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獨步尋花》教學案例(通用12篇)
《江畔獨步尋花》教學案例 篇1
教師在教教師在教《江畔獨步尋花》時,事先設定的程序是:讀詩題,了解背景;想詩境,體會感情;誦詩篇,賞析特色?蓜傄簧险n,便有一位學生站起來發問:“詩中寫的‘花’是什么花?”其余學生也在下面議論紛紛。教師馬上意識到:這是一個普遍關注的問題。于是甩開預設的教案,讓學生討論這個問題。
生:有桃花、李花……
生:應該有水仙花……
師:詩中寫的花可能有水仙花嗎?讀讀詩句想一想。
生:沒有。因為詩中所寫花“千朵萬朵壓枝低”,水仙花是草本植物,不可能“壓枝低”。
。ń處燑c得恰倒好處,讓學生在思辨中撥云見日,引導學生獲取正確的認識,這是為師之責。)
師:好,繼續想象,詩中的花還可能是什么花?
生:有桂花。
師:可能有桂花嗎?讀讀詩句想一想。
生:沒有,桂花是在秋天開的,詩中描寫的花是春天、夏天的花。
師:你怎么知道?
生:可從“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的詩句看出。
(再次凸現了老師的點化之功。)
師:可以想見,詩中寫的花是多種多樣的。那么,這些花組成的畫面將會是怎樣一番情景呢?我們可以通過多種形式來體會,可以為詩配畫,也可以用一段話來描繪,還可以找找相關的文章來體會。
生:(私下小聲說)可以出去看看學校的花壇嗎?
師:當然啦,也可以仔細觀察學校的桃李林,對照著來理解這首詩。
學生聽這么說一說,便來勁了。于是老師根據學生的需要,把他們分成五個學習大組,一組為詩配畫,一組改寫,一組到網絡室查尋相關資料,一組在班級小書庫去查找,一組外出觀察,每組選出一位小組長,組織各個小組學習。
。ǔ浞煮w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選擇學習內容,自主選擇學習方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成為自我發展的主人。)
第二節課伊始,由各組挑選代表交流本小組學習的收獲。
生:(匯報學習收獲)
師:大家學得非常好。還有什么問題嗎?
生:詩中說花不僅多,而且美,作者為什么還要“獨自尋”呢?只要一出門,不就看到了這些花嗎?
(多有質量的問題,只有相信學生,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才能得以體現。)
師:這個問題提得好,請大家先看看這首詩的寫作背景,想想是怎么回事。(出示“背景資料”的投影)
生:這首詩是在“安史之亂”后杜甫在成都寫的。歷經安史之亂的成都一片荒涼,到處是戰爭的創傷。像詩中所寫的景象少見的,所以作者要尋找。
生:歷經戰爭的杜甫心情十分苦悶,需要找到一種安慰,所以就獨自出門去賞花了。
師:說得很好!那我們來配樂朗讀全詩,讀出作者的喜悅,讀出作者淡淡的哀愁吧!
生:(讀)
。▽W生提的問題解決巧妙,教師并未越俎代庖,而是提供材料,指明方向。)
接著,學生繼續質疑,教師指導學生互相作答。課尾,教師提議全班同學選一篇或寫一篇關于花的文章,在語文活動課的“贊花”會上朗誦,以滿足學生“言未盡”、“意未窮”的學習需要。
這個教例是對新課堂的一種探索性嘗試,它以特有的方式,詮釋了自我發展教學的三個基本問題。即:
1、自我發展的新課堂是誰的?
當學生發問“詩中所寫的‘花’是什么花?”時,教師馬上意識到學生想知道的是什么,于是放棄了預設的教案,而隨著學生的興趣和思路來組織教學。先讓學生想象詩中寫的可能是什么花;再通過配畫、改寫、找資料和實地觀察等形式組織學生體會“花滿蹊”的圖畫;然后,引發學生質疑,在對話中弄清“花”背后的詩意。整個課堂看似無形,卻渾然天成,是演“教案劇”難以達到的。當然,教為學服務,并不是教附屬或從屬于學。如果學生提出的問題沒有多大價值,也就沒有進一步探尋這必要,教師完全可以“就地解決”,而不由學生把學習牽引到無意義的境地之中。如上例中,學生如果詢問杜甫的生平情況,教師沒有直接介紹,提供資料讓學生去看。學生說有水仙花、桂花,教師點撥引導,既不限制學生的思維,也充分尊重文本。由此,我們是否可以這樣說:新課堂在形式上是師生共同擁有的,但從根本意義上說是學生的。
時,事先設定的程序是:讀詩題,了解背景;想詩境,體會感情;誦詩篇,賞析特色。可剛一上課,便有一位學生站起來發問:“詩中寫的‘花’是什么花?”其余學生也在下面議論紛紛。教師馬上意識到:這是一個普遍關注的問題。于是甩開預設的教案,讓學生討論這個問題。
生:有桃花、李花……
生:應該有水仙花……
師:詩中寫的花可能有水仙花嗎?讀讀詩句想一想。
生:沒有。因為詩中所寫花“千朵萬朵壓枝低”,水仙花是草本植物,不可能“壓枝低”。
。ń處燑c得恰倒好處,讓學生在思辨中撥云見日,引導學生獲取正確的認識,這是為師之責。)
師:好,繼續想象,詩中的花還可能是什么花?
生:有桂花。
師:可能有桂花嗎?讀讀詩句想一想。
生:沒有,桂花是在秋天開的,詩中描寫的花是春天、夏天的花。
師:你怎么知道?
生:可從“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的詩句看出。
(再次凸現了老師的點化之功。)
師:可以想見,詩中寫的花是多種多樣的。那么,這些花組成的畫面將會是怎樣一番情景呢?我們可以通過多種形式來體會,可以為詩配畫,也可以用一段話來描繪,還可以找找相關的文章來體會。
生:(私下小聲說)可以出去看看學校的花壇嗎?
師:當然啦,也可以仔細觀察學校的桃李林,對照著來理解這首詩。
學生聽這么說一說,便來勁了。于是老師根據學生的需要,把他們分成五個學習大組,一組為詩配畫,一組改寫,一組到網絡室查尋相關資料,一組在班級小書庫去查找,一組外出觀察,每組選出一位小組長,組織各個小組學習。
。ǔ浞煮w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選擇學習內容,自主選擇學習方式,讓
第二節課伊始,由各組挑選代表交流本小組學習的收獲。
生:(匯報學習收獲)
師:大家學得非常好。還有什么問題嗎?
