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課堂教學實錄
一、暢談朋友,走近嘎子師:同學們,認識我嗎?
(生搖頭齊聲說:不認識)
師:不認識是正常的,認識才是不正常的。我先自我介紹一下,我是來自桐廬縣第一實驗小學的六年級語文教師,我姓吳。認識了嗎?
(生大聲說:認識了)
師:怎么稱呼我?
(生齊聲說:吳老師)
師:接下來,吳老師要考考你們,下一次,你在街上碰到我了,你會怎么對我說?
生:我會說:吳老師,好。
師:謝謝,你真有禮貌。
生:吳老師,你這是到哪兒去啊?
師:這是隱私,不能告訴你。
(生大笑)
師:同學們,認識我了嗎?這就叫一回生,二回熟。三回我們就成——手指大屏幕(朋友)
生:朋友。
師:你們都有朋友吧。
生點頭說:有
師:老師想了解了解,你們平時都愿意與怎樣的同學交朋友?
生:我愿意與性格開朗的同學交朋友。
生:我愿意與和我談得來的同學交朋友。
生:我愿意與樂于助人的同學交朋友。
生:我愿意與那些不斤斤計較,大方的同學交朋友。
師:同學們,你們說得真好。吳老師今天也給你們帶來一個孩子,想讓你們和他交上朋友。他和你們的年齡差不多,今年只有13歲,想認識他嗎?
生:想。
師:他是誰呢?
屏幕出示:“小兵張嘎”的圖片
師:他是誰啊?一起叫他一聲。
生:小兵張嘎。
師:認識他嗎?你是怎么認識他的?
生:我是看電視、電影認識他的。
生:我是從書本上認識他的。
師:小嘎子給你的印象是怎樣的?
生:他給我的印象是勇敢無畏的。
生:他是個比較調皮可愛的人。
生:他給我的印象是憎恨敵人的。
師:同學們,想和一個人交朋友,必須先了解他的為人,也就是他的性格。那么小嘎子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呢?是不是跟你們說的一樣呢?今天,我們就通過“小嘎子與胖墩兒比賽摔跤”的一個片段去了解他。板書:《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
師分發課文——《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
二、走進文本,感悟嘎子
師:拿到課文的大聲朗讀,注意讀準生字,讀通句子。讀完后,想想“嘎子”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生大聲自由朗讀課文。
師:同學們,小嘎子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孩子?請你結合課文內容,簡要說說。
生回答(略)
師:同學們,你們都說得很好。為了幫助同學們更好地了解嘎子這個人物性格,老師特意把嘎子在摔跤過程中的幾個重要的環節,用一段簡要的文字概括了出來。請看屏幕。誰愿意來讀讀。其他同學認真聽,想想老師把小嘎子摔跤的過程概括成了幾個環節?
出示:精彩的摔跤比賽開始了!只見小嘎子虎勢兒一站,倆人便對陣起來。接著小嘎子走馬燈似的轉了三、四圈。最后倆人在揪的過程中,小嘎子有些沉不住氣了,想用腳腕子去鉤小胖墩的腿,結果摔了個仰面朝天。
一生讀。
師:老師把小嘎子摔跤的過程概括成了幾個環節?
生:3個環節。
師:哪三個?
生回答(略)
師:同學們,在每個環節中,都有一個描寫嘎子動作的精彩詞語,特別能表現嘎子的性格。請你找一找。
生:虎勢兒一站、走馬燈似的轉、鉤。
師分別將這三個詞語板書。
師:同學們,這些詞語都寫得非常精彩,特別能表現嘎子的性格。但是僅僅靠學習老師這段話,是不夠深入的。所以,你們要把這些詞語放到課文中去,放到它所在的那句話中去,一邊細細品讀,認真品味,一邊在這些詞語的空白處寫下自己的感悟。好,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