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布豎雞蛋(通用5篇)
哥倫布豎雞蛋 篇1
班級 姓名
一、按要求寫詞語。
近義詞:抹煞( ) 證實( )
反義詞:簡單( ) 平常( )
二、用上帶點的詞語寫一句話。
即使是簡單的事也需要有人去發現,去證實。
三、改寫句子,但意思不變。
那是件平常的事嗎?
四、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發 現
有位年輕人乘火車去某地。火車行駛在一片荒無人煙的山野之中,人們一個個百無聊賴地望著窗外。
前面有一個拐彎處,火車減速,一座簡陋的平房緩緩地進入他的視野。也就在這時,幾乎所有乘客都睜大眼睛“欣賞”起寂寞旅途中這道特別的風景。有的乘客開始竊竊議論起這房子來。
年輕人的心為之一動。返回時,他中途下了車,不辭辛苦地找到了那座房子。主人告訴他,火車每天都要從門前駛過,噪聲實在使他們受不了,很想以低價賣掉房屋,但多年來一直無人問津。
不久,年輕人用3萬元買下了那座平房。他覺得這座房子正好處在拐彎處,火車經過這里時都會減速。疲憊的乘客一看到這座房子就會精神一振,用來做廣告是再好不過的了。
很快,他就和一些大公司聯系,推薦房屋正面這道極好的“廣告墻”。后來,可口可樂公司看中了這個廣告媒體,在3年租期內,支付給年輕人18萬元租金……
這是一個絕對真實的故事。在這個世界上,發現就是成功之門。
1.按意思在文中找出詞語,寫在括號里。
(1)沒有人來探問、嘗試或購買。( )
(2)感到非常無聊。( )
2.讀劃線的句子,試著提出問題,然后聯系上下文解答問題。
提出的問題:
回答問題:
3.在生活中,你還知道哪些通過發現問題,取得成功的事例?請選取一個簡要地寫下來。
哥倫布豎雞蛋 篇2
哥倫布豎雞蛋
教材說明
〔解題〕
這是一篇記敘文,寫航海家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回到西班牙后,受到達官貴人的藐視,他巧妙地予以回擊的事,表現了哥倫布超人的聰明才智,贊揚他在成功面前不驕躁,在譏諷面前不自卑,始終堅定地去探索未知的可貴品格。
哥倫布(1451-1506),意大利航海家。曾向葡萄牙建議向西環航以探索通向東方印度和中國的海上航路,未被采納。1485年移居西班牙。1492年8月3日,哥倫布奉西班牙統治者薩伯拉和斐迪南之命,攜帶致中國皇帝的國書,率船3艘,水手87名,從巴洛斯港出航。歷時10個星期,于1492年10月12日,星期五,清晨兩點,他與水手發現了新的陸地———美洲大陸。以后,他又3次西航(1493年、1498年、1502年),先后到達牙買加、波多黎各諸島及中美、南美洲大陸沿岸地帶。晚年貧病交加,抑郁而死。
課題“哥倫布豎雞蛋”是一個主謂句,點明本文的主人公、主要事件。雞蛋是橢圓形的,無法豎著立住,但是,哥倫布卻辦到了。這使讀者產生疑惑與好奇,進而激發出閱讀期待。這就是作者擬此題所要追求的引人入勝的奇效。
〔結構分析〕
本文共10個自然段,可分為3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寫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后,受到達官貴人的忌妒、藐視與譏諷。
第二部分(第3~7自然段),寫一次酒會上,面對譏諷,哥倫布與達官貴人比賽豎立雞蛋,獲得勝利。這是本文的重點,寫了三個層次。其一,酒會上,達官貴人譏諷哥倫布。其二,達官貴人都不能把雞蛋豎立住。其三,哥倫布穩穩當當地把雞蛋立了起來。
第三部分(第8~10自然段),寫對哥倫布豎立起雞蛋的議論。議論有兩類,達官貴人訕笑,認為這樣豎立雞蛋太簡單;哥倫布認為,簡單的事也需要人去發現、證實,站在后面指手畫腳是無用的。
〔語意理解〕
“他是干什么的?他不是從意大利來的窮海員嗎?像他這樣的人,能穿洋過海?真是天大的笑話!”