生:詩中說花不僅多,而且美,作者為什么還要“獨自尋”呢?只要一出門,不就看到了這些花嗎?
(多有質量的問題,只有相信學生,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才能得以體現。)
師:這個問題提得好,請大家先看看這首詩的寫作背景,想想是怎么回事。(出示“背景資料”的投影)
生:這首詩是在“安史之亂”后杜甫在成都寫的。歷經安史之亂的成都一片荒涼,到處是戰爭的創傷。像詩中所寫的景象少見的,所以作者要尋找。
生:歷經戰爭的杜甫心情十分苦悶,需要找到一種安慰,所以就獨自出門去賞花了。
師:說得很好!那我們來配樂朗讀全詩,讀出作者的喜悅,讀出作者淡淡的哀愁吧!
生:(讀)
(對學生提的問題解決巧妙,教師并未越俎代庖,而是提供材料,指明方向。)
接著,學生繼續質疑,教師指導學生互相作答。課尾,教師提議全班同學選一篇或寫一篇關于花的文章,在語文活動課的“贊花”會上朗誦,以滿足學生“言未盡”、“意未窮”的學習需要。
分析:
當學生發問“詩中所寫的‘花’是什么花?”時,教師馬上意識到學生想知道的是什么,于是放棄了預設的教案,而隨著學生的興趣和思路來組織教學。先讓學生想象詩中寫的可能是什么花;再通過配畫、改寫、找資料和實地觀察等形式組織學生體會“花滿蹊”的圖畫;然后,引發學生質疑,在對話中弄清“花”背后的詩意。整個課堂看似無形,卻渾然天成,是演“教案劇”難以達到的。當然,教為學服務,并不是教附屬或從屬于學。如果學生提出的問題沒有多大價值,也就沒有進一步探尋這必要,教師完全可以“就地解決”,而不由學生把學習牽引到無意義的境地之中。如上例中,學生如果詢問杜甫的生平情況,教師沒有直接介紹,提供資料讓學生去看。學生說有水仙花、桂花,教師點撥引導,既不限制學生的思維,也充分尊重文本。由此,我們是否可以這樣說:新課堂在形式上是師生共同擁有的,但從根本意義上說是學生的。
《江畔獨步尋花》教學案例 篇2
背景介紹:
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可以使學生深刻的領會 課文的思想感情,發展學生的語言和思維,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教材背景:
《江畔獨步尋花》是一篇描寫春景的古詩,作者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甫。詩人描寫了四川成都錦江獨自散步尋花時,所見到的春天花枝繁茂、蝶舞鶯歌的景象。全詩描寫動靜結合,有聲有色,意境優美,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贊美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的思想感情。
學生背景:
所執教班級是四年級的學生,無論在閱讀還是理解較三年級有了明顯的提高。學生已經養成了動口讀書、動腦讀書、動手讀書的能力。
情境描述:
一、激趣導入,釋題解疑。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賞花么?
生:喜歡。
師:當春暖花開之時,與友人結伴同游,賞花踏青,將是多么快樂的事情。〗裉炀妥屛覀兏S唐代著名詩人杜甫去江畔尋花、賞花,這節課我們來學習第五課古詩三首中的第一首:《江畔獨步尋花》
齊讀課題。解題。
二、 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師:范讀課文,其他同學注意聽清字音。
生:自讀古詩,讀通讀順。
師:指名朗讀古詩,隨文學字。畔、鶯、啼。
三、 品詞賞句,理解詩意。
1、學習前兩句詩句。
師:結合注釋邊讀邊想詩句的意思,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同桌互相討論。
生:第一句中的蹊:是小路的意思。第一句的意思是:盛開的鮮花把通往黃四娘家的小路都遮住了。
生:第二句的意思是:花一簇簇、一串串、一朵連著一朵,數也數不清。
生:讀了這兩句我知道黃四娘家的花開的很多。
師:那些詞句體現花多?
生:“滿”“壓枝底”……
師:指導朗讀。
師:朗讀古詩,生閉眼想象。并動手把詩句畫下來。
2、學習后兩句詩句。
師:同學們的想象力真豐富,老師不僅看到了姹紫嫣紅的花朵,而且還聞到了淡淡的花香,我們看看后兩句又是描寫了那些景色呢?
生:串講詩句意思。
通過老師引讀學生跟讀的方式,反復誦讀古詩,領略古詩的意境。
師:常言道:“一枝獨秀不算春,百花齊放滿圓春”,詩人目睹百花爭奇斗艷的情景,心情會是怎么樣的?讓我們也和作者一樣帶著愉悅的心情齊讀這首古詩。
四、拓展延伸,課后積累。
師:這是一首描寫繁華似錦、鳥語花香的春景圖,想一想我們還學過了那些關于春天的古詩和詞語。
生:匯報。
師:春是希望的季節,希望你們在春天播灑下希望的種子,收獲秋的成熟。
教學詮釋:
新課程改革明確指出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引導者。”本著這一理念,本節課的設計我始終是以引導者的身份出現,引領著學生自主學習古詩,發現問題采用“讀讀想想”、“讀讀議議”、“讀讀講講”、“讀讀背背”、“讀讀說說”的方法,感受美創造美。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指導學生朗讀、背誦課文。依據教學目標我在學文過程中抓住重點,首先指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啟發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這樣就把觀察、思維、想象與語言表達緊密地結合起來,切實的達到了教學效果。
教學研究:
教學中,我讓學生根據詩的一、二句想象黃四娘家百花爭艷、萬紫千紅的美麗景色,然后動手把美麗的畫面畫下來。這是一個從文到“畫”的探索過程,培養了學生理解語言、積累語言和運用語言的能力,更主要的是引導孩子借助理解和想象,實現語言文字理解、表達和有形畫面的多次轉化,培養了學生創新思維的敏銳性。
《江畔獨步尋花》教學案例 篇3
[案例]
在理解完詩題,認識作者后。
教師:請小朋友們自由讀古詩,讀完后說說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景色。
學生自由讀,邊讀邊思考。
學生1:我看到了蝴蝶。
教師:你是從哪一行看出來的,蝴蝶正在做什么?
