座合作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鄹兄囊猓哼@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此環節符合學生的年齡認知特點,創設了民主、輕松、互動的學習氛圍,又利用學生的互助互學,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節省了課堂教學時間。)
三、研讀交流。
、賹W生自讀課文,談談對人類的老祖宗盤古的印象,并說一說為什么會留下這樣的印象。
、谥攸c研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輕而清的東西,緩緩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降,變成了地!
讀一讀,想一想,你有什么新發現?
、壑攸c研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a.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人類的老祖宗給我們創造的宇宙的美麗樣子。
b.讓學生根據教學掛圖介紹盤古創造的美麗宇宙。
c.選擇感受最深的部分讀一讀。
。ㄒ陨檄h節的教學在讀的基礎上,讓學生在想一想,看一看,說一說的自主、探究中感悟理解課文內容,在朗讀和想象的基礎上進一步領會盤古的偉大及他所創造的宇宙的美麗形象,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想象思維、理解能力,更鍛煉學生以自已的感情來指導朗讀。)
四、作業
練讀課文。繼續搜集有關神話故事的資料。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①復習課文,指名朗讀課文,檢查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趶土暽衷~,開火車讀生字、詞語。
二、指導寫字
、賹W生自由觀察字的間架結構,并思考怎樣把字寫好。教師重點指導。
②練習書寫。寫一遍生字,再抄一遍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詞語。
、鄢晒故,師生評議。
。ㄟ@樣設計讓學生自已發現問題,互相評價,促進學生的自學能力的提高。)
三、朗讀回味
①展示讀?凑l讀得最有感情,讀得最美。
、谟洃涀x?凑l能記一些優美的詞,如“隆隆的雷聲”、“茂盛的花草樹木”。
四、練習復述
、偻氄f。
②指名在全班復述,然后評議。
五、課后拓展
、佟⑺伎,提供思路:我想把手接在茂盛的花草樹木上,這樣就能摸摸盤古的汗毛。生寫詩句(我想……)
、、將自已搜集到的神話故事展示給自已的小伙伴們看。
如此設計思考拓展,讓學生回過頭來再次感悟,通過讓學生去想,感悟盤古的偉大之處,激活學生的思維,創造成性地應用語言;第二個拓展使學生了解更多的神話故事,并培養了學生的查找資料的能力。)
《開天辟地》教學活動及指導 篇2
一、導入
師:同學們,咱們今天要學習的神話故事是——
生(齊)開天辟地
師:通過昨天的預習,你們有什么想問的嗎?
生:盤古怎么能睡一萬八千年呢?為什么盤古睡了一萬八千年呢?他會不會氧氣不足?
師:恩,你們的問題很有趣。大家知道神話故事有什么特點?
生:是說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是講神仙的故事的……
師:是啊,所以神仙的故事允許夸張,允許虛構,甚至會有你們覺得不符合邏輯的情節。比如:孫悟空會七十二般變化,能在太上老君的煉丹爐里燒出火眼金睛。還有什么要問的嗎?
生:盤古為什么要開天辟地?盤古開天辟地以后,為什么還要頂天立地?盤古為什么怕天地會合起來?為什么盤古會發生這么大的變化?盤古一共頂了多少年?……
師:同學們真會動腦筋,有這么多問題,相信你們帶著問題來讀這個故事,一定會有不少收獲的。
師:我們先來解決“盤古為什么要開天辟地”?在課文的第一小節中能找到答案。
生: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還沒有分開,整個宇宙混沌一團,像個大雞蛋。
(理解混沌,說說比喻句)
二、精讀課文
過渡:所以,想要追求光明的盤古究竟是怎樣開天辟地的呢?其實課文中已經用一句話總結了,請同學們快速讀課文,找到以后用橫線劃出來。
1、出示句子:就這樣,盤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軀,開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間萬物。
這句話里,告訴我們兩個信息,讀讀看,你發現了嗎?(開辟了天地,化生出世界萬物)
2、是的,就這樣,那究竟是就怎樣呢?(1)盤古是怎樣以他的神力和身軀開辟了天地?(2)是怎樣化生出世界萬物的呢?(投影出示這兩個問題)這是我們這節課要重點研究的兩個問題。課文2—7小節里已經告訴我們了。請大家趕快去快速地讀一讀,2到幾小節是說盤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軀開辟了天地,第幾小節開始到7小節告訴我們盤古化生出世界萬物。
3、交流(2~5)小節說盤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軀開辟了天地,(6~7)小節告訴我們盤古化生出世界萬物。
(一)學習2—5小節
過渡:讓我們先去研究第一個問題。盤古怎樣開天辟地?讀書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請同學們自己去讀讀2到5小節,邊讀邊思考,把你認為能夠解決問題的句子或詞語用你喜歡的閱讀符號畫出來,在邊上寫一寫你的理解,并讀一讀。
交流:
1、隨機出示:他一使勁翻身坐了起來,只聽“喀嚓”一聲,“大雞蛋”裂開了一條縫,一絲微光透了進來。
終于,大雞蛋裂開了一條縫,再自己讀讀,看看還有什么新發現。(“一使勁”)
“一使勁”說明了什么?(高大 力大)
你有這個力量嗎?只有盤古才有這個神力。
板書:神力
男同學把他的神力讀出來。
一絲微光,對醒來就處在黑暗之中的盤古來說,這是一絲怎樣的光啊?
看到一絲微光了,如果你是盤古,你會想些什么?
盤古也是這么想的:讓這個世界充滿光明那該多好啊,于是,他又做了什么呢?
2、出示:大神見身邊有一把板斧,一把鑿子,他隨手拿來,左手持鑿,右手握斧,對著眼前的黑暗混沌,一陣猛劈猛鑿,只見巨石崩裂,“大雞蛋”破碎了。
這是一個普通的雞蛋嗎?(巨石累積而成的),你怎么知道的?
“巨石崩裂” 能用你的朗讀表達出來嗎?(指名讀)
請把這個詞語放在句子里朗讀,(男生讀)讀出開天辟地的氣勢
還有哪些地詞語體現了他的神力?“猛劈猛鑿”(具體說一說)
也把這個詞語放在句子里讀一讀,把他的威武神勇的樣子讀出來。
3、大雞蛋破碎了,輕而清的東西冉冉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沉,變成了地。
哦,多神奇呀!這句話在描繪天地變化時用詞上有什么特點?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寫出了天地是怎么分開的)
3對反義詞形象地描繪了天地分離的情景,子數相等/瑯瑯上口)
課文中還有很多這樣類似的句子,在下面的學習中自己要留意。以后在寫作中,我們也可以嘗試運用這種對仗的方法,那會讓文章增色不少。
齊讀
經過了一段艱難的歷程,天和地終于分開了,盤古啊,你就休息一會吧,好嗎?(指名回答)為什么?
5、天和地上怎么變化的呢?
天每天升高一丈,也就是十尺,也就是約3.3米,地每天加厚一丈,也是約3.3米,盤古的身體也跟著長高,盤古每天長高多少?大約6.6米。
這樣經過了——(18000年),一年365天,18000年就等于6570000天,盤古共長了約433620000米。多么龐大的一個數字,從這個數字中你能體會盤古是個怎樣的大神嗎?這是一位 的大神(意志堅定、矢志不移、有毅力、有決心……)
學生一起感受盤古頂天立地的樣子。
出示: 一百年過去了 ,盤古就頭頂天,腳踏地,站在天地當中,隨著它們的變化而變化。
一萬年過去了 ,盤古還是頭頂天,腳踏地,站在天地當中,隨著它們的變化而變化。
1800萬年過去了 ,盤古依舊是頭頂天,腳踏地,站在天地當中,隨著它們的變化而變化。
這是一個怎樣的巨人?(齊讀 巍峨的巨人)讀好這個詞語。
6、盤古有這種堅定的意志,為的是讓天地不再合攏,真正為的就是讓這個世界充滿光明,這種精神是何等的可貴,我們已經不能再用言語來形容了,就讓我們讀出心中的這份情感吧。
齊讀4、5兩小節。
小結:同學們認真的讀書,已經讀懂了第一個問題,更重要的是讀出了一個具有堅定意志的盤古來,你們真是會讀書。
。ǘ⿲W習6、7兩小節
過渡:幾千萬年過去了,天不再升高,地不再加厚,而此時的盤古怎樣了呢?讀讀第六小節 1、你讀懂了哪些句子或詞語?(精疲力竭、含著微笑)
(評價:一個精疲力竭的盤古,一個死而無憾的盤古。)
2、這位巍峨的巨人倒下了,為開天辟地耗盡了心血,流盡了汗水,他在臨死前還把自己的身軀化成了世間萬物,板書:身軀 化生萬物 這也是我們這節課要解決的另一個問題,盤古是怎樣化生出世間萬物的呢?還像剛才一樣讀書,自己去找答案吧。
3、交流出示:口中呼出的氣變成了風和云……雨露甘霖。
根據交流投影出示:風和云
轟隆的雷霆
光芒萬丈的太陽
鉸接明媚的月亮
三山五岳
奔騰的江河
縱橫交錯的大道
萬頃良田
滋潤萬物的雨露甘霖
所有這人世間的一切,都是盤古用自己的身軀換來的。盤古的身體還會變成什么呢?讓我們插上想象的翅膀,試著當一回小小神話家,用盤古的 變成了 這個句式同桌互相說一說,改一改。
交流
盤古把自己的一切都給了世間,自己什么也沒有留下,看!這就是盤古為我們開創的美麗的世界(看圖,出示一些美麗的山河圖片)
所以,當我們呼吸著新鮮的空氣,沐浴著溫暖的陽光時,不要忘了我們的大神——盤古,請再深情地讀一讀這兩小節,把你要對盤古說的話簡要地寫在書旁。
學生讀書感悟,教師巡視指導
小結:同學們,你們不但讀得好,說得也好!各人有各人的感受。
在同學們的努力下,我們輕松解決了第二個問題,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又進一步了解了盤古,這是一位 大神,填空。(偉大、不會欺侮人的、創造了美麗的世界、勇于犧牲)
(三)總結。
我們學習語文就是應該這樣,把你讀到的內容和想到的聯系起來,讀出文字所要告訴我們的信息。
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現在已經知道了宇宙并不是因為盤古開天辟地而形成的,那么我們學習這篇課文的目的是什么,僅僅是領略一下神話的魅力所在嗎?
。▽W習盤古開天辟地的精神,敢于創新,勇于奉獻的精神)
2、“開天辟地”既是個神話故事也是個成語,常比喻空前的,自古以來沒有過的。 頌揚開創偉大事業,稱“開天辟地”。
如:毛澤東開天辟地,成立了新中國!
3、 再次朗讀題目,祝愿同學們也學習盤古的敢于創新,勇于奉獻的精神,長大成人以后也能開天辟地,干一番大事業。
今天老師給大家留了一個作業,開天辟地是一篇神話,在我們中國這片古老的土地上,還流傳著許多這樣的神話傳說,如《女媧補天》、《八仙過!……課后請同學們搜集有關資料,用我們這堂課上的方法學一學,你一定會讀到許多新的信息,我們再一起來交流,好嗎?
