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
第二課時教學目的: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喜愛小,贊美光彩奪目的春天的思想感情。
2、領悟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設計:
一、復習回顧
1、你都能回憶起上節課的哪些內容?
2、回憶上節課我們未能解決的問題,哪些問題可以解決。
二、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品味其表現魅力
1、讀第一自然段,說一說寫了什么內容?
2、作者眼中的什么樣?可以概括地說,也可以選用自己喜歡的表達方式來說。
(學生可以概括,找出描寫外形特點的詞;也可以畫畫,簡單的幾筆勾勒,還可以用朗讀等自己喜歡的其他方法,以展示學生的學習能力。)
3、喜歡這段嗎?為什么?
(經過上個問題的鋪墊,自然引起學生對這一段落的注意,也自然能體會抓住特點、語言簡潔的好處。)
4、你還喜歡哪部分?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學習。
(給學生選擇的權力和自由鑒賞的空間,體會作者的語言風格、表達方法。)
自由結組,第二自然段,擬人的寫法寫明艷的春天,助春天展示生機;第三自然段,寫飛翔的姿態、速度等,抓住“掠、一轉眼、沾、停”等詞語,寫出的特點;第三自然段,理解最后一句話,這一比喻句不僅形似,更表達了作者對于春天的贊美。
學生的學法也自己選擇,可以讀,可以畫,可以說,從各個角度來展示學生的學習過程。
5、學生匯報。把黑板交給學生,小組可以邊講,邊讀邊演示。
(教師要肯定地聽,建議地改,指導地讀。提倡和鼓勵其他的學生邊聽邊修改邊補充。同時,把學生講解過程中理解了上一節課時未能解決的問題擦掉。)
6、朗讀比賽。(欣賞了作者的文章,感受了作者的獨特的語言魅力,就把這些讀出來,感受出來。把自己喜歡的段落、句子充滿感情地讀出來,無疑是積累語言、培養情操的好辦法。)
三、總結
教師、學生分別從總結中再次感受課文的內容。
四、課堂練習
五、實踐活動
在光彩奪目的春天里,豈能只有小為它帶來生機,我相信,還有很多小動物也為美妙的春天帶來生機。說說你觀察到的,再把它有條理地說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