學生2:從“留連戲蝶時時舞”看出來的,蝴蝶正在跳舞。
教師:“留連”就是留連忘返,忘記了回家的意思,“時時”說明蝴蝶是在怎樣地跳舞。
學生3:蝴蝶在不停地跳舞。
教師:誰能把這一行詩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學生個別說,教師補充。
教師:誰能把這只蝴蝶的快樂讀出來。
3—4個學生讀,師生共同評議。
教師:你們還看到了什么景色?
學生5:看到了花。
教師:花怎么樣?你從哪兒看出來的?
學生6:花很多。從“千朵萬朵”看出來的。
學生7:從“滿”、“壓枝低”看出花很多。
教師:“蹊”是什么意思?
學生不理解。
教師:“蹊”左邊有一個足字旁,是小路的意思。
教師:誰能把花的多讀出來。
學生個別試讀,師生共同評議。
教師:你們還看到了什么?
學生1:看到了黃鶯在叫。
教師:“自在”是什么意思?
學生2:是自由自在的意思。
教師:“恰恰”呢?
學生3:恰好的意思。
教師:誰能用自已的話把這一行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學生試說,教師補充。
教師:這首詩描寫的景色多美啊,現在我來良誦古詩。你們閉上眼睛想象古詩中所描寫的畫面,聽完后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教師朗誦,學生閉上眼睛聽,邊聽邊想象。教師補充后非常興奮。
學生1:我看到了杜甫在黃四娘家與黃四娘一邊喝酒一邊賞花。
學生2:我看到了這些蝴蝶在花上面跳拉丁舞,我也忍不住在這些花上面跳起來。
學生3:我看到了黃鶯在花上面唱歌。
學生4:天色都晚了,蝴蝶媽媽叫小蝴蝶快回家。小蝴蝶說:“不嘛,我不愿回去,這里的花太美了。”
教師:你們能把美麗的景色讀出來嗎?
學生齊讀古詩。
[反思]
詩歌都有美好的意境,可以說,一首古詩就是一幅美麗的圖畫。這首詩所描寫的春天的景色,學生基本在生活中都見過。在這首詩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沒有出示掛圖,而是讓學生結合自已的生活經驗去想象,在想象中理解古詩的意思,感受春天的美。結果,學生的想像既合理又富有個性,甚至“蝴蝶都會跳拉丁舞了”。在理解詩意時,教師并沒有要求完整和強求一致,而是充分尊重學生的閱讀感受,讓學生在想象中體會了詩歌的意境。
大膽把自己的一個教學片段發在這里,請各位批評指正.
《江畔獨步尋花》教學案例 篇4
之一
佚名
一、教學目的要求:
1、讀懂詩句,體會詩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2、學會生字新詞,理解“蹊”、“恰”等詞的意思
3、背誦這首詩
4、利用學校園藝景點資源引導學生創作
二、教學重點:
理解詞語,讀懂詩句,有感情地朗讀
三、教具安排: 錄音
四、板書設計 :
江畔獨步尋花
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花多
留連戲蝶時時舞 花美
自在嬌鶯恰恰啼
五、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新課,板書課題
1、啟發談話:我們學過許多古詩,誰來背一首,指名學生背誦。本課我們學習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師板出課題,學生擠讀。
2、釋題;題目什么意思,你能說說嗎?不行的話,請看詩后注釋⑴,指名學生說說詩題意思。
。ǘ⿲W習《江畔獨步尋花》
1、學生自讀古詩3分鐘左右,然后指名說說讀懂了什么?
2、精讀第一句: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胖该x這一句
、茊枺鹤x了這一句你知道什么?“蹊”是何意?哪些寫出了黃回娘家花的多?
、侵笇Ю首x,指名讀、齊讀
3、精讀第二句,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⑴指名讀這一句
、茊枺狐S四娘家的花很多了,這些花怎么樣,你如何知道的?
、窍爰遥喝绻S鶯會說話,它們看見這么多這么美的花,會說些什么?
、戎笇Ю首x,指名讀、齊讀
4、品味、賞析;你最喜歡詩中的哪句或哪詞?說……為什么?
5、感情朗讀古詩
。ㄈ┻w移、應用
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寫出了春天草長鶯飛,生機勃勃的景象,寫得妙極了,同學們,看看窗外的植物園,想想我們美麗的校園,你能將本詩換何字變成你的嗎?
學生的詩:
⑴植物園獨步尋花
植物園內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⑵學校獨步尋花
楊園小學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花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⑶尚湖獨步尋花
尚湖公園花滿蹊
………………………
四、作業
抄寫古詩
簡評:在學生充分誦讀詩句,深入地體會詩句的意境后,教師適時引導學生利用學校園藝景點,資源,進行簡單仿寫詩句。
《江畔獨步尋花》教學案例 篇5
課題:《江畔獨步尋花》
第 1 課時
教學目標:(知識、能力、教法、德育滲透點)
1、學會本課生字,在語言環境中懂得每個生字的意思,學會寫這些字。
2、在理解詩句意思的基礎上,想象詩句所描繪的美景,受到美好景致的感
染。
3、能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通過詩的文字想象畫面,讀出詩歌展示的美景和自己的喜悅之情。
教學準備:
反映古詩美景的教學掛圖。(學習課外收集杜甫資料。)
教學設計:
教學效果
一、激趣導入,開啟學生想象思維的大門
1、同學們,以前我們已經通過課內課外接觸了不少古詩,這些古詩語言簡潔,節奏明快,富于感情,膾炙人口,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美好的畫面。讀到“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我們的頭腦中就會展開一幅美景:兩岸青山相對聳立,江水與天相接的遠處,一葉孤舟從太陽旁邊緩緩飄移過來。
2、請同學們自己回憶曾經讀背過的古詩,口中吟誦詩句,頭腦中想象詩所描寫的畫面。
3、抽2~3名學生背古詩句。再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詩句所展示的畫面。
二、學習本課古詩《江畔獨步尋花》
1出示課題《江畔獨步尋花》。
2教師范讀這首詩,不認識的字要借助字典注意讀正確。
3 重點解決“倚yǐ”的讀音。注意“簇”字的讀音。
4讀誦這首詩。
5理解本詩意思。
。1)解題:這首詩是杜甫于公元760年在成都時所作。同學們收集了杜甫的相關生平,能在班上將`你收集的資料交流交流嗎?