摘錄文中對仗的句子。
用下面的成語,說一說盤古開天辟地的經過
混沌不分 混天黑地
大刀闊斧 開天辟地
與日俱增 頂天立地
變化萬端 改天換地
《開天辟地》教學活動及指導 篇3
一,復習導入
1,今天這堂課,我們要繼續學習《開天辟地》,為了檢查大家的復習情況,老師要大家聽寫幾個詞語,看大家對課文是否熟悉.
(1)血液 皮膚
(2)精疲力竭
(3)盤古左手持鑿,右手握著什么
(4)這個巍峨的巨人,就像根什么似的,撐在天和地之間,不讓它們重新怎么樣
(5)古時候,十尺等于多少
2,投影出示:血液 皮膚
精疲力竭
斧 柱子 合攏 一丈
對照投影自己批,全對的舉手.
錯的交流經驗:這次錯了沒關系,錯誤乃是正確之母嘛,但最主要的是下次不能再犯同樣的錯誤了.
3,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了解到了盤古開天辟地的原因,誰再來向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
二,精讀課文
過渡:想要追求光明的盤古究竟是怎樣開天辟地的呢 其實課文中已經用一句話總結了,請同學們快速讀課文,找到以后用橫線劃出來.
1,出示句子:就這樣,盤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軀,開辟了天地,化生出世界萬物.
這句話里,告訴我們兩個信息,再讀讀,你發現了嗎 (開辟了天地,化生出世界萬物)
2,是的,就這樣,那究竟是就怎樣呢 盤古是怎樣以他的神力和身軀開辟了天地 是怎樣化生出世界萬物的呢 (投影出示這兩個問題)這是我們這節課要重點研究的兩個問題.課文2—7小節里已經告訴我們了.請大家趕快去快速地讀一讀,2到幾小節是說盤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軀開辟了天地,第幾小節開始到7小節告訴我們盤古化生出世界萬物.
3,交流
(一)學習2—5小節
過渡:讓我們先去研究第一個問題.盤古怎樣開天辟地 讀書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請同學們自己去讀讀2到5小節,邊讀邊思考,把你認為能夠解決問題的句子或詞語用波浪線劃出來.
交流:
1,隨機出示:他一使勁翻身坐了起來,只聽"喀嚓"一聲,"大雞蛋"裂開了一條縫,一絲微光透了進來.
終于,大雞蛋裂開了一條縫,再自己讀讀,看看還有什么新發現,哪怕對一個詞語有體會也可以說出來.("一使勁")
齊讀.
看到一絲微光了,如果你是盤古,你會想些什么
盤古也是這么想的:讓這個世界充滿光明那該多好啊,于是,他又做了什么呢
2,出示:大神見身邊有一把板斧,一把鑿子,他隨手拿來,左手持鑿,右手握斧,對著眼前的黑暗混沌,一陣猛劈猛鑿,只見巨石崩裂,"大雞蛋"破碎了.
說說你的感受."左手持鑿,右手握斧" "一陣猛劈猛鑿"
3,你怎樣來讀這句話呢
4,大雞蛋破碎了,輕而清的東西冉冉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沉,變成了地.經過了一段艱難的歷程,天和地終于分開了,盤古啊,你就休息一會吧,好嗎 (指名回答)為什么
5,天和地上怎么變化的呢
天每天升高一丈,也就是十尺,也就是約3.3米,地每天加厚一丈,也是約3.3米,盤古的身體也跟著長高,盤古每天長高多少 大約6.6米.
這樣經過了——(18000年),一年365天,18000年就等于6570000天,多么龐大的一個數字,從這個數字中你能體會盤古是個怎樣的大神嗎 你想到哪些詞語要送給盤古 (意志堅定,矢志不移……)
盤古每天長大約6.6米,經過了這6570000天,他足足長了約433620000米,用課文中一個詞語,這個巨人是怎樣的巨人,(巍峨的巨人,小黑板出示)讀好這個詞語.
6,盤古有這種堅定的意志,為的是讓天地不再合攏,真正為的就是讓這個世界充滿光明,這種精神是何等的可貴,我們已經不能再用言語來形容了,就讓我們讀出心中的這份情感吧.
齊讀4,5兩小節.
小結:是的,盤古就是用他的神力和身軀,用他的不屈的精神,堅強的意志,開辟了天地.同學們認真的讀書,已經讀懂了第一個問題,更重要的是讀出了一個具有堅定意志的盤古來,你們真是會讀書.
(二)學習6,7兩小節
過渡:幾千萬年過去了,天不再升高,地不再加厚,而此時的盤古怎樣了呢
1,你讀到了哪些句子或詞語,又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精疲力竭,含著微笑)
盤古微笑著,他對自己的一生無怨無悔,因為一個光明的世界誕生了;盤古微笑著,面對死亡,他是那么無所危懼,這是多么偉大的心靈啊.這種心情你能讀出來嗎
(評價:一個精疲力竭的盤古,一個死而無憾的盤古.)
2,這位巍峨的巨人倒下了,臨死的時候,他的身軀化成了萬物,這也是我們這節課要解決的一個問題,盤古是怎樣化生出世界萬物的呢 還像剛才一樣讀書,自己去找答案吧.
3,交流出示:口中呼出的氣變成了風和云……雨露甘霖.
讀了這段話,你仿佛聽到了什么 眼前又出現了怎樣的情景呢
根據交流投影出示:風和云
轟隆的雷霆
光芒萬丈的太陽
鉸接明媚的月亮
三山五岳
奔騰的江河
縱橫交錯的大道
萬頃良田
滋潤萬物的雨露甘霖
所有這人世間的一切,都是盤古用自己的身軀換來的,這風和云——引讀課文.投影補充完整該段內容.
就讓我們記住這些美好的人間萬象,這是盤古的身軀,是盤古的美好的愿望,是盤古送給世界,送給人類最最美好的禮物,起(伴樂朗讀)
在同學們的努力下,我們輕松解決了第二個問題,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又進一步了解了盤古,這是一位 大神,填空.
(三)總結.
我們學習語文就是應該這樣,把你讀到的內容和想到的聯系起來,讀出文字所要告訴我們的信息.今天老師給大家留了一個作業,開天辟地是一篇神話,在我們中國這片古老的土地上,還流傳著許多這樣的神話傳說,如《女媧補天》……課后請同學們搜集有關資料,用我們這堂課上的方法學一學,你一定會讀到許多新的信息,我們再一起來交流,好嗎
《開天辟地》教學活動及指導 篇4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開天辟地》是六年制小學蘇教版義務教育國標本語文第七冊第四單元中的課文,講述的是中國著名的神話傳說,意在贊頌盤古無私的奉獻精神。
本文一共八個自然段,處處充滿神話的想象,語言優美,且盤古開天辟地的全過程脈絡非常清晰,使得故事顯得十分生動精彩,尤其是第七自然段描寫盤古身軀的變化十分傳神。
學習這篇課文的目的是在于讓學生了解神話故事想象豐富的特點,感受盤古偉大的獻身精神。此外還需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培養語感,同時為綜合性實踐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
2、教學目標
○1、讀文章,發揮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第六、七、八自然段
○3、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9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4、了解神話故事想象豐富的特點,感受盤古偉大的獻身精神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文章,發揮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3. 了解神話故事想象豐富的特點,感受盤古偉大的獻身精神
教學難點:了解神話故事想象豐富的特點,感受盤古偉大的獻身精神。
二、說教法和學法
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語文素養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創新精神,新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同時也為體現新課程標準中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三個維度的統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本文只是篇內容較簡單,易理解的神話故事,教學時我以“讀”為主,講讀結合,通過多樣的讀來讓學生在了解這個神話故事的同時,也捕捉到課文的優美之處。尤其是第2、7自然段更是重點引導學生去體會。此外,神話的一大特點是想象力豐富,我亦打算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結合課文進行拓展延伸,從而體現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語文課的開放性和語文課與社會、與人生相結合的特點。
三、說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板題:開天辟地
1、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引讀課題)▲生齊讀課題
2、通過昨天的初步學習,你已經了解到了什么?▲生指名說說,回憶復習課文內容。
。ò澹罕P古)
3、同學們了解得還真不少!通過這些,你認為盤古是個怎樣的神?
▲生各抒己見。(板:偉大)
4、今天這堂課,我們就一起來感受這篇神話故事帶給我們的這份偉大的獻身精神?纯凑n文是怎樣寫的?
▲生打開課文
二、精讀感悟第二自然段
1、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先讀一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思考:寫了什么?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生自由讀第2節,邊讀邊找劃。
2、交流:●讀一讀;●說說為什么;●看看哪些詞更能體現他的偉大;●讀好句子。
3、齊讀第2節。
4、盤古的偉大還表現在哪里?(按著順序找一找)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一讀,說說為什么,體會感悟
2、讀好這一節。
給詞:頂天立地
3、哪里還能看出?(引出第4節)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1、找讀,誰來讀出這種變化?
2、體會“一萬八千年”,感受盤古的“了不起”。
3、還有哪里也能體現他的偉大的?(引出第5節)
五、學習第五自然段。
1、讀一讀,問:這是一句什么句?(比喻句)說說把什么比作什么。
2、讀這里,你能感受到盤古怎樣的形象?(巍峨的)多么的了不起呀!
3、再讀這句。
4、有沒有了?(讓學生繼續找讀能體現盤古偉大的句子)
六、學習第六自然段。
1、指名讀
2、生評議,說說哪些詞他讀好了?
3、抓住“精疲力竭”“含著微笑”體會,感悟他的偉大。
4、給詞: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5、還有更偉大的呢!誰能發現?(引出第7節)
七、精讀第七自然段。
1、引讀第7節。
2、自由讀一讀,想一想為什么說他更偉大?
▲生交流說說。(板:身軀化為萬物)
3、這是一種怎樣的精神呀?你想對英雄盤古說些什么呢?
▲生自由說說。
4、讓我們帶上這份感情來讀一讀
▲生齊讀第7節
5、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出示圖片)
6、你會這樣說嗎?
▲練習說話。
7、盤古的身軀化成了萬物,世界從此變了樣,這一切是那樣的美好,讓我們把這份美好通過朗讀來傳達。
▲生再讀第7節。
8、引讀第八自然段。
八、拓展練習。
1、想象:世界萬物除了文中寫到的,你還想象到了哪些也是盤古的化生?
