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玻璃》教學反思
2、課堂上我注重教學環節的連貫性,一環扣一環,學生的認識也逐步深入,體現了學習語言和發展思維結合起來。例如這節課的環節為:一、指導學習第一段。二、小組合作學習后幾段并匯報學習成果。三、當小小推銷員,介紹新型玻璃。四、寫作練習——自由創作新型玻璃。
3、注重口語交際與練筆的練習,不斷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想象能力和寫作能力。例如最后兩個環節的設計:我設計“小小推銷員”和“讀寫結合,拓展延伸—— 請大家做回發明家,寫一寫你想發明的玻璃。”這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進行發散性思維訓練,從而既達到學語言、用語言的目的,又鼓勵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但由于課堂在前幾個步驟的時間拖長了,這兩個個環節沒有在課堂上充分展現出來,只能在課后作業完成。
存在的問題:
1、在朗讀方面,我指導的不夠深入。在教學中,我沒有讓學生享有充分地閱讀自主權和選擇權,沒有讓學生經歷一個自我探索、自我發現、自我習得的過程。如果在教學中,我在閱讀方面加強一下指導,這樣既可以加深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又有效地調動他們情感的參與,使他們實實在在的領悟到文章的寫作特點。
2、課堂教學的時間把握不夠緊湊,導致有的環節沒有充分展開。如:“我是小小推銷員”只讓三個學生進行了展示,其他學生很想練習,卻沒有時間了。而“請大家做回發明家,寫一寫你想發明的玻璃”這一環節更是沒有在課堂上完成,也沒有展示的時間了。
3、本節課,對說明方法的學習不到位,學生對于說明方法的判斷還不夠準確,在今后的學習中還要加強訓練。
改進設想:
如果將總課時改為3課時,把第四環節專門放為一課時進行教學,學生練習的時間充分了,相信他們會寫的很好的。時間充分了,我還可以在第二課時讓學生充分的“說”,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更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為“寫”打下更見識的基礎。
《新型玻璃》教學反思
一、問題提出
在新課程的實施中,我發現盡管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有效的教學策略,但在具體的實施中還是遇到了一些困難。在小組合作學習時,學生有的各說各的,有的不善于互相配合,有的不善于尊重別人的意見。這使我感到困惑:如何處理班級教學、個人學習與合作學習的關系?如何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討論中去?
二、案例描述
在教學《新型玻璃》這一課時,我設計整個教學過程是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積極主動地探究,生動活潑地發展,思維能力能得到提高,使學生真正享受到自主合作學習的成功樂趣。整個教學過程的突出特點是精心創設情境,調動學生小組合作的積極性,促進學生主動發展。《新型玻璃》五個自然段結構基本相同,都是先點出這種新型玻璃的名稱,后寫特點,再講用途。教學時,我采用如下步驟進行教學:① 課文介紹了哪幾種新型玻璃?請大家各自讀課文,邊讀邊把這些玻璃的名稱畫下來。(夾絲網防盜玻璃、夾絲玻璃、變色玻璃、吸熱玻璃和吃音玻璃)。② 教師出示“新型玻璃名稱、特點、用途”的表格,讓學生分小組讀課文,邊讀邊展開討論,在書上劃下相關詞句。③ 請學生逐段讀課文,讀一段說一種新型玻璃的特點和用途,小組合作填好表格后再請學生上臺填表。④ 布置學生自由讀課文,然后選擇某種新型玻璃用自己的話以第一人稱向大家介紹新型玻璃的特點和用途,師生評議。下面是學生用第一人稱向大家介紹新型玻璃的特點和用途的一些片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