這是達官貴人藐視、譏諷哥倫布的惡毒語言。上文交代了故事背景。1492年,哥倫布率船隊穿越大西洋發現美洲大陸,他是世界上第一個踏上美洲大陸的航海家。鑒于他的功勛,哥倫布晉升了高官,并且受到國王與王后的重視。于是引起達官貴人的忌妒,有了藐視、譏諷的惡語。“達官貴人”,指職位高的官吏和地位尊貴的人物。達官貴人都屬于上流社會,這些人長年吃喝玩樂,養尊處優,無所事事,養成嚴重的歧視貧民的畸形心理。面對哥倫布的出身、功績與地位變化,自然升起極強的忌妒之心。譏諷的話共4句,3個問句,1個感嘆句。第1句是明知故問,意在藐視哥倫布的低微出身。第2句用疑問口氣回答第1句的問題,強調哥倫布是外國人,又是窮困的海員。第3句質疑哥倫布航海的業績的可靠性,在他們看來,這么大的業績應出自出身高貴的西班牙航海家。第4句是感嘆句,污蔑哥倫布航海成功是謊言,是“天大笑話”,表達達官貴人的氣憤與強烈的忌妒心。
“哥倫布沉默了一會兒。他從盤子里拿起了一個雞蛋,對他們說:‘太太們,先生們,你們誰能把這個熟雞蛋立起來?’”
這是哥倫布對達官貴人的還擊。他面對達官貴人的藐視、嘲笑、譏諷,沒有采取一般的做法———用憤怒、有力地語言去反擊,或憤而拂袖離席。他反擊的方法很巧妙,先“沉默了一會兒”,平靜一下心緒,思考采取的態度與策略。他的沉默只“一會兒”,說明哥倫布非常聰明、成熟、有涵養,能迅速沉靜并拿出對策。接著提出將熟雞蛋豎立起來的挑戰。熟雞蛋是不可能立起來的,他知道達官貴人必敗。以“挑戰”對“譏諷”,讓他們以簡單的事都做不好的慘敗而自取其辱,實在是高明。哥倫布說話,既有禮貌,不失一個有修養的“上將”,又有挑戰性;既平靜,又充滿自信和對達官貴人的蔑視。
“即使是簡單的事,也需要有人去發現,去證實。站在后面指手畫腳是無用的,關鍵在于誰能夠最先突破。”
這兩句話極具哲理性,是哥倫布的傳世名言。第1句講出這樣的道理:創造不單指對重大問題的解決,發現并證實簡單的未知,也是創造,也是對人類的貢獻,因此,也是值得贊揚的。第2句說明只說不做,即或頭腦再聰明,也毫無意義,有意義的是大膽而積極地去探索,并力爭最先成功。第1句講明創造的本質,第2句承接第1句鼓勵人們率先實踐對未知的探究。哥倫布用簡單的問題抨擊了達官貴人的傲慢與藐視,又用這兩句話闡述深刻的哲理,回擊了達官貴人,捍衛了自己的尊嚴。
〔寫作特點〕
1.以簡馭繁,以事說理。
本文闡述了深刻的道理,但作者卻僅寫了一個極平常又簡單的事例:豎立熟雞蛋。達官貴人面對一個小小的熟雞蛋,束手無策,哥倫布卻輕而易舉地立了起來。最后從這個簡單的事例中總結出了一番大道理。以簡馭繁,以事說理,容易使人理解與信服。
2.對比的反襯作用。
本文寫兩類人,一類達官貴人,一類是哥倫布。前者傲慢無禮,愚蠢無能;后者謙和沉穩,聰明機智。前者浮躁妒嫉,后者冷靜高雅。兩相對比,達官貴人的舉止言談反襯了哥倫布的智慧與氣度。
教學建議
〔教學目標〕
1.通過讀《哥倫布豎雞蛋》的故事,讓學生懂得要想創造令人矚目的偉業必須具備什么事情都要親自去實踐、去發現的精神和自信心。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認識4個生字。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最后一個自然段中哥倫布離席而去時所說的話的含義。
〔教學準備〕
一個煮熟的雞蛋。
〔教學時間〕
建議本課教學1課時。
〔閱讀建議〕
本課教學可以學生的自讀自悟為主。
1.激趣導入。
⑴教師拿出一個煮熟的雞蛋,以游戲的方式讓學生豎雞蛋。
⑵游戲結束,教師設疑,哥倫布是用什么辦法豎起雞蛋的?他為什么要豎雞蛋?引導學生進入“快樂讀書屋”。
2.讀書交流。
⑴小組互動,小組內互讀課文,比一比誰讀得正確、流利。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什么事。
⑵集體交流。圍繞剛才的問題進行討論,培養學生自讀自悟的能力。
3.理解感悟。
讓學生談自己讀書的體會和受到的啟發,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4.檢查識字。(小組交流,集中反饋)
5.實踐活動。
搜集一些哥倫布的小故事,進一步了解他的業績。
資料
