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性學習:遨游漢字王國
第一課時 學習第五單元第一板塊課文
教學目標
對照閱讀建議,閱讀第五單元第一版塊課文。會猜字謎,會讀會認本組板塊的10個生詞。熟讀歇后語,能用自己的語言復述《笑話》和《倉頡造字》的故事。
課前準備
對照閱讀建議,閱讀第五單元第一板塊課文,初步了解文章的大意。
教學過程
一、導語:我們平常看書、讀報、寫信、作文都離不開漢字。看,老師在黑板上就寫了兩個漢字,即“漢字”。你們對漢字有更多的了解嗎?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相機點撥:
漢字歷史悠久,記錄和承載著中華文明。漢字發展演變的過程本身就是中華文明發展的縮影。漢字書寫出了世界上最為古老的文明之一。有了文字,歷史的河流就再也沒有出現斷流和干涸,順著文字的記憶,后人能夠清晰地感受到中華民族的興衰更替、風云變幻,也能夠在厚重的典籍里汲取先人的智慧。每個漢字之所以能成為現在的這種形狀,表達著她所代表的那種意義,不是隨意賦形賦意的結果,漢字點畫轉折之間都是歷史留下的痕跡。
漢字充滿著強大的生命力。漢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這個道理很容易理解,中國人口眾多,使用漢字的人自然也就多,這是常識性的推理。歷史上的中國一度強大,儒家文化對周邊國家產生了重要影響,直接體現語言文字上,日文、韓文與漢字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今,隨著改革開放的日益深入,中國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日漸擴大,漢語在世界上的影響也相應擴大,不少國家專門開設漢語課程,學習漢語已成為發展潮流。
另外,漢字與其他文字有所不同,具有獨特的魅力。由于漢字獨特的外形構造和她深遠的意義指向,使漢字書法成為是一門源遠流長的藝術。鐘鼎文、小篆、隸書等既是字體也是書體,像顏真卿、米芾、王羲之等書法名家,他們創造的書法作品更是藝術寶庫中的珍品,通過書寫漢字能融鑄個人的審美情趣和藝術修養。
二、提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漢字還有很多有趣的現象,蘊涵著豐厚的歷史文化,我們準備讓大家展開一次歷時兩周的對漢字的研究活動,相信通過對漢字的深入研究,我們會愛上漢字,我們會為自己是中國人而驕傲。在選擇研究內容之前,我們要把這單元的內容閱讀一遍,對漢字的概貌有個整體的了解。這節課閱讀第五單元第一板塊課文。完成以下的學習目標:會猜字謎(把謎底寫在謎面的旁邊);會讀會認本組板塊的10個生詞;熟讀歇后語;能用自己的語言復述《笑話》和《倉頡造字》的故事(同位互相合作)。
三、學生按要求自學課文,老師巡視了解情況,調控課堂。
作業:
1、沒有完成第一課時學習任務的繼續完成。
2、對照閱讀建議,閱讀第五單元第二板塊課文,初步了解文章的大意。
第二課時:學習第五單元第二板塊課文
教學目標:對照閱讀建議,閱讀第五單元第二板塊課文。能復述甲骨文被發現的經過;嘗試背誦“贊漢字”這首詩;感情朗讀“我愛你中國的漢字”;會讀會認該板塊的生字。
教學過程:
一、提出學習目標
對照閱讀建議,閱讀第五單元第二板塊課文。能復述甲骨文被發現的經過(同位合作);嘗試背誦“贊漢字”這首詩;感情朗讀“我愛你中國的漢字”;會讀會認該板塊的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