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教學實錄與評析
師:同學們,在現代社會中,到底應該做哪一種人,這是一個永恒的話題,今后,無論你成為“桃子、石榴、蘋果”那樣的人,還是成為“落花生”那樣的人,你都應該先做一個-------“有用的人”!這就是我對你們的希望!
【教師的評點恰到好處,最后的總結充分尊重了學生的選擇,也表明了教師的價值取向!
【總評】
姚麗娟老師執教的這節課有以下三個突出之處:
一、教學層次清晰,教學重點突出
教學中,教師先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主要內容,理清文章思路,然后直奔重點部分——第三段“議花生”,通過各種方式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聯系生活實際,安排了《實話實說》。整個教學過程,環環相扣,節奏緊湊,刪繁就簡,不蔓不枝,很好地突出了教學的重點。
二、注重讀書和朗讀的指導和訓練
閱讀教學的過程應該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讀書的過程。本節課的教學,教師通過各種方式(做填空練習、自由輕聲讀課文、填寫表格、小組討論與全班匯報等),引導學生深入理解、體會課文內容,學習如何讀書。在朗讀指導和訓練方面,教師注意進行具體而準確的朗讀指導(如指導學生注意把變顏色的詞讀得重一點),把朗讀訓練落到了實處。
三、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特理解和認識
本篇課文屬于借物喻理的文章,而且是一篇“老”課文。按照傳統的觀點,落花生是值得肯定的,而桃子、石榴、蘋果則屬于“反面”角色。本節課,教師安排了一個別開生面的《實話實說》,充分尊重學生富有個性的理解和認識,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學生對課文的自我解讀,賦予“老”課文以新的含義。同時,還應指出的是教師在整個討論過程中進行了適時的評點,最后教師的總結沒有簡單地肯定或否定哪種觀點,而是站在更高的層次上提出:無論你成為“桃子、石榴、蘋果”那樣的人,還是成為“落花生”那樣的人,你都應該先做一個——“有用的人”!這樣,就升華了學生的認識,而且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教師的主導作用也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哈爾濱市教育研究院 于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