2、練說:●當我看到時,覺得這可能是盤古的化成的。
●盤古的化成了。
3、質疑:這一切是真的嗎?(理解:神話傳說)
4、推薦:中國神話故事:《精衛填海》《女媧補天》《女媧造人》《嫦娥奔月》等。
《開天辟地》教學活動及指導 篇5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44
省蘇教版小語課堂觀摩
作者:傅紅 文章來源:江陰市實驗小學
課時目標:
1、 指導學生認識生字,理解詞語。
2、 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 引導學生初步理解課文內容,學會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兩種方法。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 游戲“看圖猜故事”,出現四個神話故事: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女媧補天、夸父追日
2、 引導學生初步說說神話故事的特點
3、 揭示課題:開天辟地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語
1、 讀準讀通課文
2、 帶領學生學習6組詞語
。1) 合攏、裂開、崩裂、破碎 (混沌一團、黑暗混沌)
(2) 劈、鑿、撐
(3) 精疲力竭 (疲憊不堪)
。4) 光芒萬丈、皎潔明媚 萬頃良田 (良田萬頃)
(5) 巍峨
三、再讀課文,學習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
1、 分節讀文,思考:盤古為什么要開天辟地?他是怎樣開天辟地的?后來又發生了什么?
2、 指名回答,教師歸納,相機板書:黑暗混沌 開辟天地 頂天立地 化生萬物
3、 指導學生按順序簡潔地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4、 在文中找出能概括主要內容的一句話
5、 小結概括主要內容的兩種方法
四、識記生字
1、 出示本課9個生字,默記
2、 完成看拼音寫詞語
3、 校對 五、布置作業 用兩種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傅紅老師,女,出生于1978年1月,中共黨員。96年畢業于江蘇省無錫師范院校,從教于江陰市長壽中心小學,后于XX年調入江陰市實驗小學,工作近十載春秋。在教學業務上精益求精,力求創出個性獨特的教學風格,曾兩次在全國農村小學作文研討會上賽課,分別獲得一等獎、二等獎;執教的習作課“我有一個小小心愿”也曾在無錫市課堂教學活動中展示,獲得一致好評;承擔無錫市新教材培訓研討活動展示課任務;組織的綜合活動“花之韻”在江陰市級活動中展示。本著“享受快樂,享受孩子,享受教育”的座右銘,在教育的本職崗位上兢兢業業,樂于奉獻,先后做過做過班主任、大隊輔導員、團委副書記等工作,盡心竭力做好每一件事情。先后獲得江陰市新長征突擊手、江陰市優秀團干部、無錫市優秀輔導員、無錫市優秀教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傅紅老師的《開天辟地》一課,以她個性的詞語教學告訴每一位老師:詞語教學同樣可以精彩!這節課上,傅老師帶領學生學習6組詞語,巧妙地通過6組詞語串聯起課文的主要內容,在引導學生理解詞意時,方法更是多種多樣。教學 “鑿、劈、撐”時,讓學生通過表演理解;教學 “光芒萬丈、皎潔明媚”時,通過朗讀比較區分其意;教學“巍峨”時,通過討論“巍峨的盤古”用詞是否恰當,來突現盤古的英雄形象……真可謂是別具匠心!在她的課堂上,詞語不再是孤立的語言細胞,而是一個個富于情感的生命。 傅紅老師的《開天辟地》一課,以她個性的詞語教學告訴每一位老師:詞語教學同樣可以精彩!這節課上,傅老師帶領學生學習6組詞語,巧妙地通過6組詞語串聯起課文的主要內容,在引導學生理解詞意時,方法更是多種多樣。教學 “鑿、劈、撐”時,讓學生通過表演理解;教學 “光芒萬丈、皎潔明媚”時,通過朗讀比較區分其意;教學“巍峨”時,通過討論“巍峨的盤古”用詞是否恰當,來突現盤古的英雄形象……真可謂是別具匠心!在她的課堂上,詞語不再是孤立的語言細胞,而是一個個富于情感的生命。
。ǖ谝环段 www.第一范文.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關鍵字:開天)
此問轉載
《開天辟地》教學活動及指導 篇6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59
| by: lancor ]
《開天辟地》是中國著名的神話傳說。講的是一個名叫盤古的大神以他的神力和身軀,開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間萬物,歌頌了盤古無私的獻身精神。
課文中有這八個成語:混沌不分、昏天黑地、大刀闊斧、開天劈地、與日俱增、頂天立地、變化萬端、改天換地。其實將這八個成語連起來講,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了。根據這八個成語,學生將課文分成了四個部分。課文的第三部分是重點,也就是盤古化生出世間萬物這部分,同時課后還要求背誦這部分。于是在教學時,我細細引導學生進行有感情朗讀,并在朗讀中體會盤古的獻身精神。在這部分中,一些描寫盤古的詞語也非常精彩,如“精疲力竭”、“含著微笑”、“臨死”等,這些詞體現了盤古偉大的心靈,他面對死亡是那么地坦然,那么地無畏。通過對這些詞語的理解與感悟,學生體會到了盤古對自己所做的一切無怨無悔、無比樂觀的精神。在課文中,還應用了一些描寫非常優美的詞語,如“轟隆的雷霆”、“光芒萬丈的太陽”、“皎潔明媚的月亮”、“流淌的血液”、“奔騰的江河”、“縱橫交錯的大道”、“滋潤萬物的雨露甘霖”等等。這些詞語形象生動,恰當地寫出了世間萬物的特點,為此在教學時,我設計了相應的填空練習,既幫助學生積累這些優美的詞語,也是為了幫助學生進行背誦。
只是在學完課文后,我照例讓學生提自己學完課文后的疑問,有的學生就提出,為什么課外閱讀上說天地是耶和華分開的,可課文上又說是盤古分開的,到底是誰分開的呀?為什么人們要編這樣的神話故事呀?我沒有回答,但我讓學生各抒己見,學生的興趣高極了,看來他們真的很喜歡神話故事。
(第一范文 www.第一范文.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關鍵字:開天)
此問轉載
《開天辟地》教學活動及指導 篇7
一、掃除障礙
1、出示詞語,要求讀準字詞。
混沌 巍峨 合攏 使勁 雨露甘霖 巨石崩裂 冉冉上升 精疲力竭 縱橫交錯 皎潔明媚
開火車讀詞語。
2、不光要讀準詞語,還得讀懂詞語,誰能將自己的理解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你為什么要這樣讀?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詞語。
3、還有一個詞,張老師把它雪藏了(板書課題),大家一起來讀。
二、解讀課題
1、這是一個成語,他的意思有兩個(出示解釋),一是比喻前所未有,是有史以來的第一次;二是比喻開創空前宏偉的事業。
2、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開天辟地是這兩種解釋嗎?
它是一則神話故事,與前天我們學習的希臘神話不同,它是一則中國神話。(出示神話小貼士)神話是關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對自然現象和社會生活的一種天真的解釋和美好向往。
3、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更有著不計其數的神話故事,許多膾炙人口的神話同學們耳熟能詳,這里有幾幅圖片,想不想猜猜分別是什么神話故事。
(出示圖片)
4、理解課題:辟是什么意思?這還得看看它原來是怎么寫的。(板書)(打開、開辟)
三、精讀感悟
1、文中哪部分具體講了盤古開天辟地?
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2、讀書光讀準還不行,還得讀懂,請大家輕聲讀這一自然段,思考一下盤古是個什么樣的神。
我們一起默讀這一自然段,用筆畫出能夠體現盤古是個大神的語句。
句子訓練:因為盤古是個大神,所以他能 。
借助找到的這些語句,通過朗讀讀出盤古是個了不起的大神。
指名讀。
聽了你們的朗讀,我也覺得盤古是個了不起的大神,也想來試一試。范讀。
聽完老師的朗讀,你是不是也有了新的感受,讀給同桌聽一聽。
同桌互讀。
3、有著一身神力能開天辟地固然讓人佩服,但盤古更有讓人景仰的地方。
請大家輕聲讀課文第三至六自然段。
4、(出示第三自然段)盤古開天辟地后是怎么做的?
板書:頂天立地。
大家發現紅字標示的句子有什么特點嗎?課文中還有這樣類型的句子沒有?(出示相應句子)
簡介“對偶”(出示小貼士)。古詩中經常采用對偶的修辭手法使語句整齊、表達生動,你能舉個例子嗎?
5、盤古是個頂天立地的巨人,它更是個巍峨的巨人。(出示第五自然段)誰能讀出他的這種巍峨。
6、盤古是個巍峨的巨人,他更是個意志堅定的巨人,再讀一讀課文三到六自然段,畫出能夠體現盤古意志堅定的語句。
(交流:一萬八千年 幾千萬年過去了 盤古就頭頂天,腳踏地)同學們找到了兩個表示時間長的詞,文章第三自然段中還有一個字也能讓我們看出盤古已經頂天立地好長時間了,找找看。
7、盤古是個意志堅定的巨人,但他的偉大不光在他巍峨的身軀,更在于他讓人景仰的高大形象。讀讀第六自然段(出示第六自然段),找出能夠反映盤古偉大形象的語句。(引導讀出“微笑”)
8、指導感情朗讀五、六自然段。
這不是普通的微笑,他因為勝利而笑,他不再為天地合攏而擔憂,讓我們懷著對盤古的景仰之情讀這段文字。
這不是普通的微笑,這微笑里傾注著他的血汗與生命,書寫著他的坦然與無畏,讓我們懷著對盤古的崇敬之情讀這段文字。
這不是普通的微笑,這微笑里飽含著他的無怨無悔、無比樂觀的精神,讓我們滿含無比的感動、景仰與崇敬再讀這段文字。
9、句子訓練。
站在倒下的盤古面前,我想說: 。
四、過渡懸遺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感受到盤古以其無窮的神力開天辟地(板書:神力),又憑著堅定的意志頂天立地,他在精疲力竭的情況下微笑著倒了下去,盤古的偉大不止在于犧牲,更在于他的獻身(板書:身軀),然而他的英雄壯舉是40分鐘內無法講完的,那么他為什么要開天辟地(板書:?),還有哪些感人的壯舉(板書:?),且聽你們的語文老師下回分解。
《開天辟地》教學活動及指導 篇8
