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讀促情 “讀占鰲頭”──《釣魚的啟示》案例及反思
薩特曾說過這么一句話,“閱讀就是自由的夢”。也許這句話太詩意,但可以肯定閱讀是一種生命活動,是一種感悟,一種體驗。同時,《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蓖瑫r,學習需要有信心、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在實施《釣魚的啟示》這一課文的過程中,我始終以“平等中的首席”這一角色與學生對話,引導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和體驗,有所思考和感悟,從而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在本篇文章的教學中,始終做到以讀貫穿全文,“讀”占鰲頭,有整體把握之讀,有品詞析句,玩味推敲之讀,更有體情識趣,多元感悟之讀,在讀的同時,兼顧教師評價的重要作用,及時、多層次、多角度地鼓勵學生,樹立學生的信心,激發學習興趣。下面就擷取教學中的幾個片斷以供留存與分析:
【片斷一:自由讀課文后】
師:誰愿意說一說這篇課文寫了什么內容?
生:正當湯姆想違反規定,把大鱸魚拖上岸的時候,爸爸斬釘截鐵地說: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湯姆從爸爸的語氣中聽出一點挽回的余地也沒有了,只好把魚放掉。
師:你的記性真好,老師都沒有你記得這么多。還有不同的說法嗎?
生:正當湯姆高興地把大鱸魚釣上來的時候,爸爸堅決地說:“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睖分缓脽o可奈何地把魚放掉了。
師:無可奈何這個詞用得好。
生:湯姆釣到魚,心里樂開花的時候,爸爸語重心長地說: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湯姆只好把魚放回了大海。
師:同學們,這三句話連起來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第一句話是起因,第二句話是經過,第三句話是結果。我們讀完一篇課文,必須想想文章的主要內容。如果是一件事情在說主要內容的時候要說清楚文章的起因、經過、結果。
(初讀課文,是淺層意義的閱讀,但又是閱讀教學不可或缺的重要程序,要想讓學生走進文本,須先使學生走近文本,觸摸文本,讓學生對文本有初步的感受和體驗,拋出“文章的主要內容”的釣線,釣出的是學生潛心閱讀,主動積極思考的“大魚”,這樣的設計,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望。教師引導學生對交流的內容進行總結,既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又明確了學習的目標。)
【片斷二:全班同學放聲讀“我”放魚的片斷】
指名一生讀第一自然段。
師:他讀得正確流利?匆幌拢瑴泛桶职衷谑裁磿r候釣魚?
生:晚上。
師:你再來讀一次,提醒你一下,“明月”、“慢慢”這兩個詞特別注意一下,要把夜幕初垂,明月東升,湯姆和爸爸泛舟湖上的那種浪漫的情調讀出來。
。ㄉ诶蠋煹闹笇伦x得很有感情,大有進步。)
師:你讀得真好,老師要獎勵你,獎勵你什么呢?獎勵你再讀一小節。
(生笑逐言開地讀第二小節。)
師:看得出你是釣魚的新手,誰再來讀這一節。
。ㄓ忠簧x,有明顯進步。)
師:現在你是釣魚能手,什么是漣漪?
生:魚餌拋下水面時,蕩出的一圈圈波紋。
。ū婓@嘆。)
師:有一句話叫醉翁之意不在酒,魚翁之意不在魚,這叫情趣,重在欣賞美景。誰能通過朗讀讓大家聽得出你是釣魚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