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下教材分析:統計
第六單元 統計
一、教學內容1.眾數 2.復式折線統計圖二、教學目標1.理解眾數的含義,學會求一組數據的眾數,理解眾數在統計學上的意義。2.根據數據的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統計量表示數據的不同特征。3.認識復式折線統計圖,了解其特點,能根據需要,選擇條形、折線統計圖直觀、有效地表示數據,并能對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和預測。 三、編排特點1.在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教學眾數和復式折線統計圖。教材在編排本單元內容時,注意通過與先前統計知識的聯系,幫助學生理解所學內容。如,眾數的含義就是通過與平均數的對比來認識的,復式折線統計圖也是由單式折線統計圖引出的。這樣既有助于加深對前面所學統計知識的理解,也便于對新知識的領悟。2. 提供豐富的生活素材,凸現統計的意義和價值。 本單元所選素材涉及到體育、氣象、消費等方面,不僅擴大了學生處理信息的范圍,加強了與生活的聯系,同時體會到統計知識的作用,明確學習目的。四、具體編排
例1
理解眾數的意義及特點。 能根據具體的問題,選擇適當的統計量表示數據的不同特征。 例2 認識復式折線統計圖,了解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根據復式折線統計圖回答簡單的問題。 根據數據的變化進行數據分析和合理的推測。 例1(1)創設舞蹈比賽選拔隊員的情境,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2)呈現了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3)通過全班的交流,教師進行總結,給出了明確的答案。(4)給出眾數的概念,突出其特點。注意讓學生在分析比較中理解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的聯系和區別,進而理解為什么用眾數來確定隊員的身高,理解眾數的統計意義。做一做(1)呈現學生視力分布的數據,整理和描述后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2)體會中位數和眾數的不同特點。(3)安排調查學生視力的實踐活動。(4)通過生活中的數學體會平均數和眾數的應用。練習二十四第2題,雖然兩名隊員平均成績一樣,但是甲隊員的成績分布更穩定、均勻,更適合參加比賽。第4題,通過整理數據讓學生理解:在一組數據中,眾數可能不只一個,也可能沒有眾數。第5題,根據具體問題,選擇適當的統計量表示數據的不同特征。 第6題,進一步感受眾數在統計中的作用,體驗統計在決策中的重要價值。例2(1)利用復式統計表給出中國和韓國第9-14屆亞運會獲金牌情況,再用單式折線統計圖分別進行描述,讓學生比較兩國金牌數量的變化情況。(2)發現這樣比較不是很直觀方便。(3)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4)明明給出提示。(5)讓學生完成復式折線統計圖。(6)聰聰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認識復式折線統計圖的必要性和特點:便于比較兩組數據的變化趨勢和差異性。(7)提出4個問題讓學生思考,進一步體會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8)結合數據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做一做通過回答問題,進一步認識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便于比較兩種數據的變化趨勢和差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