教材分析: 《開天辟地》是九年制義務教育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第四單元中的一篇講讀課文。是中國的神話故事。它講的是一個名叫盤古的大神,以他的神力和身軀,開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間萬物。贊美了盤古偉大的獻身精神。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理解關鍵字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緯痴b課文的6.7.8自然段。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想象能力、口語表達能力。 3.情感目標: (1). 能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盤古偉大的獻身精神。 (2). 了解神話故事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 盤古怎樣開天辟地?怎樣化生出世間萬物? 教具準備: 歌曲《天地之間的歌》、動畫、相關課件。 教學流程: 一、歌曲導入: 1.師生共同欣賞歌曲《天地之間的歌》。 2.師:是啊!從地到天,從天到地,萬事萬物多么神奇;從地到天,從天到地,天上地下多么壯觀!其實,關于天地還有一個美麗的神話故事呢。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關于天地是怎樣形成的神話故事——《開天辟地》。(板書課題) 二、質疑課題: 1.齊讀課題。(讀出氣勢來) 2.看課題提問:(1)、誰開天辟地?(2)、為什么開天辟地? (3)、怎樣開天辟地?(4)、結果怎樣? 師:讓我們把這些問題串起來,提著它一起走進課文。 三、品析交流 : 1、誰開天辟地?(盤古)。 2、為什么開天辟地?也就是說剛開始時天和地是什么樣子的? 指生讀,結合“混沌一團”去理解,讓學生想象當時天地合一、宇宙黑暗的情景。 3、怎樣開天辟地?(教師引導盤古先把天地分開,再用身體支撐。) (1)、開辟天地的過程:課件出示:“大神見旁邊……‘大雞蛋’破碎了。” 指導學生抓住“左手持鑿”、“右手握斧”、“猛劈猛鑿”、“巨石崩裂”體會盤古的神力和艱難。既而抓住三組反義詞“輕——重、清——濁、上升——下沉”來體會天地的不同。 (2)、支撐的過程:教師引讀天每天——,地每天——,盤古的身體也跟著——,這樣過了一萬八千年,天升的——,地變的——,盤古的身體也——。(據說盤古的身體有九萬里長。師用一層樓約3米的高度計算出盤古的身體有30000層樓那么高。)一個——的巨人形象出現在我們面前。(巍峨) (3)觀看動畫。(再次體會盤古是怎樣開天辟地的) 4、結果怎樣?(他把自己的身軀化成了世間萬物。) (1)、學生自由朗讀這段話。 (2)、抓住盤古身體的九個部位:氣、聲音、左眼、右眼、肌肉、血液、筋脈、皮膚、汗水、指小組說,教師指導讀。 (3)、愿意讀的同學站起來讀。 (4)、師范讀,學生閉眼想象。 5、體會盤古偉大的獻身精神。 6、讓學生帶著懷念的心情,帶著感激的心情讀,帶著贊美的心情讀最后一段話。 四、探究: 1、神話故事是真實的故事嗎? 2、古人為什么要編出這樣的故事呢? 師:遠古時候,科學不發達,對一些簡單的自然現象人們無法做出科學的解釋,于是古人就發揮他們豐富的想象力,創造出一些具有非凡能力的神,與這些神有關的故事就成了神話故事。它表達出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對偉大精神的歌頌。神不存在,但精神我們應該擁有。天地之間,人最偉大,讓我們一起探索宇宙的奧秘吧! 五、語文實踐: 1、把這個美麗的神話故事講給他人聽。
2、課外搜集一些有趣的神話故事,班級召開一次神話故事會。
教學反思:
《開天辟地》這篇中國著名的神話傳說,處處充滿神奇的想象,它用生動準確的語言塑造了盤古雄偉、高大的形象,贊美了他為開天辟地而勇于獻身的精神。為把這美好的瞬間定格在學生美好的童年記憶中,我曾反復思考著我的課堂教學: 一、創設意境營造美。 一曲快樂的《天地之間的歌》,幾幅清新活潑的畫面,學生充分感受到天地之間是多么神奇!多么壯觀!教師一句巧妙的過渡:“其實呀,關于天地還有一個美妙的傳說呢!”把學生的思維就牽到了《開天辟地》上。 二、質疑課題尋求美。 只有思考的學生才是最會學習的學生。在有氣勢地齊讀課題后,我讓學生質疑課題,此時學生的思維很活躍:(1)“老師,誰開天辟地?”(2)“為什么要開天辟地?”(3)“怎樣開天辟地?”(4)“結果怎樣?”我隨即表揚同學們都提出一些有價值的問題,并提著它一起走進課文。 三、師生合作感受美。 怎樣開天辟地和結果怎樣是本文的教學重點。怎樣突破呢?我采用教師聲情并茂地渲染氣氛和學生的感知交流相結合的方法,通過“劈”、“鑿”動作的演示,讓學生想象盤古開天辟地的艱難以及創造嶄新世界的決心;通過三組反義詞“輕——重、清——濁、上升——下沉”的對比,讓學生想象出天地的不同;通過引讀天升得——極高了,地變得——極厚了,盤古的身體也長得——極長了,(據說盤古的身體有九萬里長。課堂上我用樓房的高度:一層約三米,相當三萬層樓房那么高)讓學生想象一個巍峨的巨人形象;最后通過播放動畫學生清晰地感受到盤古是怎樣把天地分開的。盤古化生世間萬物是課后要求背誦部分。我采用以“讀”為主的教學方法:自由讀、指小組讀、愿意讀的站起來讀、師讀學生閉眼想象,當學生睜開眼睛時,看到了一幅美麗的世間圖,也就是說盤古他把自己的身體化成美好的世間。學生從中真切體會到一種偉大的獻身精神。 四、拓展探究尋求美。 《開天辟地》是一篇神話故事,但我不想就故事講故事,F在不是講究“大語文觀”嗎?因而在欣賞完“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女媧補天”、“夸父追日”等神話圖片后,我讓學生探究:(1)、神話故事是真實的故事嗎?(2)、古人為什么要編出這樣的故事呢?通過探究學生終于明白:神話故事不是真實的故事,那是古人對一些簡單的自然現象無法解釋,于是創造出具有非凡能力的“神”。但它表現出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對偉大精神的歌頌。“神”不存在,但“精神”我們應該擁有。其實真實的天地是是由星體組合成的。 課結束后,有位老師提議:是否可以把后面的幾幅神話圖片作為導入?其實這個問題我也想過好幾遍,但我還是不想就課文講課文,我想讓學生的思維擴展開來。還請大家探討。
《開天辟地》教學活動及指導 篇9
教材簡析
這是一篇神話傳說,講述的是一個名叫盤古的巨人開天辟地的故事。課文處處充滿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動準確的語言塑造了盤古雄偉、高大的形象,贊美了他為開辟天地而勇于獻身的精神。
教學目標
1、讀文章,發揮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第六、七、八自然段
4、了解神話故事想象豐富的特點,感受盤古偉大的獻身精神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文章,發揮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3、了解神話故事想象豐富的特點,感受盤古偉大的獻身精神
教學難點:
了解神話故事想象豐富的特點,感受盤古偉大的獻身精神
課前準備:小黑板,《民族文化千字文》
教學過程:
一、回顧情節,導入新課.
1、導入故事.
同學們,當我們眼望蔚藍的天空和廣闊的大地時,心中一定會想:這大地間的山川、河流、樹木……是從哪兒來的?其實,這個問題,古代人也曾經想過.神話故事<<開天劈地>>就從一個方面回答了這個問題.
2 、回顧情節.
、俪鍪境烧Z,齊讀.
、谟贸烧Z說神話故事內容.
(設計意圖:8個成語復習課文內容,既回顧了神話故事內容,又積累了語言.)
3、扣住 “傳說”二字設疑.
師:為什么人們會想象出這個故事,并能流傳到今天呢?
4導入新課
師:讓我們走進《開天劈地》的神話世界,細細品味,感悟.
二、開天劈地,感受氣魄.
1 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想象盤古開天劈地的情形.
2 簡述盤古開天劈地的情形.
3 聽教師朗讀,想象動起來的畫面.
4 生說想象到的.
。ㄔO計意圖:以讀為基礎,讓學生在想一想,說一說中感悟理解課文內容,在朗讀和想象的基礎上進一步領會盤古的偉大,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理解能力、思維能力,引導學生以自己的感悟有感情地朗讀。)
5 齊讀第二自然段.
師:你們看清盤古勇武形象了,感受到開天劈地的雄渾之勢了,能把它讀出來嗎?
生有感情朗讀.
6 感受盤古形象——勇猛,有氣魄.(板書)
師:讀書要學會透過文字去想象生動的畫面,這樣才能真正地讀懂故事,讀懂故事里的人物.現在你們認識盤古了嗎?你們認為他是一個什么樣的神?
三、頂天立地,感受鞠躬盡瘁.
1 出示句子 “輕而清的東西冉冉上升……變成了地”
師:讀讀這句話,發現了嗎,有什么特別之處?
① 找出相反詞語.
② 指導朗讀,評價.
2 畫出類似句子,讀出.
(設計意圖:通過找類似句子,培養學生學習方法,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節省了課堂教學時間。)
.4 齊讀,感受它們的對稱美.
師:這樣的句式,相反相成,很對稱,讀來朗朗上口,一起齊讀這些句子.
5 概括三至六自然段的內容.
師:這些對偶句,合在一塊兒說的是什么?
6 體會 “他知道天地再也不會合攏,就含著微笑倒下了.”意思.
、賹W生讀,談感受.
③ 指導朗讀,評價.
7學生感受盤古形象——鞠躬盡瘁 (板書)
師:現在,你們對盤古有了新的認識了嗎,你們認為他是一個怎樣的神?
四、化作萬物,感受偉大.
過渡:盤古雖然倒下了,但臨死時,身軀化成了萬物.都化作什么呢?
1 同桌互相讀,邊讀邊想象畫面.
2 生談讀后感受.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讀感悟,理解本段的核心:盤古全身所有的一切都化為了對人類有用的東西,自己什么也沒留下。引導學生理解盤古的勇敢、獻身精神。)
、俑惺苷Z言優美.
a畫出有關句子.
b指導朗讀.評價.
、诟惺鼙P古形象——偉大,有奉獻.(板書)
。ㄔO計意圖:讓學生自讀感悟,理解本段的核心:盤古全身所有的一切都化為了對人類有用的東西,自己什么也沒留下。引導學生理解盤古的勇敢、獻身精神。)
3 齊讀第七自然段
4 學生贊頌盤古.
(設計意圖:讓學生回過頭來再次感悟,通過讓學生贊頌盤古,感悟盤古的偉大之處,激活學生的思維,創造性地應用語言.)
5 齊讀課文最后一段.
師:讓我們懷著深深敬意,齊讀最后一段,記住大神盤古.
五、 課后延伸,拓展升華.
師:其實,在祖國燦爛文化發展中還留下了許許多多美麗動人的神話故事,同學們有興趣,可課后去閱讀.
(設計意圖:讓學習從課內向課外延伸,讓學習與學生生活相結合,讓課內學習與課外搜集資料相結合,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增強學生的學習樂趣。)
3 齊讀<<民族文化千字文>>.
教學反思
《開天辟地》是一個神話故事,也是一個人物故事。
因為它是一個以人物(盤古)為核心的故事,所以我把對人物的認識作為本節課的重點內容來處理。其處理方法是:由表及里,層層深入。第一個層次是想像人物形象,這是“表”,但通向“里”。引導學生通過誦讀,穿透語言文字,在腦海中浮現生動畫面,感知人物形象,這里在閱讀實踐中教給了學生一個重要的讀書方法。第二個層次是感悟人物精神,分三步完成:從“開天辟地”感悟盤古的勇武氣魄,從“頂天立地”感悟盤古的鞠躬盡瘁精神,從“改天換地”感悟盤古的偉大奉獻。如此漸進漸深,一個外有偉岸形象,內有偉大靈魂的大神盤古就從文本的閱讀中呼之欲出了。
同時,《開天辟地》也是一個神話故事。對于四年級學生來說,理解神話故事的人文底蘊不適合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高度。我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在課的開頭、結尾適度地安排了設疑、猜想兩個環節,達到朦朧感知,激發興趣.
不足之處:
1 在研讀第四自然段,體驗神話故事想象神奇的特點時,沒讓學生從書中省略號想象盤古身體還會發生哪些變化?同學們說的不夠多,留給學生想象的時間還不夠。
2 對后進生的良好表現沒有及時給予鼓勵.