〔哥倫布〕克里斯托弗•哥倫布,偉大的航海家。他出生于1451年11月25日至1月30日之間。曾四次率領西班牙船隊進行遠航。1492年10月12日是人類歷最重要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時刻之一。哥倫布踏上了美洲大陸,勇敢地橫越大西洋,開創了一個人類社會全方位交往的時代。1502年4月,哥倫布第四次揚起了探求新的土地和財富的航帆,但在航行中被痛風病和惡性瘧疾折磨。1504年,克里斯托弗•哥倫布已精疲力竭了,1506年5月20日,作為海軍上將、“印度”島嶼和大陸的國王和總督的哥倫布平靜地離開了人世。
哥倫布豎雞蛋 篇3
《哥倫布豎雞蛋》教學設計
教材簡析
這是一篇記敘文,寫航海家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后回到西班牙,受到達官貴人的藐視,他以生活中一個極平常又簡單的事例,巧妙地予以回擊的事。本文不僅闡述了深刻的道理,還通過對比的反襯作用,表現了哥倫布的聰明才智,贊揚他在成功面前不驕躁,在譏諷面前不自卑,始終堅定地去探索未知的可貴品格。
學情簡析
雖然四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較好的閱讀基礎,能夠初步理解文章的內容,但對本文所蘊含的深刻道理,理解起來還有一定困難,仍然需要教師的引導、點撥。
設計理念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學中,教師要努力搭建好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舞臺,不斷激發和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時間與空間。在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哥倫布豎雞蛋》的故事,懂得要想創造令人矚目的偉業必須具備什么事情都要親自去實踐、去發現的精神和自信心。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認識4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
理解最后一個自然段中哥倫布離席而去時所說的話的含義。
教學準備
一個熟雞蛋。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老師這里有一個煮熟的雞蛋,你能把它豎立在桌子上嗎,誰愿意來試一試?
2.a情況(大家沒有成功):雞蛋是橢圓形的,大家無法豎著立住。但是,500多年前哥倫布卻辦到了。你一定想知道他是怎樣做到的吧?那么,馬上走進“快樂讀書屋”去看個究竟吧!(板書課題)
b情況(個別學生成功了):你很聰明,想到了這個辦法。那么500多年前,哥倫布是不是用同樣的辦法讓雞蛋豎在桌子上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哥倫布豎雞蛋”的故事。(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讀了課題,你還想知道什么?(哥倫布為什么要豎雞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走進“快樂讀書屋”這些問題定會迎刃而解!
二、自主讀文,整體感知
1.用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讀文中,把自己不熟悉的字,不理解的詞作上標記,多讀幾遍,可以查工具書解決。
2.同桌合作讀文,互相檢查識字情況,爭取讀得更好。
3.小組內比一比,誰讀得正確、流利。
4.默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事,提出自己的疑問或感興趣的問題(結合課前提出的問題),準備在小組內與大家交流討論。
(下轉40頁)
(上接33頁)
三、合作探究,理解感悟
1.小組互動交流,分角色朗讀。
2.匯報讀書收獲。(引導學生把自己在讀書中解決的問題,以及如何解決的與大家交流。)
3.談感受。你是怎樣理解哥倫布離席而去時留下的耐人尋味的話的,從中受到什么啟發?