。2)學生交流杜甫生平資料。
。3)教師歸納介紹:杜甫在經歷了“安史之亂”后來到了成都,建起草堂,有了自己的住所,感到十分欣慰。春暖花開,他獨自沿江散步,看到江畔的美麗景色,寫下了《江畔獨步尋花》這首詩。題目中的“江”,指成都的錦江,“尋花”是賞花的意思。
。4)理解詩的第一、二行。
①學生借助預習,理解“黃師塔”、“江水東”。
、谧寣W生用自己的語言,敘述詩的一、二行所描寫的景象。
③教師歸納小結這兩行詩的大意:在黃師塔前,錦江水向東流去,和煦的春光加上暖烘烘的微風,讓人感覺困倦!
。5)理解本詩的三、四行。
①理解“無主”的意思。
②師生共同交流第三、四行詩的大意:不知是誰家的一簇桃花開得十分艷麗,讓人不知是欣賞深紅色的好呢,還是欣賞淺紅色的好。
。6)引導學生美讀全詩。
①展示體現本詩意境的教學掛圖,教師有感情地朗讀全詩,學生看圖聽教師朗誦。
、趯W生自由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全詩,并用自己的話簡述全詩大意。
③抽學生單個朗讀,教師對學生的停頓、節奏相機作指導。
、茏屓鄬W生閉眼想象全詩所描寫的畫面,有感情地背誦這首詩。
。7)體會詩的感情。
、偻瑢W們感覺全詩寫出的畫面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谧髡邔戀p花,寫得花兒艷麗,景致明快,可見其心情怎樣?字里行間,看出杜甫對美好春天和江畔美景是一種什么態度?
、垡龑W生帶著贊美、喜愛的感情,吟誦全詩。
教后反思:
《江畔獨步尋花》教學案例 篇6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展開想象,了解古詩內容,讀懂詩句,體會詩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2、理解“蹊”、“留連”、“戲”、“嬌”等詞語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首詩。
3、感受春天的美麗和生機,領悟詩歌所描繪的優美意境。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詞語,讀懂詩句,想象古詩所描繪的景象,理解詩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首古詩。
教學難點:理解詩句“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根據古詩想象出景象,領悟意境。
三、教學準備:錄音機、磁帶。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1、同學們,你們知道哪些描寫春天的詞語或成語?
2、是呀,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春天是五彩動人的季節,它的優美怡人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老師就要和大家一起去欣賞春色,學習我們偉大的詩人杜甫的一首《江畔獨步尋花》。同學們,有興趣嗎?(板書:江畔獨步尋花)
3、齊讀課題。你從課題中知道了什么呢?
4、請學生解題。(在江邊獨自一人一邊散步,一邊賞花。)
5、師生交流有關詩人的資料。
杜甫,字子美。他是我國古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和李白并稱李杜,代表著唐代詩歌的兩座高峰。自幼好學,很有政治抱負。漫游各地,與李白相識。安史之亂前住在長安,生活貧困。
安史之亂后,棄官移家成都,在浣花溪邊筑草堂。晚年離開成都,病死在湘江途中。他的詩歌敢于大膽揭露社會矛盾,批判統治者的罪惡,對窮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反映了唐代由盛到衰的歷史,被稱為詩史。
。ǘ┏踝x感知,想象畫面。
1、同學們,你們會讀這首詩嗎?誰來試著讀一讀?誰來給他評一評?
2、你們的評價真棒。想不想聽聽老師的朗讀啊?請同學們靜靜地聽老師配樂朗讀.盡可能在腦海中想象出詩中所描繪的畫面。
3、頭腦中出現畫面的同學請舉手。那在你腦海中的畫面都出現了什么?(花、小路、蝴蝶、黃鶯)
4、請同學們輕聲自由朗讀,讀準字音,遇到不懂的詞或是句子請你畫下來,自己能解決的就自己解決,不能解決的跟同桌研究研究。
5、指名朗讀。讓學生評價。在你讀古詩的過程當中,有哪些地方到目前還不明白,咱們大家來幫助你。
。ㄈ┻M入情景,自主學習
1.對于這首詩,你們能不能自己獨立學會呢?那就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學習。能用自己的話描繪詩句景象的,可以試著說一說;喜歡朗讀的可以有感情地用不同方式來讀一讀。一會兒要講給大家聽一聽(同桌、小組齊讀、一人一句讀等)。
2.學生交流、匯報。
(1)說一下你是怎么理解這首詩的?看誰的想象力最豐富!
(2)你們還有什么補充的?
(3)誰愿意朗讀?想怎樣朗讀?
(4)評議。教師指導朗讀。
(5)練讀。
a.請同學們聽音樂感受詩的意境,邊聽邊輕聲地讀。結合音樂練讀。個人或小組合作、同桌合作配樂朗讀。
b.想象自己就是詩人,仿佛眼前就有這么一幅美麗的畫,咱們踱步走在這美麗景色當中,一起來吟誦。(配樂 背)
。ㄋ模┢肺詩詞,欣賞古詩。
1、同學們真棒,在短短的幾分鐘內,有的同學已經能背誦了。那么,你知道這首詩的意思了嗎?誰來說說。
2、還有哪些沒有解決的問題呢?大家一起交流交流。
3、你最喜歡詩中哪一句或哪一個詞?為什么?(重點指導:“留連”、“戲”、“自在”、“嬌”等詞)
4、同學們理解真好!面對著如此動人的美景,詩人的心情是怎樣的?請你帶著這種心情來齊讀這首詩。
。ㄎ澹┩卣咕毩,深化理解。
1、 這首古詩寫得很美,你想用什么方式來展現這份美呢?(有感情地朗讀、背誦、改編、繪畫等等)
2、學生自由準備,匯報。
3、今天這堂課,老師不僅被古人的詩歌所吸引,更為大家所描繪的春天美景所陶醉,更對同學們的智慧和才華表示欽佩!謝謝大家給了我一次美的享受!
