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釣魚的啟示(第二課時)
2、學生同桌交流自己畫出的句子。
教師和學生共同梳理、歸納,出示句子:
l 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卻不止一次地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
l 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一個人要是從小受到像把鱸魚放回湖中這樣嚴格的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3、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法,探究感悟句子的深刻含義。
大家都認為這些是含義深刻的句子,請用上剛才總結的探究學習方法,也可以聯系上下文或生活中的例子來體會這些句子的深刻含義。可以選擇小組合作探究,也可以自己獨立思考。
[設計意圖:由前面的指導方法到逐步放手用法,讓學生在自主的探究實踐中的積極思維和情感活動中,與文本、作者、同學、教師對話,尊重學生的獨特見解,讓他們在獨立自主、互補共享的學習過程中,體會道德的價值,獲得精神的升華,體驗成功的喜悅。]
4、學生交流,教師適時點撥,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來理解這些句子。
5、總結:正是三十四年前父親對我的嚴格要求,讓“我”的一生得到了實踐道德的勇氣和力量,相信同學們學了課文后一定也能象作者那樣獲得實踐道德的勇氣和力量。讓我們再來讀讀課文最后兩句至理名言吧。(齊讀: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一個人要是從小受到像把鱸魚放回湖中這樣嚴格的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6、最后一個部分板書該板什么呢?師生交流,合作完成板書。
板書:獲得啟示 終生實踐
四、總結升華,探究實踐。
1、出示名人名言師生一起朗讀、積累。
“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沒有人發覺的時候做些什么。” ——孟德斯鳩
“誠實是人生的命脈,是一切價值的根基。”——德萊塞
2、學習了課文,你們能不能也有感而發寫一句或改寫一句有關道德的名言呢?
3、學生練筆。
4、,學生交流名言,師生共同評價。
4、總結語:讓我們用自己寫的名言作為座右銘,讓它激勵我們成長!
[設計意圖:“感悟,積累,運用”是語文閱讀教學的三步曲。在教學的最后環節適時地讓學生讀道德名言,仿寫名言正是一個由學到用的內化、外化過程,也是一個語言的探究實踐的過程,凸現了閱讀教學積累運用、讀寫結合,熏陶感染的特性。]
板書設計
主板書:
13 釣魚的啟示
釣到大魚 欣喜若狂 副板書(略)
放掉大魚 依依不舍
獲得啟示 終生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