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課堂教學實錄
生:這個“綠”字讓我們知道春天來了。
師:前面的“春風”我們也能知道春天來了呀。
生:這個“綠”字不僅讓我們知道春天來了,還知道春風一吹,大地慢慢變成了綠色,寫出了顏色的變化,使我們覺得江南更美了。
師:太了不起了,體會得非常深刻。在春風的輕拂下,江南仿佛一夜之間批上了一層新綠,到處都是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分外勾起了作者對家鄉的思念之情。那我們從哪個字看出了作者的想回去?
生:“還”字。
師:一個“還”字表現出了詩人想早日回到自己的家鄉。可是他能回去嗎?
生:不能。
師:想“還”卻不能“還”,詩人感到了分外的孤獨和惆悵,隔江舉目眺望,不覺已是皓月初上,想象出了一幅“明月照我還”的畫面,現在請全班同學起立,把自己當成那位站在江畔遙望明月,深深思念家鄉的詩人一起吟誦《泊船瓜洲》。
生起立一起吟頌《泊船瓜洲》。
師:我們今天學習了一首思鄉的古詩,其實以前也學過一些,我們一起回憶一下,背一背。
生回憶并背誦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楓橋夜泊》、《靜夜思》等。
師:我們在這首詩中了解了“綠”字的巧妙的用法,其實像這樣追求用詞精準的故事還有很多,老師這里就有一個字要大家來選擇一下(師出示小黑板:著名詩人賈島寫《題李凝幽居》時,為一個字犯了愁,你能幫幫他嗎?鳥宿池邊樹,僧[推、敲]月下門。你覺得哪個字更能表現月夜的寂靜,為什么?)
生思考,交流。師講關于“推敲”的故事,進一步培養學生用詞準確的意識。
師:希望同學們下來后練習默寫這首古詩,同時收集更多王安石的作品讀一讀,背一背。
(下課鈴響)
師:這節課就學到這里了,大家都非常的用心,辛苦你們了,同學們再見!
生:老師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