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雨》第一課時教學設計3份
3、剛才同學們讀得很投入,有信心接受檢查嗎?
四、檢查自讀效果
1、指名分小節讀課文:
(遇到讀錯的字詞及時糾正讀音,長句子指名再讀或齊讀。)
2、課文會讀了,老師把文中的生字詞單獨拎出來你會讀嗎?
出示:新鮮 謝落 尤其 吩咐 揀 撮一點 檀香 桂花鹵
⑴ 指名讀。
⑵ 這些詞語中你還有不理解的嗎?
⑶ 齊讀。
3、老師這兒也有幾組詞語想請同學們讀一讀:
出示第一組:笨笨拙拙 香飄十里
誰會讀?什么是笨笨拙拙?什么是香飄十里?你能用上關聯詞語連起來說一句話嗎?
小結:所以,我最喜歡桂花。
出示第二組:鋪 抱 搖 喊 揀 曬 收
誰來讀?讀著這些詞語你眼前仿佛出現了怎樣的畫面?
小結:老師聽了你們的敘述,仿佛看到了作者正在搖桂花,收桂花。
出示第三組:再……比不得…… 每……就……
誰來試試?你能用上這兩個詞連起來說一句話嗎?
4、看來剛才同學們讀書確實非常認真,收獲不小。那么,文中的“桂花雨”指什么你明白了嗎?
5、文章圍繞桂花雨寫了哪些內容?請你再讀讀書,和同桌討論一下。
6、那么,文中主要寫了什么?
五、寫字指導
同學們很會讀書,如果把字也能寫規范美觀就更好了。
1、“糕”寫的時候要左收右放,右邊的四點稍微舒展一點,托住上面的“羊”。
2、“謝”寫的時候三部分要注意互相避讓,互相協調。
3、“幫”寫的時候下面的“巾”要扁一些,要托住上面的“邦”。
4、在書上描紅。
六、作業
1、做《習字冊》。
2、課文讀3遍。
【教學板書】
笨笨拙拙 香飄十里
桂花雨 鋪 抱 搖 喊 揀 曬 收 搖桂花 收桂花
再……比不得…… 每……就……
【設計理念】
在豐富的言語實踐中,激情打開學生與文本的綠色對話空間,濃情營造師生之間充滿靈性的對話磁場。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識2個生字,理解“姿態、迷人、至少、鄰居、成熟、浸、尤其、提前、香飄十里”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自讀自悟和與同學交流,體會作者思戀家鄉的思想感情,并領悟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
【預設流程】
一、感受桂花雨迷人的香
1、同學們,我們說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令人難忘的。今天老師要帶你們一起走進中國臺灣女作家琦君的童年,去感受一場奇妙的──《桂花雨》。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2、讓我們用心去讀讀課文,把生字念準,把課文讀通,讀到喜歡的地方可以多讀幾遍。
3、讀完了,你想跟老師說點什么?
4、初讀課文,交流讀書體會。
5、那你們見過桂花樹嗎?(幻燈)課文第二自然段中哪些句子可以用來形容這些桂花樹呢?
6、是呀,桂花樹的樣子長得笨笨的,不開花時,只見到滿樹的葉子。開花時,也只是很小很小,得仔細地在樹叢里尋找,才能見到金黃而又細小,樸素而又淡雅的小花,可作者喜歡的就是桂花,這是什么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