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情深教學設計及反思
教學目標:
1.認識3個生字。理解詞語“失魂落魄、震耳欲聾、龜裂”等。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通過對母親外貌、動作、語言描寫的重點句、段,體會母親的慈祥與善良和對母親的感激、熱愛與崇敬之情。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上課還有幾分鐘,我們聊幾句好嗎?說說比較高興的事,課余時間你們喜歡做些什么?有沒有喜歡看書的?都讀過哪些作家的哪些作品?想知道我比較喜歡讀誰的作品嗎?最近,我喜歡上了這位作家的作品(課件),他叫——梁曉聲。在他的一生中有一個人給了他極大的影響,那就是——母親。長大后,他根據回憶寫下了這部小說,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一、直接導入,醞釀情感
1、出示課題。
師:齊讀課題。每一篇文章的課題都會給我們透露許多信息,讀著這個課題,你想到了什么?
師:帶上你的理解,請再讀課題。
2、引入新課。
師:這是一篇略讀課文,相信讀完全文,你對這四個字會有更深的理解。下面就讓我們隨著作者一起走近這位普通的母親,一起去感受那份博大的慈母情懷吧!
二、初讀課文,鎖定慈母 “形”
1、師:請打開課文,自由大聲朗讀課文,結合預習練習,想想文章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生自由讀文,檢查生字。重點指導:龜裂 攥著
2、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3、讀了課文,你的眼前是不是浮現了母親的樣子?你能用課文直接描寫母親外貌的詞語具體描述一下嗎?
4、生回答,師隨機板書:
極其瘦弱的脊背
眼神疲憊的眼睛
龜裂的手指
……
5、讀詞悟情
認真看老師寫下這些詞,無需老師多說,相信這些詞能在你眼前浮現出畫面,能在你的內心涌動情感,把你的感受放近去,讀好這些詞,你看到的是一個怎樣的母親?
三、再讀課文,鎖定慈母“行”
1、引語:出示插圖,這就是我的母親,是什么讓我的母親變得這樣瘦弱、這樣的疲憊呢?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到字里行間細細品味吧!請用心讀讀“我”來到工廠以后看到的一幕。讀到讓你看到母親辛苦操勞而深深觸動你的心靈的地方,請用筆畫下來。
2、生自讀。
3、交流、討論
重點:★(13自然段)我穿過一排排縫紉機,走到那個角落,看見一個極其瘦弱的脊背彎曲著,頭和縫紉機挨得很近。周圍幾只燈炮烤著我的臉。
師:一起來讀讀這段話,讀著讀著,有哪些詞揪住了你的心?說說你的理解。
師:這就是我的母親,她在震耳欲聾的噪聲中被燈長久的烤著,眼睛疼痛地流著淚水,當孩子的你難道不心酸嗎?你難道不難受嗎?誰再來讀一讀這個句子。(指名讀,齊讀)
師追問:她能不忙碌嗎?母親不累嗎?可她能歇會兒嗎?讓我們來看一下梁曉聲《母親》原文中的這一段話
(出示)補充資料,師讀
師:從這段文字中,你又讀懂了什么?——這哪是在工作啊,這分明是在拼命啊。母親拿命在掙錢就是為了——?當你穿著母親用命換來的衣服,吃著母親用命換來的米飯,讀著母親用命換來的書時,作為兒子的你心里會——
師:帶著這種感受我們再來讀讀這句話。(齊讀)
★(16自然段)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的望著我,我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