。┌鍟
江畔獨步尋花
(唐)杜甫
花多
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花美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江畔獨步尋花》教學案例 篇7
。—) 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古詩是中國浩瀚文化星空中璀璨奪目的一顆明珠,是中國古代思想文化與漢語特點 最完美的結合,是中華民族精神氣質最完美的呈現。根據新課程理念,給學生以自主學習的權力,充分調動起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在參與中自悟自得,通過朗讀吟詠,激活學生頭腦中的畫面,設法讓詩人的畫面和詩人的情感在學生頭腦中“活”起來,進而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其情感,把詩人創作的意境在學生的心中再現 。
(二)教學背景分析
《江畔獨步尋花》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一首具有情趣的寫景詩。它描繪了春天繁花似錦,蝶舞鶯歌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快樂、愉快的心情。通過讓學生想象、朗誦、繪畫等形式來進一步的理解詩意,體會詩人的情感,讓詩人創作時的意境再現學生心中。
學生分析:古詩的廣闊意境給學生留下了自由開掘的空間,而多元化的積累則能激活學生富有色彩的智慧,因此,根據本班學生的特點,發揮他們的特長,通過演繹讓個性在唐風古雨中盡情沐浴,潛能在詩情畫意間從容釋放。
(三)教學目標設計:
1、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中描繪的情景 ,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2、通過學生朗讀、繪畫、描述等方式來進一步理解詩意,讓學生的特長得以發揮。
3、通過對詩歌的理解,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意愛之情。
。ㄋ模、教學過程與資源設計:
一、創設情境,激發誘趣:
春天繁花似錦,萬物復蘇是一個令人陶醉的季節,今天咱們一起到江畔去看一看那里的景色,好不好?
板書:江畔獨步尋花
二、參與探究:
1:誰能解釋一下課題?(詩人獨自在江邊散步尋找春天美麗的景色。)
2、詩配樂范讀古詩。思考:古詩中都描寫了哪些景物?
花、小路、蝴蝶、黃鶯
。ㄔO計意圖:通過對全詩整體上的了解,讓學生體會詩人是如何用簡煉的語言,把這些景物描繪得如此生動,激發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熱愛。)
3、輕聲朗讀 ,讀準字音,想象畫面。
4、指導朗讀。一聲、二聲為平聲讀時聲音延長,三聲、四聲為仄聲讀時縮短聲音,但讀時聲停氣不停。
黃四娘家――花――滿蹊―― ,
千朵﹨萬朵﹨壓枝――低――。
流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表示平聲,﹨表示仄聲。)
。ㄔO計意圖:把音律引入誦讀,指導學生按照“平長、仄短”的規律朗讀古詩,會更好的體現古詩的音韻之美,引發學生誦讀古詩的興趣。)
5、播放優美的古箏樂曲,讓學生自讀自悟,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學習這首古詩。
能用自己的話描述詩句的景象,可以試著說一說;喜歡朗讀的可以有感情的朗讀;喜歡畫畫的可以用畫來表達。
。ㄔO計意圖: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展現美景,意圖在于把結合,以求收到較好的學習效果。)
6、匯報交流:
。1)播放音樂,指名描述:春天到了,黃四娘家的小路旁,有許多種花爭先恐后的都開了,有紅的、有黃的、還有白的等等,它們把花枝壓彎了腰,蝴蝶看到了說:“姐妹們快來呀,這里好美呀!咱們一起來跳舞吧!小黃鸝們也高興的唱起歌來,那聲音婉轉悠揚,十分動聽,這里的美景把他們都吸引住了,誰也不愿意離開。
(2)這位同學描述得怎樣?好在哪里?(強調用自己的語言,自然生動有創造性。)
(3)引導學生說出“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是如何在畫面中表現出來的。
。ㄔO計意圖:讓學生體會到,如果用畫來展示,需要畫出許多不同種類、不同顏色的花才能突出花多的景象,而詩中用一個“滿”字便把整個繁花似錦的景象描繪得淋漓盡致。讓學生體會到古代語言精煉之美。)
(4)朗讀:指名讀,集體評價。引導學生想象在百花叢中蝴蝶的姿態和小黃鸝的神態是什么樣子的?邊范讀邊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點撥,在品味詩句中把誦讀想象融匯其中進入情境悟出品味,品出詩的畫面美、意境美、語言美。)
三、回歸整體:
1、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圖畫?
結合書中的圖畫,指名回答
2、(1)當你尋覓春天的時候看到了這樣的畫面:(指名讀 注意讀出輕松、愉快的語氣。)
。2)當你獨自漫步于江邊時看到了這樣的畫面:(指名讀)
(3)當你心情十分煩悶的時候看到了這樣的畫面:(指名讀)
。4)當你心情愉悅的時候看到了這樣的畫面:(指名讀)
讓我們帶著這種喜悅的心情齊讀這首古詩!
四、質疑問難:誰還有不懂的地方?
預設問題既然本詩描寫的是春天為何一個春字都沒提?從詩句中什么地方可以看出?
五、分層練習:誰能背幾首描寫春天的詩句?
六、拓展練習:想一想我們美麗的校園,你能將本詩換詞變成你自己的嗎?
。ㄔO計意圖:拓展學生知識面,幫助學生積累。)
板書設計
江畔獨步尋花(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流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ㄎ澹┙虒W流程圖:創設情境 激疑誘趣(播放音樂,進入古詩)→ 參與探究(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古詩) →歸納概括(談談自己學習古詩的收獲)→質疑問難(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分層練習(背誦自己知道的,描寫春天的古詩)
。┙虒W效果評價:通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古詩,發揮其特長,讓學生進一步理解詩人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教師運用激勵性的語言,讓學生充分發揮,以求收到更好的效果。
《江畔獨步尋花》教學案例 篇8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理解“蹊”、“恰”等詞的意思。
2、讀懂詩句,體會詩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3、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背誦這首詩。
4、利用學校園藝景點資源引導學生創作。
教學重點:理解詞語,讀懂詩句,有感情地朗讀。
課時安排: 1
板書設計:
江畔獨步尋花
(唐)杜甫
黃師塔前東水流,
春光懶困倚微風。
桃花一簇開無主,
可愛深紅愛淺紅?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1、啟發談話:我們學過許多古詩,誰來背一首,指名學生背誦。本課我們學習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師板出課題,學生擠讀。
2、釋題;題目什么意思,你能說說嗎?不行的話,請看詩后注釋⑴,指名學生說說詩題意思。
二、學習《江畔獨步尋花》
1、學生自讀古詩3分鐘左右,然后指名說說讀懂了什么?