《開天辟地》教學活動及指導 篇10
教學目標:
1、 朗讀感悟課文。
2、 復述課文,指導寫字。
教學重、難點:
朗讀感悟課文,復述課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上節課我們讀了《開天辟地》這個神話故事,了解了古代人民想像的盤古開天辟地、創造宇宙的過程,還認識了許多生字娃娃,這一節我們接著學習課文。
二、鞏固識字
1、同桌小伙伴互相認讀課后生字。2、認讀生字卡片,試著給生字組詞。
三、朗讀感悟
1、再讀課文,說說盤古是一個怎樣的人?你想對他說些什么?(引導學生理解盤古的勇敢、獻身精神。)
2、從文章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盤古勇敢、很偉大,愿意犧牲自己,造福人類?找出有關句子多讀幾次。
3、怎樣讀才能體現出盤古的勇敢和你對他的敬佩?自己先試一試,然后小組互讀互評。(重點指導學生朗讀二、三自然段,適當評價。)
四、講述故事
1、看課件或板書講《開天辟地》這個故事。試著給同桌小伙伴講一講,哪一部分講不好,還可以再看看書后再講。
2、各小組推選出代表,開展“故事大王”比賽。
五、指導寫字
1、觀察生字的結構特點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兩個獨體字,兩個左右結構的字,四個上下結構的字。)
2、指導書寫。
(1)指導“丈”:強調撇捺要舒展開,引導學生自己觀察“止”,描紅,練習。
(2)指導“抓”:強調左窄右寬的特點,引導學生觀察“!,描紅,練習。
(3)指導“突”:強調上下呼應、結構勻稱等注意事項;引導學生觀察“盤”、“蛋”,描紅,練習。
六、拓展延伸
1、你還聽過或看過其他的神話故事嗎?講給同學們聽。
2、把你搜集到宇宙誕生的其他資料講給小伙伴聽。
《開天辟地》教學活動及指導 篇11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背誦第6~8自然段。
2.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了解神話故事想象豐富的特點,感受盤古偉大的獻身精神。
教學重點:
盤古怎樣開天辟地,又怎樣化生出世間萬物這兩部分內容,體會盤古偉大的獻身精神。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了解盤古開天辟地的故事內容,激發學生閱讀神話故事的興趣,培養想象力。
課前一分鐘
我們班同學平時積累了很多成語,現在讓我們一起來交流交流。你會說天( )地( )的成語嗎?(交流)
出示:翻天覆地、開天辟地、歡天喜地、頂天立地、昏天黑地,改天換地
齊讀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
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12課開天辟地,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這個世界上什么也沒有,沒有我們看見的花草樹木,沒有山水鳥獸,甚至沒有天,沒有地,于是世間流傳了這樣一個美麗動人的神話故事,叫開天辟地。
齊讀題目。多么有力量的題目啊,再讀,(好像沒有把力量讀出來)范讀,再齊讀(很有力量)。
開和辟的意思是一樣的,所以開天辟地又可以說成開辟天地。
二、精讀指導
(一)說清課文大意
1.請同學們打開書本,默讀一遍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出示:昏天黑地 開天辟地 頂天立地 化生萬物
同學們,你們看,看到這四個詞語,我們就像看到了這個神話故事的發展過程,能用上這四個詞語用幾句連貫的話來說說看這篇課文講了什么嗎?(學生交流)
(這篇課文講了天地還是混沌一團的時候,有個叫盤古的大神醒來,他拿起斧子和鑿子開天辟地,最后他化生萬物)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那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盤古,走進盤古開天辟地時那樣一種驚心動魄的場面。(出示文章第二自然段)(板書:開天辟地)(自由讀)
2.出示:他一使勁翻身坐了起來,只聽“咔嚓”一聲,“大雞蛋”裂開了一條縫,一絲微光透了進來。大神見身邊有一把板斧、一把鑿子,他隨手拿來,左手持鑿,右手握斧,對著眼前的黑暗混沌,一陣猛劈猛鑿,只見巨石崩裂,“大雞蛋”破碎了。
指讀
同學們,你們看,盤古是怎么劈的,怎么鑿的?揭示猛劈猛鑿。(點紅兩個“猛”)狠狠地劈,狠狠地鑿。誰再來讀(比較有力量)
誰再來(恩,你自由了,你可以看到天地了。)
3.從這里,你想到盤古怎么樣?
。1)向往光明
“左手持鑿,右手握斧”“猛劈猛鑿”“巨石崩裂”想象盤古開天辟地的情景,感受開天辟地的艱難,體會盤古對光明的無限向往,以及創造嶄新新世界的決心。
(2)力量大
同學們,盤古是個大神,力量大不大。(大)
“一使勁”“大雞蛋裂開了一條縫”體會盤古不是一般的神,他有著無窮的力量與高大的身軀,這也是盤古能夠開天辟地的條件。
他還是一個沉睡了一萬八千年的大神,一萬八千年,他該積蓄了多大的力量啊,這一刻他要爆發了,他要鑿出一片新天地來,來,讓我們像盤古一樣爆發一次。(生齊讀)(很有氣勢)
4.同學們,你們看天地出現了。引讀:輕而清的東西冉冉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沉,變成了地。
讀過了有什么感覺?(輕的東西往上飄,重的東西往下落,天地就形成了,太奇怪了。)是啊,這是一種多么壯觀的景象啊。
5.師引導學生比較。輕而清,重而濁
老師讀上半句,請大家注意聽。老師將哪些詞語稍稍強調了一下,等下你讀的時候,把下半句相應的詞語也強調一下。(師讀)輕而清的東西,緩緩上升,變成了天。(突出了“輕、清、上升、天”等詞語)
。ㄖ缸x)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降,變成了地。(將“重、濁、下降、地”等詞語讀重音)
6.同學們,這句話越讀越有味道!為什么呢?再仔細讀讀,你發現了什么?對偶,許多對應的反義詞,近義詞)
對偶:字數相等,內容相對 你能找找其他地方有沒有對偶句了?(左手持鑿,右手握斧。 頭頂天,腳踏地。)
反義詞:你說說有哪些?(清對濁,輕對重,上升對下降,天對地)
老師讀上排的詞語,你們讀下排與它們相反或相對應的詞語。(師生合作對句)
清——濁 輕——重 上升——下降 天——地
這些意思相反的詞語放在上下半句里,讀起來特別有味道。來,我們有滋有味地再來讀讀這句話。
7.其實,這句話中,還有一組意思相近的詞語,大家發現了嗎?(緩緩和慢慢)
這兩個詞語什么意思? (都是速度很慢的意思)
緩緩和慢慢既然都是速度很慢的意思,那么能不能將句子這樣改:輕而清的東西,緩緩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緩緩下降,變成了地。你覺得這樣改好嗎? (不好!感覺讀起來重復了!)
是啊,重復了,讀起來感覺就不好了。同學們你們再讀讀這兩個詞語,能不能從中感受到一些什么?(感受到作者寫文章很注意用不同的詞語來表達同一個意思。還感覺到天地分開真的很不容易。盤古很艱辛!我感覺到天地形成的時間太漫長了。)
是啊,大家感受得真好,這些感受我們都是從文字中來的,你看,學語文可真有意思啊。
8.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朗讀課文的第二小節。
。ㄈ⿲W習第三~六自然段
1.天和地分開后(出示頂天立地的圖)看到了什么?(生交流)
老師不但看到了天地出現了,還看到了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站在中間。他就是盤古。(出示第三~五自然段)(指讀)
盤古頂天立地了多長時間(一萬八千年 幾千萬年),這樣做是為了什么?你準備用什么樣的詞語形容他?(堅定不移)
盤古為了人們有一個光明世界,堅定不移的頂天立地了幾千萬年。
2.同學們,天高的不能再高了,地不能再厚了,而盤古也不能再長了,天地就這樣形成了。而這時盤古也倒下了。指讀第六自然段。
聽了朗讀,有沒有什么地方特別讓你感動?
“精疲力竭”(引導體會盤古頂天立地的艱辛)
“含著微笑倒下去” (引導體會盤古高尚的思想,偉大的獻身精神)他勝利了,成功地把宇宙分開了;天地再也不會合攏,他死的無怨無悔。
齊讀。這是多么偉大的心靈呀!面對死亡,盤古是那么坦然,那么無畏,那么樂觀。
。ㄋ模⿲W習七自然段
1.出示第七自然段,生自由朗讀
除了把天和地分開之外,盤古還有什么地方值得我們尊敬?自讀第七自然段,用課文中的一句話來回答。(臨死的時候,他的身軀化成了萬物)
那么他的身軀化成了什么?(指讀)(點紅9個“變成了”)
發現這句話是這一節的總起, 后面做了具體介紹。
懂得盤古全身所有的一切都化成了對人類有用的東西,自己什么也沒有留下。
再讀想說什么?(偉大)
有時候偉大是需要付出沉重代價的(盤古的身體化成了萬物)
同學們,能從這里的某一句或兩句談一談為什么你覺得盤古偉大嗎?(生答)
齊讀
下面請你們根據老師提供的上句,請你回答下句。
2.同學們,盤古悲壯地倒下了,他死而無憾,雖然他不是真實的,但我們不得不說,他就是一個英雄,一個立于天地之間的真英雄。因為:(教師引讀)
3.變成了,變成了,變成了,九個變成了,句式多整齊啊,想象多豐富啊,也許只有這樣的句子才能讓我們感受到盤古雖然悲壯地倒下了,但世界不會忘記,天地不會忘記,人們也不會忘記,他仍然活在天地當中。不信,你看,那風和云就是盤古呼出的氣;你聽,那轟隆的雷霆就是盤古發出的聲音;你感受到了嗎?那奔騰的江河就是盤古流淌的血液。
4.背誦第七自然段
(五)學習第八自然段
就這樣,盤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軀,開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間萬物。
1.“就這樣”,承接上文。“這樣”指上文講述的盤古所做的一切。
2.理解第八自然段照應全文。
三、總結全文
1.開天辟地是個神話,演變到現在已經成為了一個成語,為人們熟知,并賦予了他新的內涵,在這里開天辟地還是開辟天和地的意思嗎?(學生交流)
3.只要我們有信心,有勇氣,有信念,相信在學習中甚至是以后的工作中,我們也能開辟出一番屬于自己的新天地。
四、課外作業
回家后,將這個美麗的神話傳說講給身邊的人聽
五、板書設計
12 開天辟地
開天辟地 向往光明
頂天立地 堅定不移
化生萬物 造福人類
《開天辟地》教學活動及指導 篇12
教材分析:這是一個古老的神話故事,講的是一個名叫盤古的大神以他的神力和身軀,開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間萬物的故事,贊頌了盤古偉大無私的獻身精神。本文一共8個自然段,以豐富的想象,優美的語言,講述了盤古開天辟地創造世界的過程。故事十分生動精彩,尤其是第二自然段描寫盤古開天辟地的過程和第七自然段描寫盤古身軀的變化,十分傳神。
教學意圖:
喜歡神話,想探索宇宙是怎么形成的,是孩子們的天性。因此,本課教學,我以學生為主體,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充分探索、發現的機會。主要采用了“以讀為主,讀悟結合,直觀輔助,體會感悟”的原則,讓學生通過積極主動地對話文本,感受盤古的力大無窮和偉大無私的奉獻精神。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6—8自然段。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8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神話故事想象豐富的特點,感受盤古的力大無窮和偉大無私的獻身精神。
教學重難點:了解神話故事想象豐富的特點,感受盤古的力大無窮和偉大無私的獻身精神。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檢查字詞。
2、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3、那么
學生自瀆課文,思考:盤古為什么開天辟地?他是怎樣開天辟地的?后來又發生了什么?