四、朗讀品味,擴展延伸
1.指名分角色朗讀。(指導學生讀出人物的特點。如達官貴人對哥倫布的藐視、嘲笑、譏諷;哥倫布的禮貌、平靜、自信及對達官貴人的蔑視。)
2.如果你遇到了這樣的事會怎么做?
3.師感言小結:達官貴人面對小小的熟雞蛋,束手無策,哥倫布卻輕而易舉地立了起來。雖然這個事情很簡單,但正像哥倫布說的那樣,“即使是簡單的事,也需要有人去發現,去證實。站在后面指手畫腳是無用的,關鍵在于誰能夠最先突破。”希望同學們能夠學習哥倫布那種勇于實踐,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在成功面前不驕躁,在譏諷面前不自卑的可貴品格。
4.鼓勵學生搜集有關哥倫布的小故事講給大家聽。
五、檢查識字,補充閱讀
1.卡片出示本課應該認識的生字,多種形式讀。
2.做識字游戲。
3.學生閱讀《閱讀》書中的相應文章
哥倫布豎雞蛋 篇4
教案一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中人物的對話,感受人物的不同心理和情感。能分角色朗讀課文,表演課文片斷。
2.理解課文中哥倫布說的“即使是簡單的事也需要有人去發現,去證實。站在后面指手劃腳是無用的,關鍵在于創先。”這句話的含義。
3.懂得敢于創先、勇于實踐,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教學難重點:教學活動始終貫穿朗讀訓練,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體會人物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出示課題:19 哥倫布豎立雞蛋
2、質疑
(1) 哥倫布是誰?(板:哥倫布)
(2) 他怎么豎立雞蛋?(板:豎立雞蛋)為什么要豎立雞蛋?結果如何?
二、 新授
1、學習字詞:忌妒(嫉妒)、抹煞、宴會、挑釁(挑選)、磕
2、交流哥倫布的生平(板:發現新大陸)。
3、師:哥倫布是16世紀意大利的探險家和航海家,他曾經歷過數次出海航行的失敗,后來終于獲得了成功,首次橫渡大西洋,同時還發現了當時無人知曉的美洲新大陸。這一事跡成為歷的壯舉,對后世的影響極其深遠。但在當時,一些達官貴人(板:達官貴人)非常嫉妒,他們千方百計抹煞哥倫布的偉大創舉。
問:什么叫達官貴人?(上層社會有身份有官職的人)
4、哥倫布怎么豎立雞蛋呢?默讀課文,找出文中寫豎立雞蛋這件事的幾個小節。(5~7)
5、指名讀5~7節,思考:哥倫布、達官貴人分別去豎立雞蛋,結果如何?
板:
6、跟老師配合讀讀這部分內容:5——7節
再讀,想想用什么語氣讀?
師讀旁白,生讀語言。
7、你認為豎立雞蛋簡不簡單?為什么?