2、精讀第一句:黃師塔前東水流,春光懶困倚微風。
、胖该x這一句
、茊枺鹤x了這一句你知道什么?“懶”是何意?哪些寫出了春光美?
、侵笇Ю首x,指名讀、齊讀。
3、精讀第二句: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⑴指名讀這一句
、茊枺禾一ㄩ_得很多了,這些花怎么樣,你如何知道的?
、窍爰遥喝绻S鶯會說話,它們看見這么多這么美的花,會說些什么?
、戎笇Ю首x,指名讀、齊讀。
4、品味、賞析;你最喜歡詩中的哪句或哪詞?說……為什么?
5、感情朗讀古詩
。ㄈ┻w移、應用
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寫出了春天美麗的景象,也寫出了詩人高興的心情。寫得妙極了,同學們,看看窗外的植物園,想想我們美麗的校園,你能將本詩換何字變成你的嗎?
四、作業
抄寫古詩。
《江畔獨步尋花》教學案例 篇9
教學目標:
1、學會這首古詩中“畔、蝶、鶯”的字音和寫法。
2、能夠通過“千朵萬朵,滿,壓”等詞語體會到黃四娘家的花很多很美麗。
3、能夠有感情的朗讀并背誦古詩。
4、能夠想象的出這首古詩所描寫的畫面,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能夠有感情的朗讀并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能夠想象的出這首古詩所描寫的畫面,體會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喜歡春天嗎?古代的很多文人墨客也很喜歡春天,喜歡春天的生機勃勃,喜歡那春意盎然的景象,還寫了很多贊美春天的詩歌。我們學過哪些贊美春天的古詩呢?請把你知道的背給大家聽。(《春曉》、《惠崇春江曉景》、《詠柳》)
今天我們來學習唐朝詩人杜甫寫的一首古詩《江畔獨步尋花》。杜甫,人稱詩圣,他的詩多反映人民生活的疾苦。而寫這首詩時,杜甫剛結束了他十載長安、四年流徙的生活,在四川成都西郊外親手建立的草堂內安身。草堂是在朋友和親戚的資助下建成的:表弟給他送來建筑費;朋友送來桃樹秧、綿竹等……草堂是經過詩人三個月的經營在暮春時節落成的。在這草堂,詩人暫時離開了動蕩不安的大世界,他經歷了許多年的饑寒,如今暫得休息,自然間的一切生物,都引起他的關注和羨慕,成為他描摹和歌詠的對象。表現出難得的安然自得的情感。齊讀課題。
指導認識“畔”字。學生注意“畔”的讀音,它是左右結構,左邊是田,右邊是半。
“畔”是什么意思,江畔呢?
二、學習古詩
(一)初讀
1、一會我們來個賽詩會。要求:響亮、正確、有節奏。想為本組爭光嗎?那就練習讀幾遍。
。ㄖ笇Ю首x:讀古詩一定要讀出它的韻味來,你看第一行的“蹊”,第二行的“低”,和第四行的“啼”是非常押韻的,所以我們在初讀時,要把古詩的那個韻味感讀出來。)
2、進行賽詩會。
3、詩我們已經讀了好幾遍了。同學們,詩人來到江邊,看到了哪些景物?你能找出來嗎?
。ò鍟夯、蝶、鶯)
4、蝶和鶯的寫法。
蝶,它是左右結構,左邊的蟲字旁要寫得稍微小一點,蟲子旁的提要寫在撇的上邊,右邊這部分稍微大一點。
鶯是上中下結構,它的寶蓋是“冖”要能托起草字頭,黃鶯是一種鳥類,所以冖下邊是一個鳥字。
。ǘ┳宰x,想象、感悟。
1、詩人是怎樣對這些景物進行描繪的?請同學們自由讀古詩,邊讀邊想象詩中所描繪的景象。把你想象到的景象跟同學說一說。
2、提示:看注釋理解詞句的意思,是個簡單的好辦法。以小組為單位,自己試著學一學,理解詞語的意思,想想詩句的意思。
那好,我來檢查一下你們剛才學習的效果。
。ㄈ├斫——讀 ,說想象到的景象。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1、提問:“蹊”是什么意思?那“花滿蹊”呢?(花鋪滿了小路)那誰家的小路被花鋪滿了?你是怎樣理解“壓枝低”的?(花把枝條都壓彎了),那誰來說說這兩句話的意思?
2、你們覺得這里的花怎么樣呀?板書:多 你能通過朗讀體現花多的特點嗎?
。ㄖ笇Ю首x:孩子們,當杜甫一個人來到江邊,看到這繁華盛開的景象之時,他是怎樣的一種心情呀?(高興的,喜悅的,贊嘆的)是呀,那你就應該帶著這種感覺去讀呀。
3、詩人不僅抓住了能表現春天的景物——花,來描寫春天, 并且寫出了花多的特點。你們看簡單的一個“滿,千朵萬朵,壓”就能夠讓我們浮想聯翩,給我們留下了無限遐想的空間,這就是古詩的魅力呀! 讓我不由得感慨。ǔ鍪荆夯ㄕ娑嘌,你看,那一樹樹花把小路遮得嚴嚴實實的!)花除了多,還有什么特點呢?你想象到了什么?你們能像老師這樣說一說嗎?花真———你看,—————!
。ㄒ龑W生從花的顏色,氣味,數量,姿態等進行自由表達,教師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作指導。)
留戀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1、是啊,花真多,花真美啊!不僅引來了詩人,還引來了蝴蝶在花中翩翩起舞,黃鶯自在地歌唱。
詩句中是怎樣形容蝴蝶和黃鶯的呢?誰來讀一讀。
2、提問:流連是什么意思?(舍不得離去),誰舍不得離開?(蝴蝶、黃鶯、小蜜蜂、詩人)。
3、流連戲蝶時時舞,舍不得離去的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因為他舍不得那五彩繽紛的花,那五顏六色的花,那散發著陣陣香氣的花呀!你讀出了它的那份戀戀不舍嗎? (讀)
4、提問:“恰恰啼”什么意思?(正好傳來一聲聲的啼叫)
多么愜意,多么動聽的歌聲呀,該怎么讀,指名讀。
5、讓我們一起走進黃四娘家那迷人的春景吧!我看到了你們的眼神,感受到了你們的那份贊嘆,誰愿意把你的那份感受,那份贊嘆之情讀出來。(指名有感情朗讀。)
6、齊讀。多么美的春色圖呀,繁花盛開,戲蝶起舞,嬌鶯歌唱,有聲有色,有歌有舞,有鳥語有花香,這不僅僅是黃四娘家的春色圖,更是一幅無邊的春色圖,讓我們拿起書來,一起再去回味一下那美麗的春景吧!