相機板書:混沌一團、開天辟地、化生萬物
4、找出課文中能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一句話。
5、小結:這就是兩種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1、按照故事的先后順序簡要地概括課文主要內容;2、用文中的語句來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三、學習第1自然段
1、解決“盤古為什么要開天辟地?”在課文中的第一自然段中找到答案。
2、指名讀第一自然段。注意“混沌”一詞的讀音,以及在課文中的意思。
3、想象,理解昏天黑地。
四、總結
五、布置作業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板書課題,理解課題。
2、復習主要內容
用上“混沌一團、開天辟地、化生萬物”這三個詞語,簡要地說說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
用課文中的一句話概括故事的主要內容
3、師小結
(通過復習,鞏固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兩種方法。)
二、學習“開天辟地”
1、打開課本,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第2自然段,想一想從第2自然段中,可以看出盤古是個怎樣的神?(板書:力大無窮)從哪里感受到的?拿出筆畫出相關的語句。
2、交流
相機出示:
句子(1):他一使勁翻身坐了起來,……一絲微光透了進來。
引導抓住“一使勁”、“咔嚓”、“‘大雞蛋’裂開了一條縫”等關鍵詞句體會盤古的力大無窮。
男生齊讀。
句子(2):大神見身邊有一把板斧、一把鑿子,……“大雞蛋”破碎了。
引導抓住“左手持鑿,右手握斧”、“猛劈猛鑿”、“巨石崩裂” 等關鍵詞句體會盤古的力大無窮。
。ㄗプ£P鍵詞句,感受開天辟地的艱難,體會盤古的力大無窮。)
指名朗讀。想象
(穿透文字,呈現畫面,是讀懂文章的重要方法。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經歷盤古開天辟地的過程。)
小結,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句子(3):輕而清的東西冉冉上升,……變成了地。
讀一讀這句話,說一說這個句子的特點。
齊讀這句話。
三、學習“頂天立地”
1、師:“頭頂天,腳踏地”可以用一個成語來形容。(板書:頂天立地)
2、引讀第3自然段
3、模擬盤古“頭頂天,腳踏地”的樣子,交流感受。
。ń柚误w表演,通過自主體驗,讓學生感受盤古的力大無窮和頑強的意志力。)
4、引讀第4自然段
5、出示課文插圖,理解盤古身體的“變化”
出示句子:這個巍峨的巨人,……不讓它們重新合攏。
理解“巍峨”一詞。
6、指導朗讀這句話。
四、學習“改天換地”
1、導學,理解“精疲力竭”,盤古為什么含著微笑倒下了?這是怎樣的微笑?從中體會到了什么?(相機板書:偉大無私)
2、師小結,板書:改天換地
3、默讀第7自然段,找出盤古身軀都變成了什么?畫出來。
4、交流。
5、盤古的身軀還會變成什么呢?用“盤古的( )變成了( )。”句式說一說。
。ㄓ心康、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說話訓練,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6、課件出示美麗的圖片,配樂欣賞。
(通過現代教育多媒體手段,視聽結合,給學生的感官以多角度、多方面的刺激,把學生帶入盤古所創造的美麗世界中,進一步感受盤古偉大無私的獻身精神。)
7、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7自然段。
8、指導背誦第7自然段。
五、總結全文
(結尾用板書的成語總結全文,既回顧了神話故事的情節,又積累了語言,收一石二鳥之效。)
六、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6-8自然段。
2、從課文里找出像“輕而清的東西冉冉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沉,變成了地。”這種類型的句子。
3、繼續搜集神話故事,為開神話故事會做準備。
(作業的設計是想讓學生從課內向課外延伸,讓學習與學生生活相結合,讓課內學習與課外搜集資料相結合,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增強學生的學習樂趣。)
板書設計:略
《開天辟地》教學活動及指導 篇13
執教:吳寧萍
師: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中國古代神話故事《開天辟地》,還記得故事的情節嗎?
生:(齊)記得!
師:好,看這些成語,你能用上它們講一段話,說說這個神話的內容嗎?
出示:混沌不分 昏天黑地
大刀闊斧 開天辟地
與日俱增 頂天立地
變化萬端 改天換地
生:很久很久以前,整個宇宙混沌不分,昏天黑地的;鹕癖P古大刀闊斧,開天辟地。之后,他又頂天立地幾千萬年,使天和地與日俱增。盤古死后,他的身軀變化萬端,化成了萬物。從此,改天換地,宇宙成了現在我們看到的樣子。
【點評:開篇用8個成語復習課文內容,既回顧了神話故事的情節,又積累了語言,收一石二鳥之效】
師:不錯,成語用上了,內容也說得完整清楚。但是給你提個意見,在你這段話前面加上“傳說”兩個字:傳說很久很久以前……知道什么是“傳說”嗎?
生:知道,“傳說”就是老百姓口頭流傳的,一代人告訴一代人的故事。
生:“傳說”故事是人們想像出來的故事,不是真事情。
師:對。那么人們為什么會想像出這么個故事,并且能世世代代流傳到今天呢?
讓我們走進《開天辟地》的神話世界,細細品味感悟。
【點評:適時扣住“傳說”二字設疑,使文本的學習指向深邃悠遠的傳統文化背景】
師:瞧瞧,課文直接寫“開天辟地”內容的是哪一自然段?
生:(齊)第二自然段。
師:是的。自己讀讀這一段,一邊讀一邊在腦子里想像盤古開天辟地的情形。
(生讀書想像)
師:讀完了?你看到盤古是怎么開天辟地的?
生:盤古昏睡了一萬八千年,醒來一看,周圍混沌一片,“他一使勁翻身坐了起來”,隨手拿起身邊的板斧和鑿子,“左手持鑿,右手握斧”,“一陣猛劈猛鑿”,大雞蛋破碎了。
師:哦,這是盤古開天辟地的過程。你看見他左手持鑿,右手握斧,你們知道“鑿”和“斧”是什么樣子的嗎?誰能簡單畫畫。
(生畫“鑿”和“斧”)
師:“鑿”是干什么的?
生:戳穿東西,打開一個洞的。
師:“斧”是干什么的?
生:可以重重地劈,劈堅硬的東西。
師:把“持”和“握”換個位置行不行?左手握斧,右手持鑿?
生:不行。“持”是拿住。要穩:“握”是緊緊地抓在手掌里面、拳頭里面,斧子很重的,握住了才能有力量地劈過去。
師:很好。你們聽我讀這一句話,想像盤古開天辟地的畫面,要讓畫面動起來,像電影一樣,有形象,有顏色,有聲音的。
師:(讀)大神見身邊有一把板斧,一把鑿子,他隨手拿來,左手持鑿,右手握斧,對著眼前的黑暗混沌,一陣猛劈猛鑿,只見巨石崩裂,“大雞蛋”破碎了。
師:看見什么了?
生1:我看見盤古威風凜凜,左一鑿,右一劈,巨石裂了,掉下來,摔得粉碎。
生2:我看見盤古雙手不停地揮舞著鑿和斧,拼命地砍呀,鑿呀,劈呀,好像永遠都不會停下來。
師:把你們的鏡頭再推近一些,要特寫鏡頭!再讀讀這一句。
(生再讀)
生1:我看到盤古簡直是一個巨人,他猛劈猛鑿,用盡渾身力氣,手臂上的血管幾乎要爆裂了。
生2:我看到他全身大汗淋漓,頭發全濕透了。
生3:我看到他的眼睛里射出堅定的光芒,好像在說:不把天地劈開我決不罷休!
生4:我看到他胸部隆起的肌肉,一鼓一鼓的。
生5:我看到他一邊劈一邊張開大嘴,“啊呀呀”地吼叫,像非洲獅子的吼聲!
師:你們看清楚盤古勇武的形象了,你們感受到開天辟地的雄渾之勢了,能把它讀出來嗎?
(生讀第二自然段,氣勢磅礴)
師:真好,讀書要學會透過文字,去想像出生動的畫面,這樣才算真正地讀懂了故事,讀懂了故事里的人物,F在你認識盤古了嗎?你認為他是一個什么樣的神?
生1:盤古是個力大無窮的神。
生2:是個勇猛的神。
生3:是個很有氣魄的神。
生4:是個痛恨黑暗的神。
【點評:穿透文字,呈現畫面,是讀懂文章的重要方法。在教師有意識的引導下,學生經歷了了解開天辟地過程——看到動態畫面——看到特寫鏡頭——初步感知內在精神的幾個學習階段,層層深入,值得回味】
師:盤古開天辟地,“輕而清的東西冉冉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沉,變成了地”。讀讀這句話,發現了嗎,這句話有什么特別之處?
生1:這句話里有兩對反義詞,“輕”和“重”!扒濉焙汀皾帷。
生2:不止兩對,還有“上升”和“下沉”,“天”和“地”,也是反義詞。
師:讀讀這句話,把天的“輕而清”,地的“重而濁”讀出來。
(生讀)
師:這樣的句式相反相成,很對稱,讀起來朗朗上口,文中還有這樣的句子嗎?畫出來,讀出來。
生1:“左手持鑿,右手握斧。”
生2:“天和地分開后,盤古就頭頂天,腳踏地.站在天地當中,隨著它們的變化而變化。”
生3:“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盤古的身體也跟著長高!
生4:“這樣又經過了一萬八千年,天升得極高了,地變得極厚了,盤古的身體也長得極長了!
生5:“幾千萬年過去了,天不再升高,地不再加厚,而盤古也已精疲力竭!
師:一齊讀,感受它們的對稱美。
(生齊讀)
師:他們合在一塊兒說的什么?
生:說的是盤古頂天立地,不讓天地合攏。
師:(引讀)“他知道——
生:(齊)天地再也不會合攏,就含著微笑倒下了!
師:你讀懂這句話了嗎?再讀讀。
生1:盤古開天辟地,用盡了力氣,終于精疲力竭,倒下了。
生2:盤古還在天地之間頂了幾千萬年,他是倒下來的,說明力氣耗盡了。
師:你們只讀懂了“倒下了”三個字,再讀。
生l:盤古是“含著微笑”倒下的,他臨死時感到很欣慰,因為他的事業完成了,人間再也不會混沌一團了。
師:好。你讀懂了,“含著微笑”四個字,再讀。
(學生再讀,未有新發現)
師:我改一改課文,“他終于精疲力竭,就含著微笑倒下了。”行不行?
