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表示大數目
教學內容:數的改寫(用萬或億作單位的小數表示大數目 )。p39-40頁例8及相應的試一試和練一練,練習七的1—3題。
設計理念:學生已經掌握了整數的改寫和小數的基本性質,對小數的意義也很了解,在這些基礎上學習小數的改寫難度不大。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利用小數的意義和性質將一個較大的數改寫成以萬或以億作單位的數。
2、能夠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
3、在探索過程中,體會小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意識。
教學重點:聯系學生已有的知識,教學將較大的整數用“萬”或“億”作單位的小數表示的方法。
〔要領指導〕學生已經能夠把整億、整萬的數改寫成用“億”或“萬”為單位的數,并體會了這些改寫方便讀數和寫數,有助于理解較大數的意義。他們還初步學會了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整數的近似數。學生已經掌握了小數的意義和性質。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用“萬”“億”作單位的小數表示大數目的方法。
〔要領指導〕教學的時候要注意兩點:一是抓住“為什么在億位的右邊點上小數點”組織學生討論,理清改寫時的思路。二是組織兩個層次的改寫的比較,找到它們的相同點與不同點,使學生全面掌握改寫的方法。
教學方法:學生自主探究與教師講解相結合。
教學準備:教學掛圖或隨教師教學用書光盤課件。
知識點梳理分析:整數改寫、用“萬”“億”作單位的小數表示大數目。
教學過程:
一、宇宙天體的數據導入
1、在感受宇宙浩大的情況中導入
出示宇宙天體的課件(讓學生感受宇宙的浩大和復雜的數字)
以前我們曾經講過,雖然我們坐在這兒不動,但我們可以日行千里,這是因為地球的自轉。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個行星,在這些行星中,有的離太陽較遠,有的離太陽較近。地球距離太陽是(出示圖)需不需要老師幫助?(劃出分級線)請同學讀出這個數。
其實在宇宙天體中,所涉及到的數字都比較大,它們讀、寫起來都不太方便,我們今天這節課就來研究怎樣把這些大數字簡單化,使我們讀、寫起來比較簡單方便。
(評析:創造一個宇宙大環境,讓學生感受到數字的大)
二、探究用小數來表示大數目
1、借助149600000,幫助學生回憶改寫成用“萬”作單位數的方法
我們先來研究供我們生活的地球。出示圖:看它距離太陽有多遠?
你能不能想個辦法,使這個數字讓我們讀寫起來比較簡便呢?(用大的長度單位)據老師所知,千米已經是比較大的長度單位了。(用“萬”作單位)怎么改寫呢?你說說看。板書:149600000千米=14960萬千米。(大約2億)等(讓學生充分的說)
大家想的方法都不錯,都能把這些數簡單化。
(評析:把例題中的第2個數調到前面來,既起了復習的作用,同時也為后面的對比作了一定的鋪墊)
2、探索384400,總結出用小數表示“萬”作單位數的方法
地球繞著太陽轉,也有個小衛星是繞著地球轉的,是月球。出示圖:
(1)感知這個數:你能讀出這個數嗎?
(2)自我嘗試:剛才有同學提到了把大數字簡單化,可以用“萬”作單位,你能把這個數改寫成用“萬”作單位嗎?拿出三號本,自己寫一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