三、背誦
1、我們能有感情地朗讀了,但能把它背誦出來嗎?給幾分鐘試一試。
2、指名背誦
四、小結
1、我們今天學習了杜甫的這首描寫春天的《江畔獨步尋花》一起來背誦。
2、作者抓住了春天的景物:花、鶯、蝶來寫;并且寫出來他們的特點:多、流連、自在。你們認為杜甫想要表達自己什么樣的感情?希望同學們也能學習杜甫的寫作方法,來描繪自己所看到的景色。
3、我們還學習了三個生字:畔、鶯、蝶。記住了嗎?
板書:
江畔獨步尋花:
靜 花 多
蝶 舞
動 鶯 啼
《江畔獨步尋花》教學案例 篇10
教學目標:
理解詩句,能進入詩人描繪的春意盎然的意境。
有感情的朗誦古詩,背誦這首詩。
體會詩人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感受他愉悅的心情。
教學重點:進入詩歌描繪的春天生機盎然的意境,體會詩歌中蘊含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復習寫景詩導新課
1、古典詩歌中寫景的詩歌很多,你能背幾首嗎?
2、同學們每背一首詩都是一幅美麗的圖畫。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寫景詩,題目叫做《江畔獨步尋花》(板書課題)
3、齊讀課題。范讀好再讀。
4、從課題中,你看出了什么?
5、這個在江邊一邊散步一邊賞花的人是誰?你對他有哪些了解?(杜甫生活在晚唐的戰亂時代,他一生顛沛流離,關心百姓疾苦,創作出了許多憂國憂民的詩歌。大家熟悉的名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6、這首詩在什么情況下寫的呢?(這首詩就是安史之亂后,詩人流寓到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在春暖花開的時節,漫步江邊詩興大發,寫下了《江畔獨步尋花》七首。今天我們學習的是第六首。)
二、感受詩歌文字美、意境美
1、怎樣的美景吸引著杜甫?用你喜歡的方式讀詩,注意詩的停頓和重音。
2、誰來讀? 注意聽他的停頓和重音。(我聽出來了,你是這樣停頓的:)
再讀,要比他讀得更好。
誰還愿意挑戰?
就像他這樣讀,我讀課題,你讀詩。
3、簡單說說這首詩給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4、一千個人讀這首詩就有一千個杜甫。請你結合注釋,畫出你喜歡的字或詞或句,寫下你的體會和感受。寫好之后先在小組內說一說,注意傾聽他人的見解。
5、全班交流:
注意認真傾聽他人發言,有不同的見解可以補充。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a)蹊?
b) 花滿蹊?都有什么花呢?
c) 有矮矮的野花,也有高高的桃花、杏花,那么“花滿蹊”可以怎樣理解?(小路上開滿了野花;桃花杏花把小路遮蓋得嚴嚴實實的;讓人仿佛置身花的海洋。)
d) 我們無法得知一千多年前的杜甫看到了什么,但是透過一個“滿”字,我們感受到的是繁花似錦的生機勃勃的景象。
e)到底有多少花呢?(讀:千朵萬朵)
f)這句詩哪幾個字把沉甸甸的花寫活了?(壓、低)花多到什么程度?(把枝條都壓彎了)
g) 同學們再想一想,沉甸甸的花壓彎枝頭的形態讓你聯想到了什么?(沉甸甸的花垂下來,仿佛是害羞的少女低著頭;春風和小花說了一句悄悄話,花羞紅了臉。)
h) 花是詩人最愛寫的景物之一,杜甫眼中的花是“千朵萬朵壓枝低”的嫵媚。你還知道哪些寫花的詩句?
老師也搜集了一些寫花的名句。誰來美美的讀一讀?
詩中寫了哪些花?將你最喜歡的一句摘抄下來,寫到書上。習作中恰當的使用這些詩詞名句會使文章增色不少。
i) 花很美,語言也很美,你能不能把杜甫的這兩句詩也讀出美?練習讀一遍。
j) 你為什么這樣讀?你再找一個同學讀一讀。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a) 不少同學都勾畫了這句“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美嗎?
b)蝴蝶和黃鶯為什么不忍離去?蝴蝶陶醉了,黃鶯陶醉了,詩人也陶醉了。此時他覺得蝴蝶煽動的翅膀為他而舞,黃鶯清脆婉轉的歌聲是為他而唱。
c)與其說蝴蝶留連,嬌鶯自在,不如說,詩人自己留連自在。
d)你能否用一個詞形容詩人當時的心情?
三、升華情感寫春天
1、引導想象:請同學們閉上眼睛,張開想象的翅膀,跟隨老師走進杜甫,走進春天。(音樂起)在飽經戰爭的離亂后,杜甫一家搬到了成都浣西江畔的草堂居住。春暖花開的季節,詩人獨自漫步江邊踏青尋花,不知不覺來到了黃四娘家。小園香徑,花滿林梢,處處透露出春的氣息。鮮花遍地,芬芳撲鼻。那高高低低的枝頭上,姹紫嫣紅,花團錦簇,如云似霞的花朵把枝條都壓彎了。潔白的梨花、粉紅的杏花引來了成群的蝴蝶,它們在花間葉下翩翩起舞,嬉戲追逐,戀戀不去。詩人完全陶醉,他一會兒賞花,一會兒觀蝶。忽然,一陣動聽的啼鳴聲傳入詩人耳中,他抬起頭只見幾只黃鶯在枝頭歌唱,它們唱得那么自由自在,恰恰的歌聲似乎在告訴人們:春天多美好!