(簡單——只要磕破了一點雞蛋的尖頭就可以豎立了。
不簡單——關鍵要想到這個方法。)
8、師:是啊!只要想到磕破雞蛋尖頭這個方法,其實人人都能做到豎立雞蛋這件事,這真是一件簡單的事。(板:簡單)
板:
9、哥倫布為什么讓自己和達官貴人做豎立雞蛋這樣簡單的事?默讀課文找答案。
10、師:答案在哪里?(1—4節)
11、自讀1—4節,完成填空(用自己的話概括)——小組交流
出示: 因為 ,所以哥倫布要和達官貴人做豎立雞蛋這樣簡單的事。
12、交流填空。
13、師邊述邊板:因為哥倫布歷經千辛萬苦,創先(板:創先)發現了美洲新大陸,這一事跡成為了歷的壯舉,而達官貴人卻非常忌妒(板:忌妒),攻擊(板:攻擊)哥倫布,說這是一件簡單的事,連傻子也做得到,所以哥倫布要和達官貴人做豎立雞蛋這樣簡單的事。
板:
14、這部分內容也是用對話的形式來寫的,自讀,體會語氣。
指名交流,指名讀。
師讀旁白,生讀語言。
齊讀1——7節。
15.達官貴人認為發現新大陸很簡單,所以哥倫布就讓他們做簡單的豎立雞蛋試驗,結果他們做不到。哥倫布為什么要用豎立雞蛋這個方法來反擊達官貴人的攻擊呢?(板:以其人之道還制其人之身)
板:
16、師:做任何事情,即使是簡單的事也需要有人去發現,去證實。站在后面指手畫腳是無用的,關鍵在于創先。
出示: 即使是簡單的事也需要有人去發現,去證實。站在后面指手畫腳是無用的,關鍵在于創先。
讀好。
17、發現新大陸到底簡單不簡單?下面來讀一段話。
出示: 為了橫越大西洋,哥倫布精心籌劃了18年。他受盡了別人的嘲笑和奚落,被認為是愚蠢的夢想家。經過無數次的辯論和游說,他的真誠和信念感動了西班牙國王和王后,他們給了哥倫布遠航的船只。哥倫布終于成功地渡過大西洋,并發現了美洲大陸。
師:簡單不簡單?
師:想像一下,哥倫布當時碰到的困難和艱辛。
師:所以發現新大陸是不簡單的。(板:不簡單)
三、 總結
1、一個小小的雞蛋,讓達官貴人啞口無言,也使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讓我們記住這個道理,再一次讀句。
2、齊讀第9節。
3、聽了哥倫布的話,達官貴人會怎么樣?
4、哥倫布善于發現、勇于實踐,關鍵是還敢于創先,所以他能創造奇跡。其實任何一個獲得成功的人都是從平凡的小事中去發現、去思考、去實踐,最終做出不平凡的壯舉的。
教案二
教學目標:
1.通過讀《哥倫布豎雞蛋》的故事,懂得要想創造令人矚目的偉業必須具備什么事情都要親自去實踐、去發現的精神和自信心。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認識4個生字。
教學難點:
理解最后一個自然段中哥倫布離席而去時所說的話的含義。
教學準備:
一個熟雞蛋。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同學們,老師這里有一個煮熟的雞蛋,你能把它豎立在桌子上嗎?誰愿意來試一試?
2.A情況(大家沒有成功):雞蛋是橢圓形的,大家無法豎著立住。但是,500多年前哥倫布卻辦到了。你一定想知道他是怎樣做到的吧?那么,馬上走進快樂讀書屋去看個究竟吧!(板書課題)
B情況(個別學生成功了):你很聰明,想到了這個辦法。那么500多年前,哥倫布是用什么辦法讓雞蛋豎在桌子上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哥倫布豎雞蛋” 的故事。(板書課題,學生齊讀)同學們,讀了課題,你還想知道什么?(哥倫布為什么要豎雞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真好!相信大家走進快樂讀書屋,這些問題定會迎刃而解!
二、自主讀文,整體感知:
1.用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讀文中,把自己不熟悉的字,不理解的詞作上標記,多讀幾遍,可以查工具書解決。
2.同桌合作讀文,互相檢查識字情況,爭取讀得更好。
3.小組內比一比,誰讀得正確、流利。
4.默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事?并且提出自己的疑問或感興趣的問題(結合課前提出的問題),準備在小組內與大家交流討論。
三、合作探究,理解感悟:
1.小組互動交流,并分角色朗讀。
2.匯報讀書收獲。(引導學生把自己在讀書中解決的問題,以及如何解決的與大家交流。)
3.談感受。你是怎樣理解哥倫布離席而去時留下的耐人尋味的話的?從中受到什么啟發?