生:(恍然大悟地)不行!盤古不是因為沒有了力氣倒下的,而是因為他知道天地再也不會合攏,他要做的事情終于成功了,才倒下的。
師:如果天地還有可能合攏——
生:他就會繼續撐下去,即使沒有什么力氣了。
師:如果還需要他撐上一年——
生:(齊)他就會再撐一年。
師:如果還需要他撐上一百年——
生:(齊)他就會再撐一百年!
師:如果還需要他撐上一萬年——
生:(齊)他就會再撐一萬年!
師:直到“天地再也不會合攏——
生:(齊)才“含著微笑倒下了”。
師:現在你對盤古有了新的認識嗎?
生1:我認為他是一個很負責任的神。
生2:他是一個造福人間的神。
生3:他是一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神。
生4:他是一個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神。
【點評:對仗的六句話,主要通過誦讀感受,教師只用一句話小結句式的特點,惜墨如金:蘊含人物靈魂的一句話,教師指導學生反復誦讀品味,挖掘淺顯詞語的深刻意蘊,不惜濃墨重彩。處理得重點突出,詳略分明】
師:盤古雖然倒下了,但臨死的時候,他的身軀化成了萬物:口中呼出的氣變成了——
生:(齊)風和云;
師:發出的聲音變成了——
生:(齊)轟隆的雷霆;
師:左眼變成了——
生:(齊)光芒萬丈的太陽;
師:右眼變成了——
生:(齊)皎潔明媚的月亮;
師:隆起的肌肉變成——
生:(齊)三山五岳;
師:流淌的血液變成了——
生:(齊)奔騰的江河;
師:筋脈變成了——
生:(齊)縱橫交錯的大道;
師:皮膚變成了——
生:(齊)萬頃良田;
師:就連流出的汗水也變成了——
生:(齊)滋潤萬物的雨露甘霖。
師:以后你們走在大自然的懷抱中。都可以想一想,這山,這水,這風,這云,這日月雷電,都是盤古身體的哪一部分變的,你還可能想到什么?
生:我會想盤古真是個偉大的神啊!
生:我會想盤古是個最最有奉獻精神的神。
生:我想用一句詩來贊頌盤古大神:“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師:讓我們懷著深深的敬意。齊讀最后一段,記住開天辟地的大神盤古。
(齊讀)
【點評:教師很自然地指導學生在生活中復習背誦,并教會孩子們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師:還記得我們開頭提到的問題嗎?古代勞動人民在那荒蠻的時代,為什么會想像出這樣的神話呢?
生1:也許他們的日子很苦,希望有個像盤古這樣的大英雄來解救他們吧。
生2:也許他們常常想,天地是怎么有的呢?就想出這么個故事來了。
生3:可能他們發現山河日月都很像我們身體的一個部分,就覺得那一定是個巨人變的。
師:你們提出了有趣的設想,到底是不是這樣呢?去圖書館,或者上網找找“古代神話的由來”,你會有新的發現。此外,世界上許多民族都有自己的天地誕生的故事,有興趣的同學不妨找來讀讀,對比著研究研究。
【點評:與開頭呼應,把問題的解決指向了課外,把更多的閱讀放在了課外,把對比研讀的方法伸向了課外】
【反思】
《開天辟地》是一個神話故事,也是一個人物故事。
因為它是一個以人物(盤古)為核心的故事,所以教師把對人物的認識作為本節課的重點內容來處理。其處理方法是:由表及里,層層深入。第一個層次是想像人物形象,這是“表”,但通向“里”。引導學生通過誦讀,穿透語言文字,在腦海中浮現生動畫面,感知人物形象,這里在閱讀實踐中教給了學生一個重要的讀書方法。第二個層次是感悟人物精神,分三步完成:從“開天辟地”感悟盤古的勇武氣魄,從“頂天立地”感悟盤古的鞠躬盡瘁精神,從“改天換地”感悟盤古的偉大奉獻。如此漸進漸深,一個外有偉岸形象,內有偉大靈魂的大神盤古就從文本的閱讀中呼之欲出了。一篇淺顯的故事在課堂上講得就很有分量。
同時,《開天辟地》也是一個神話故事。對于四年級學生來說,理解神話故事的人文底蘊不適合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高度。教師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在課的開頭、結尾適度地安排了設疑、猜想兩個環節,達到朦朧感知,激發興趣,開放探究空間的效果即止,“度”的把握是恰當的
《開天辟地》教學活動及指導 篇14
一、教材簡說
這篇神話傳說講的是名叫盤古的巨人開天辟地的故事。故事極富想象力,文字敘述具體而生動。課文的脈絡非常清楚,分三個部分,把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創造了美麗的宇宙" 的過程描寫得非常清楚。在說明"天和地還沒有分開" 的背景之后,先是講了盤古醒了以后所做的事,以及天地的不同變化;然后敘述天地分開以后盤古所做的事;最后講了盤古倒下后發生的變化。課文處處充滿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動準確的語言塑造了盤古雄偉、高大的形象,贊美了他為開天辟地而勇于獻身的精神。教學時,要引導學生注意文章在表達上的這些特點。教學這篇課文,要使學生認識神話這種文學體裁,體會巨人盤古的獻身精神,感受我國古代人民的豐富想象力。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學生了解盤古開天地的故事內容,激發閱讀神話故事的興趣,培養想象力。學后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
二、設計理念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充分尊重學生獨特的閱讀體驗,以“疑”促讀,以“讀”釋疑,促使全體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在閱讀實踐中,通過“設疑——讀文——領悟——釋疑——積累——運用”讓學生充分感悟文章所蘊含的思想感情的同時,學習表達方法,不斷吸收和積累語言,習得和積淀語感,從而形成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
三、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第六、七、八自然段
2、從課文中感受盤古的偉大之處。
3、了解神話故事想象豐富的特點,并能把這個神話講給別人聽。
四、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文章,發揮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3. 了解神話故事想象豐富的特點,感受盤古偉大的獻身精神
五、教學難點:
了解神話故事想象豐富的特點,感受盤古偉大的獻身精神
六、教學過程
師: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中國古代神話故事《開天辟地》,還記得故事的情節嗎?
生:(齊)記得!
師:好,看這些成語,你能用上它們講一段話,說說這個神話的內容嗎?
出示:混沌不分 昏天黑地
大刀闊斧 開天辟地
與日俱增 頂天立地
變化萬端 改天換地
生:很久很久以前,整個宇宙混沌不分,昏天黑地的;鹕癖P古大刀闊斧,開天辟地。之后,他又頂天立地幾千萬年,使天和地與日俱增。盤古死后,他的身軀變化萬端,化成了萬物。從此,改天換地,宇宙成了現在我們看到的樣子。
【點評:開篇用8個成語復習課文內容,既回顧了神話故事的情節,又積累了語言,收一石二鳥之效】
師:不錯,成語用上了,內容也說得完整清楚。但是給你提個意見,在你這段話前面加上“傳說”兩個字:傳說很久很久以前……知道什么是“傳說”嗎?
生:知道,“傳說”就是老百姓口頭流傳的,一代人告訴一代人的故事。
生:“傳說”故事是人們想像出來的故事,不是真事情。
師:對。那么人們為什么會想像出這么個故事,并且能世世代代流傳到今天呢?
讓我們走進《開天辟地》的神話世界,細細品味感悟。
【點評:適時扣住“傳說”二字設疑,使文本的學習指向深邃悠遠的傳統文化背景】
師:瞧瞧,課文直接寫“開天辟地”內容的是哪一自然段?
生:(齊)第二自然段。
師:是的。自己讀讀這一段,一邊讀一邊在腦子里想像盤古開天辟地的情形。
(生讀書想像)
師:讀完了?你看到盤古是怎么開天辟地的?
生:盤古昏睡了一萬八千年,醒來一看,周圍混沌一片,“他一使勁翻身坐了起來”,隨手拿起身邊的板斧和鑿子,“左手持鑿,右手握斧”,“一陣猛劈猛鑿”,大雞蛋破碎了。
師:哦,這是盤古開天辟地的過程。你看見他左手持鑿,右手握斧,你們知道“鑿”和“斧”是什么樣子的嗎?誰能簡單畫畫。
(生畫“鑿”和“斧”)
師:“鑿”是干什么的?
生:戳穿東西,打開一個洞的。
師:“斧”是干什么的?
生:可以重重地劈,劈堅硬的東西。
師:把“持”和“握”換個位置行不行?左手握斧,右手持鑿?
生:不行。“持”是拿住。要穩:“握”是緊緊地抓在手掌里面、拳頭里面,斧子很重的,握住了才能有力量地劈過去。
師:很好。你們聽我讀這一句話,想像盤古開天辟地的畫面,要讓畫面動起來,像電影一樣,有形象,有顏色,有聲音的。
師:(讀)大神見身邊有一把板斧,一把鑿子,他隨手拿來,左手持鑿,右手握斧,對著眼前的黑暗混沌,一陣猛劈猛鑿,只見巨石崩裂,“大雞蛋”破碎了。
師:看見什么了?
生1:我看見盤古威風凜凜,左一鑿,右一劈,巨石裂了,掉下來,摔得粉碎。
生2:我看見盤古雙手不停地揮舞著鑿和斧,拼命地砍呀,鑿呀,劈呀,好像永遠都不會停下來。
師:把你們的鏡頭再推近一些,要特寫鏡頭!再讀讀這一句。
(生再讀)
生1:我看到盤古簡直是一個巨人,他猛劈猛鑿,用盡渾身力氣,手臂上的血管幾乎要爆裂了。
生2:我看到他全身大汗淋漓,頭發全濕透了。
生3:我看到他的眼睛里射出堅定的光芒,好像在說:不把天地劈開我決不罷休!
生4:我看到他胸部隆起的肌肉,一鼓一鼓的。
生5:我看到他一邊劈一邊張開大嘴,“啊呀呀”地吼叫,像非洲獅子的吼聲!
師:你們看清楚盤古勇武的形象了,你們感受到開天辟地的雄渾之勢了,能把它讀出來嗎?
(生讀第二自然段,氣勢磅礴)
師:真好,讀書要學會透過文字,去想像出生動的畫面,這樣才算真正地讀懂了故事,讀懂了故事里的人物,F在你認識盤古了嗎?你認為他是一個什么樣的神?
生1:盤古是個力大無窮的神。
生2:是個勇猛的神。
生3:是個很有氣魄的神。
生4:是個痛恨黑暗的神。
【點評:穿透文字,呈現畫面,是讀懂文章的重要方法。在教師有意識的引導下,學生經歷了了解師:盤古開天辟地,“輕而清的東西冉冉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沉,變成了地”。讀讀這句話,發現了嗎,這句話有什么特別之處?】
生1:這句話里有兩對反義詞,“輕”和“重”。“清”和“濁”。
生2:不止兩對,還有“上升”和“下沉”,“天”和“地”,也是反義詞。
師:讀讀這句話,把天的“輕而清”,地的“重而濁”讀出來。
(生讀)
師:這樣的句式相反相成,很對稱,讀起來朗朗上口,文中還有這樣的句子嗎?畫出來,讀出來。
生1:“左手持鑿,右手握斧。”
生2:“天和地分開后,盤古就頭頂天,腳踏地.站在天地當中,隨著它們的變化而變化。”
生3:“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盤古的身體也跟著長高。”
生4:“這樣又經過了一萬八千年,天升得極高了,地變得極厚了,盤古的身體也長得極長了。”
生5:“幾千萬年過去了,天不再升高,地不再加厚,而盤古也已精疲力竭。”
師:一齊讀,感受它們的對稱美。
(生齊讀)
師:他們合在一塊兒說的什么?