2、同學們都陶醉了。讓我們再次輕聲吟誦這首詩?创笃聊弧
3、寥寥數語,詩人將我們帶入了夢幻般的春天。請你把剛才想到的畫面描繪出來。
4、 生展示,同學們把筆放下閉眼用心去體會,配樂讀。師評價。(你的語言很美,文學功底很深厚)(感謝你用優美的文字把我們帶入到了美好的意境里)(聽你的朗讀真是一種享受)
四、小結學法鋪墊新詩
學習古詩就要反復推敲詞語,展開想象,體會詩歌的意境和詩人的情緒。杜甫一生創作了大量憂國憂民的詩歌,著名的有《三吏》《三別》。他的詩歌風格沉郁頓挫,像這樣抒發喜悅之情的很少。然而在杜甫生平中,有一件事不但讓他“喜”,而且更讓他“喜欲狂”,到底是什么事呢?下節課讓我們到《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中去尋找答案!
《江畔獨步尋花》教學案例 篇11
目標:
1、讀懂詩句,體會詩中所蘊含的感情。
2、背誦古詩。
重點:體會詩中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春天嗎?春天萬物蘇醒,充滿生機與活力,許多詩人都曾在詩中贊美過春天,你們還記得哪些描寫春天的詩?今天我們將學習一首描寫春天的詩,板書:江畔獨步尋花,它的作者是唐朝詩人杜甫,
二、初讀古詩
1、介紹作者,了解寫作背景
師: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杜甫的情況。
。ǘ鸥μ瞥笤娙耍Q為詩圣,他的一生跌蕩起伏,在經歷了安史之亂的動蕩不安后,杜甫來到了成都錦江邊的草堂居住,過上了安寧的日子,這一年春天來了,江水的歌唱,鳥兒的叫聲,吸引著他走出草堂,一路上他被春天的美景所打動,寫下了這組江畔獨步尋花共七首,今天我們學習的就是其中的一首。)
2、請同學們自由朗讀這首古詩,注意把字音讀準,做到字字響亮,字正腔圓。
點評:讀得聲音響亮!∽忠粢У谜鏈,尤其是這個簇字,是一個平舌音。
3、我們說古詩與音樂一樣也有節奏美,現在就請同學們再讀一讀,注意詞句內部的停頓,可以試著用 做記號。
點評:讀得不錯,聽出來了嗎?她在哪兒停頓了。一起試著讀一讀。
4、光把字音讀誰,句子斷對,還遠遠不夠,要想把詩讀出它的韻味來,必須要理解古詩。回憶學習古詩有哪些方法。
。ò鍟郝撓瞪舷挛,圖文結合,查注釋,補省略,換詞序,了解背景,聯系上下文)
三、自學理解古詩
1、下面的時間就交給大家,四人小組之間利用這些方法,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是不懂的?
。ㄔu:要抓住詩句中的重點詞語去理解,)
預設:東:向東。 倚:靠,拂面而來。 懶困:懶洋洋的。
換詞序:倚春風:怎樣靠春風呢?能靠住嗎?我們知道古人為了押韻,常常顛倒詞序,我們只要交換一下兩個詞的位置就行了,春風倚。春風拂面而來。
補省略:春光懶困:明媚的春光里,人懶洋洋的。
一簇:一叢,形容花開得茂盛。
可:究竟,到底。
2、研讀“可愛深紅愛淺紅?
師:可是究竟的意思!∵@是一個問句,作者在問誰?聯系上下文(課題)問自己,他是怎樣問的?愛,就是喜歡人,喜愛。這一句用自己的話說:究竟是喜歡深紅的還是喜歡……
師:讓我們看看圖,用補省略的方法,想象一下詩人眼中的桃花?
這深紅的桃花像 ―――――――――。這 淺紅的像――――――――。
請生填。指名讀。
3、指導讀“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1)師:如果你是詩人,當你在春風中困意來時,全身懶洋洋,看到這大片鮮艷美麗的桃花,你會有什么感受?帶著這種感受,讀讀這句?
指導讀出一種驚喜。
。2)走近些,看看深紅的桃花如火,多艷麗,很美,再看這粉紅的像天上的朝霞,粉嫩嫩的,也很美麗,究竟是深紅的美麗,還是粉紅的美呢?作者這時問自己:指導讀:可愛深紅愛淺紅?讀出疑問的語氣。
(指名問:你能說清楚嗎?),是啊,作者也說不清,究竟是深紅的美麗還是粉紅的美。它們在詩人的眼里都很美麗。用一個肯定的說法就是
。3)讓我們一起讀讀這句,感受一下桃花的美麗。
四、說詩意
1、古詩學到這,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呢?
2、在理解詩句的過程中我們知道這是一首寫景的詩,那么詩中有哪些景物呢?
前兩句寫的是什么?后兩句又寫了什么?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3、讓我們懷著對春天的贊美之情,讀讀這首詩。
4、今天我們跟隨杜甫一起看到了春天桃花盛開的美景,其實還有很多描寫桃花的詩,有興趣的同學下課后可以找一找,做一下積累。
5、完成課堂作業。
《江畔獨步尋花》教學案例 篇12
教學目標:
1.讀懂詩句,體會詩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2.學會生字新詞,理解“蹊”、“恰”等詞的意思。
3.背誦這首詩。
4.利用學校園藝景點資源引導學生創作。
教學重點:
理解詞語,讀懂詩句,有感情地朗讀。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1.啟發談話:我們學過許多古詩,誰來背一首,指名學生背誦。本課我們學習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師板出課題,學生擠讀。
2.釋題:題目什么意思,你能說說嗎?
二、學習《江畔獨步尋花》
1.學生自讀古詩3分鐘左右,然后指名說說讀懂了什么?
2.精讀第一句: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1)指名讀這一句
。2)問:讀了這一句你知道什么?“蹊”是何意?哪些寫出了黃四娘家花的多?
。3)指導朗讀,指名讀、齊讀。
3.精讀第二句,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1)指名讀這一句
(2)問:黃四娘家的花很多了,這些花怎么樣,你如何知道的?
。3)想家:如果蝴蝶黃鶯會說話,它們看見這么多這么美的花,會說些什么?
(4)指導朗讀,指名讀、齊讀
4.品味、賞析;你最喜歡詩中的哪句或哪詞?說……為什么?
5.感情朗讀古詩。
三、遷移、應用
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寫出了春天草長鶯飛,生機勃勃的景象,寫得妙極了,同學們,看看窗外的植物園,想想我們美麗的校園,你能將本詩換何字變成你的嗎?
四、作業
抄寫古詩。
簡評:
在學生充分誦讀詩句,深入地體會詩句的意境后,教師適時引導學生利用學校園藝景點,資源,進行簡單仿寫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