四、朗讀品味,擴展延伸:
1.指名分角色朗讀。(指導學生讀出人物的特點。如達官貴人對哥倫布的藐視、嘲笑、譏諷;哥倫布的禮貌、平靜、自信及對達官貴人的蔑視。)
2.如果你遇到了這樣的事,你會怎么做?
3.師感言小結:達官貴人面對小小的熟雞蛋,束手無策,哥倫布卻輕而易舉地立了起來。雖然這個事情很簡單,但正像哥倫布說的那樣,“即使是簡單的事,也需要有人去發現,去證實。站在后面指手畫腳是無用的,關鍵在于誰能夠最先突破。”希望同學們能夠學習哥倫布那種勇于實踐,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在成功面前不驕躁,在譏諷面前不自卑的可貴品格。
4.鼓勵學生搜集有關哥倫布的小故事,講給大家聽。
五、檢查識字,補充閱讀。
1.卡片出示本課應該認識的生字,多種形式讀。
2.做識字游戲。
3.學生閱讀《閱讀》書中的相應文章。
教案反思
《哥倫布豎立雞蛋》這篇課文講述了哥倫布為了駁斥忌妒者對他的挑釁和攻擊,巧用豎立雞蛋的方法證實:即使是最簡單的事也需要有人去發現,去證實。成功的取得,關鍵在于創先。
課文分成兩部分:
第一部分(第1節):介紹哥倫布的創舉和事情的起因。
第二部分(第2-9節):具體敘述哥倫布用豎立雞蛋的方法駁斥那些忌妒者的攻擊的經過。
課文以對話描寫為主,人物的情感都在對話中表現:達官貴人的惡意挑釁,哥倫布的冷靜和自信。課文最后一節寫了哥倫布離席時說的話,道出了他之所以成功的原因,含義深刻。
一、從課題入手,了解人物
本課的題目提示了課文內容的重點,既揭示了主要人物,又道出了主要事件。哥倫布因駕船航海沿地球轉了一圈并發現美洲新大陸的事跡而享譽世界,但對于現在的孩子來說可能對此事了解得并不多。在揭示課題后,組織學生了解哥倫布的生平,對發現新大陸這一歷史事件及其對后世的影響作簡單的介紹,激起學生對人物的敬意。
二、整體感知,學習歸納
歸納概括能力是學生必須具備的語文能力。閱讀教學中的概括,指的是學生能夠通過閱讀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對文章有一個整體的了解。在初讀課文后,要求學生用關鍵詞句來提煉課文的主要內容是有一定難度的。教師可提供學生一些參考,例如簡要的板書、基本的句式。本課教學中,教師板書了文中的主要人物,并幫助學生理清他們之間的關系。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根據板書內容進行概括。這樣既幫助學生把握課文內容,又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鍛煉。
三、提出問題,深入學習
邊讀邊思,對課文內容提出問題是本課教學的重難點。對課文內容的質疑,教師分了兩個環節,層層深入。先引導學生對達官貴人攻擊哥倫布的這段話進行質疑,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課文:發現新大陸是一件平常的事嗎?達官貴人為什么不去發現呢?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學生又產生了新的疑問:達官貴人為什么一開始說把雞蛋豎立起來是不可能的事,后來卻說這是最簡單不過的事?學生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更深入地理解課文主要內容,體會到“豎立雞蛋”與“發現新大陸” 之間的聯系,從而更好地理解課文最后一節中哥倫布離席時那番話的含義。
哥倫布豎雞蛋 篇5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中人物的對話,感受人物的不同心理和情感。能分角色朗讀課文,表演課文片斷。
2、理解課文中哥倫布說的“即使是簡單的事也需要有人去發現,去證實。站在后面指手劃腳是無用的,關鍵在于創先。”這句話的含義。
3、懂得敢于創先、勇于實踐,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教學難重點:教學活動始終貫穿朗讀訓練,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體會人物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課題:19哥倫布豎立雞蛋
2、質疑
(1)哥倫布是誰?(板:哥倫布)
(2)他怎么豎立雞蛋?(板:豎立雞蛋)為什么要豎立雞蛋?結果如何?