生:說的是盤古頂天立地,不讓天地合攏。
師:(引讀)“他知道——
生:(齊)天地再也不會合攏,就含著微笑倒下了。”
師:你讀懂這句話了嗎?再讀讀。
生1:盤古開天辟地,用盡了力氣,終于精疲力竭,倒下了。
生2:盤古還在天地之間頂了幾千萬年,他是倒下來的,說明力氣耗盡了。
師:你們只讀懂了“倒下了”三個字,再讀。
生l:盤古是“含著微笑”倒下的,他臨死時感到很欣慰,因為他的事業完成了,人間再也不會混沌一團了。
師:好。你讀懂了,“含著微笑”四個字,再讀。
(學生再讀,未有新發現)
師:我改一改課文,“他終于精疲力竭,就含著微笑倒下了。”行不行?
生:(恍然大悟地)不行!盤古不是因為沒有了力氣倒下的,而是因為他知道天地再也不會合攏,他要做的事情終于成功了,才倒下的。
師:如果天地還有可能合攏——
生:他就會繼續撐下去,即使沒有什么力氣了。
師:如果還需要他撐上一年——
生:(齊)他就會再撐一年。
師:如果還需要他撐上一百年——
生:(齊)他就會再撐一百年!
師:如果還需要他撐上一萬年——
生:(齊)他就會再撐一萬年!
師:直到“天地再也不會合攏——
生:(齊)才“含著微笑倒下了”。
師:現在你對盤古有了新的認識嗎?
生1:我認為他是一個很負責任的神。
生2:他是一個造福人間的神。
生3:他是一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神。
生4:他是一個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神。
【點評:對仗的六句話,主要通過誦讀感受,教師只用一句話小結句式的特點,惜墨如金:蘊含人物靈魂的一句話,教師指導學生反復誦讀品味,挖掘淺顯詞語的深刻意蘊,不惜濃墨重彩。處理得重點突出,詳略分明】
《開天辟地》教學活動及指導 篇15
教學要求
1、 正確認識本課的生字,理解"縱橫交錯"、"開天辟地"等詞語。
2、 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6、7、8自然段。
3、 認識神話是古代人民對自然現象和社會生活的一種天真的解釋和美麗的向往。
教學重、難點
1、 背誦課文,積累語言。
2、 認識神話是古代人民對自然現象和社會生活的一種天真的解釋和美麗的向往。
教具準備
錄音帶、小黑板(關于這個故事的光碟)
教學時間:兩課時
課前準備:預習課文,收集神化故事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質疑揭題
1、齊讀課題
2、生質疑誰開天劈地?為什么要開天辟地?怎樣開天辟地?結果怎樣?)
4、 用詞素分析開天辟地什么意思。
二、檢查預習
1、 生匯報生字、詞語的自學情況。
2、 匯報詞語的理解情況。
3、 匯報預習中的困難和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師指導學生解決困難)
4、 匯報讀課文的情況。
5、 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三、了解故事
1、生自由讀文。
2、在小組講述這個故事,看誰講得最具體。
3、 指名講述。
四、指導識記并書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激發興趣、語言積累
1、課文中講到的天地以及世間萬物的形成,你認為對嗎?你能介紹這方面的知識嗎?
2、"開天辟地"是一個神話故事。神話是古代人民對自然現象和社會生活的一種天真的解釋和對美的向往。這篇課文主要是對哪些自然現象的天真的解釋呢?(天地的形成和世間萬物的形成)
4、 這個神話是怎么解釋天地的形成的?找出有關語句讀一讀。
"左手持鑿,右手握斧"(頭頂著天,腳踏著地)
"輕而清的東冉冉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沉,變成了地。。"(口中呼出的氣變成了風和云……)這個句子有什么特點?你還能從課文中找出這種類型的句子嗎?
5、 師相機出示第七自然段,指導朗讀背誦。
6、 背誦六、八自然段。
二、理解"開天辟地"的意思
"開天辟地"是一個帶有神話故事的成語,學習了這個神話故事,你知道"開天辟地"意思了嗎?(在這之前從來沒有過,有史以來)
三、拓展
你還知道哪些神話故事,把你知道的神話故事講給大家聽一聽。
四、作業
繼續收集神話故事
《開天辟地》教學活動及指導 篇16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六、七、八自然段。
2.學會本課14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4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了解神話故事想象豐富的特點,感受盤古偉大的獻身精神。
重、難點
1.引導學生了解盤古開天地的故事內容,激發學生閱讀神話故事的興趣,培養想象力。
2.學習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有關段落,感受盤古的偉大形象。
課時劃分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盤古開天地的故事內容。
2.學會本課14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4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課前準備
搜集神話故事,尤其是中外有關創世紀的神話故事。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1.簡介中國的神話故事。
2.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是我國著名的神話傳說,講的講的是一個名叫盤古的大神以他的神力和身軀,開辟了天地,化生世間萬物的故事。
板書課題:12。開天辟地
3.盤古究竟是怎樣開天辟地的呢?請大家帶著問題自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要求:
(1)讀準生字的讀音。
。2)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3)畫出生字新詞。
2.檢查字詞學習情況。
。1)出示生字新詞。
一類字詞:板斧 一丈 極厚 柱子 合攏 精疲力竭 血液
縱橫交錯 皮膚
二類字詞:開天辟地 昏睡 翻身 破碎 重而濁
。2)正音
“丈、柱、濁”是翹舌音,“丈、攏、精:是后鼻音,“斧”與“膚”只是調號不同,“血液”的“血”讀xuè。
。3)理解詞語。
精疲力竭:形容十分疲勞,一點力氣也沒有了。
皓潔:(月亮等)明亮而清白。
縱橫交錯:橫一條豎一條相互交叉。
三、再讀課文
1.指名讀課文,隨機進行字音及斷句的指導。
2.感知文意: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3.再讀課文
四、指導寫字
1.觀察9個生字分別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師強調:
“縱”的右半邊第二筆是點,不是捺。
“攏”不能少一撇,否則就變成了“擾”。
“竭”右下角不能寫錯。
3.生練習書寫,師巡視。
五、作業設計
(一)拼音寫詞語。
xuè yè bǎn fǔ hé lǒng
。 ) ( ) ( )
。ǘ 擴詞。
厚( )( )( )
竭( ) ( )( )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背誦第六、七、八三個自然段。
2.憑借語文文字,了解神話故事的特點,感受盤古偉大的獻身精神。
課前準備
掛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讀詞。
混沌 巍峨 開天辟地 冉冉上升
雷霆 合攏 精疲力竭 縱橫交錯
3.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精讀課文
1.在盤古還未開天地前,天地是什么樣子?指名讀引。
(抓住“混沌一團”,“大雞蛋”兩格詞然讓學生想像天地合一,宇宙一片黑暗的情景)
2.盤古是怎樣開天辟地的呢?默讀第2~5自然段,感受人類的老祖宗盤古給你留下的印象。
。1)交流。
(從“一使勁”、“大雞蛋裂開了一條縫”等處體會到盤古身軀的高大及力量的無窮;從“左手持鑿,右手握斧”、“猛劈猛鑿”、“巨石崩裂”等詞體會盤古對光明的向往及創造新世界的決心,同時體會開天辟地的艱難,從“也跟著長高”、“一萬八千年”等處體會到盤古意志的堅定,形象的高大。)
(2)指導朗讀,出示句子。
輕而清的東西冉冉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沉,變成了地。
這兩個句子有有什么特點?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ň渥又杏蟹戳x詞,分別是“輕而清-重而濁”,“冉冉上升-慢慢下沉”、“天-地”等,這樣大家能一眼看出天與地的變化,形象地寫出了天與地的不同。)
3.導說話、朗讀,記憶文中的優美詞語。
4.老師很喜歡這一段,尤其是讀到“精疲力竭”、“含著微笑”、“臨死”這幾個詞時就特別感動,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你為什么感動呢?
(盤古面對死亡顯得那樣樂觀、無畏、坦蕩。還把自己的身軀化成世間萬物,多么偉大的心靈呀!)
5.齊讀全文。
三、拓展升華
1.盤古開天地只是一個美麗的傳說,不是真實的故事,那么人類為什么會編出這樣的神話呢?從中你又有何想法呢?
板書:豐富的想象
2.仿寫詩句
我想把手撫在茂盛的花草樹木上
這樣就能摸摸盤古的汗毛。
我想( ),
這樣就能( )。
四、指導背誦第六、七、八三個自然段
1.熟讀課文。
2.理解描寫順序;身軀化成了萬物;氣――》聲音――》眼睛――》肌肉――》血液――》筋脈――》汗水邊讀邊想象這些部分所化生的事物。
3.熟讀成誦
五、作業設計
一、多音字組詞。
chuán( ) sì( )
傳 似
zhuàn( ) shì( )
dǎo( ) xiě( )
倒 血
dào( ) xuè( )
二、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盤古的身軀化成了萬物:( )變成了風和云,發出的聲音變成了( ),左眼變成了( ),右眼變成了( ),隆起的肌肉變成了( ),變成了奔騰的江河,筋脈變成了( ),皮膚變成了( ),就連流出的汗水也變成了( )。
2.就這樣,盤古以他的( )和( ),開辟了天地,( )。
六、板書設計
10.開天辟地(神話傳說)
神力 開辟了天地
盤古
授后小結
今天的第一課時我從一個小游戲導入,這個小游戲是看圖片猜故事.那些圖片都是一些孩子們熟知的神話故事,因為帶一定趣味性,所以同學們回答也都很踴躍.之后我又跟同學們講了神話故事與別的故事的區別,讓同學們對神話有一個明確的概念,知道我們本課學的也是一篇神話.這節課我花了比較多的時間在字詞的教學上.讓學生們注意了生字的平翹舌音還有前后鼻音,還有幾個難字我示范寫給學生看,強調一些該注意的筆畫,因為我覺得有些小朋友們在寫字的時候還是很粗心的.希望可以改掉這樣的壞毛病.生字中有幾個動作詞我還請同學表演出來,通過生動直觀的方式讓學生理解字義,加深印象.在揭示課題的時候我也讓同學們提了三個主要問題,這些問題通過學生的自瀆,指名分節讀也基本理清了思路,只需要學生自己細心點閱讀就能了解文章大意.本課上下來我覺得我的語言組織還有待加強,有些話還要說的明確清晰點,不能含糊其詞,否則四年級的小朋友不容易理解,在日后我還要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