二、新授
1、學習字詞:忌妒(嫉妒)、抹煞、宴會、挑釁(挑選)、磕
2、交流哥倫布的生平(板:發現新大陸)。
3、師:哥倫布是16世紀意大利的探險家和航海家,他曾經歷過數次出海航行的失敗,后來終于獲得了成功,首次橫渡大西洋,同時還發現了當時無人知曉的美洲新大陸。這一事跡成為歷的壯舉,對后世的影響極其深遠。但在當時,一些達官貴人(板:達官貴人)非常嫉妒,他們千方百計抹煞哥倫布的偉大創舉。
問:什么叫達官貴人?(上層社會有身份有官職的人)
4、哥倫布怎么豎立雞蛋呢?默讀課文,找出文中寫豎立雞蛋這件事的`幾個小節。(5~7)
5、指名讀5~7節,思考:哥倫布、達官貴人分別去豎立雞蛋,結果如何?
板:
6、跟老師配合讀讀這部分內容:5——7節
再讀,想想用什么語氣讀?
師讀旁白,生讀語言。
7、你認為豎立雞蛋簡不簡單?為什么?
(簡單——只要磕破了一點雞蛋的尖頭就可以豎立了。
不簡單——關鍵要想到這個方法。)
8、師:是啊!只要想到磕破雞蛋尖頭這個方法,其實人人都能做到豎立雞蛋這件事,這真是一件簡單的事。(板:簡單)
板:
9、哥倫布為什么讓自己和達官貴人做豎立雞蛋這樣簡單的事?默讀課文找答案。
10、師:答案在哪里?(1—4節)
11、自讀1—4節,完成填空(用自己的話概括)——小組交流
出示:因為,所以哥倫布要和達官貴人做豎立雞蛋這樣簡單的事。
12、交流填空。
13、師邊述邊板:因為哥倫布歷經千辛萬苦,創先(板:創先)發現了美洲新大陸,這一事跡成為了歷的壯舉,而達官貴人卻非常忌妒(板:忌妒),攻擊(板:攻擊)哥倫布,說這是一件簡單的事,連傻子也做得到,所以哥倫布要和達官貴人做豎立雞蛋這樣簡單的事。
板:
14、這部分內容也是用對話的形式來寫的,自讀,體會語氣。
指名交流,指名讀。
師讀旁白,生讀語言。
齊讀1——7節。
15、達官貴人認為發現新大陸很簡單,所以哥倫布就讓他們做簡單的豎立雞蛋試驗,結果他們做不到。哥倫布為什么要用豎立雞蛋這個方法來反擊達官貴人的攻擊呢?(板:以其人之道還制其人之身)
板:
16、師:做任何事情,即使是簡單的事也需要有人去發現,去證實。站在后面指手畫腳是無用的,關鍵在于創先。
出示:即使是簡單的事也需要有人去發現,去證實。站在后面指手畫腳是無用的,關鍵在于創先。
讀好。
17、發現新大陸到底簡單不簡單?下面來讀一段話。
出示:為了橫越大西洋,哥倫布精心籌劃了18年。他受盡了別人的嘲笑和奚落,被認為是愚蠢的夢想家。經過無數次的辯論和游說,他的真誠和信念感動了西班牙國王和王后,他們給了哥倫布遠航的船只。哥倫布終于成功地渡過大西洋,并發現了美洲大陸。
師:簡單不簡單?
師:想像一下,哥倫布當時碰到的困難和艱辛。
師:所以發現新大陸是不簡單的。(板:不簡單)
三、 總結
1、一個小小的雞蛋,讓達官貴人啞口無言,也使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讓我們記住這個道理,再一次讀句。
2、齊讀第9節。
3、聽了哥倫布的話,達官貴人會怎么樣?
4、哥倫布善于發現、勇于實踐,關鍵是還敢于創先,所以他能創造奇跡。其實任何一個獲得成功的人都是從平凡的小事中去發現、去思考、去實踐,最終做出不平凡的壯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