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性學習:遨游漢字王國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1、策劃并開展簡單的小組活動,學寫活動計劃。
2、通過了解漢字諧音的特點,體會漢字文化的豐富有趣,初步了解漢字的起源,引發學生對漢字的興趣。
教學理念:
讓在學生感受漢字文化的魅力,感受漢字的神奇、有趣的基礎上,加深對漢字和中華傳統文化的感情,提高正確運用漢字的自覺性。
教學重點:
1、體會漢字文化的豐富有趣,引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2、學寫活動計劃,培養學生策劃和開展活動的能力。
一、激趣導入
首先板書一個象形字,問:同學們,老師在黑板上寫個字,看看你認識嗎?你知道這是什么字嗎?先寫一個(馬)。再寫一個(禾),你認識嗎? 這是我國很早的文字甲骨文,這些字經過幾千年的演變就成為了我們現在用的字,你喜歡這樣的字嗎?想了解漢字嗎?好,這節課我們就到漢字王國走一走!
二、感受漢字的神秘和有趣
1、感受漢字的神秘
我國的漢字有著悠久的歷史,關于它的起源有著很多神秘的說法,有些漢字的來歷也特別有趣,想不想了解?請同學們打開書第80頁,快速默讀《倉頡造字》和后面的課文《“冊”“典”“刪”的來歷》,看你有什么體會。
重點引導學生體會:
(1) 結繩記事的好處是簡單易于操作,物語的好處是利用物品交流語言也比較簡單。但是他們不能表達除更多的一起,繩子不易于保存,物語用的物品有些很難找到,漢字比結繩記事和物語都要方便很多。
(2) 倉頡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
(3) 最初的文字是根據物體的樣子造出來的。
我們天天見到的漢字原來是這樣古老而又神秘!你知道漢字大約產生于多少年前嗎?(大約四千多年前)它經歷了漫長的演變過程,這其中有很多未解之謎。那你知道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是什么嗎?對,就是我們中國的漢字!它還曾對日本、韓國等國的文字產生過重要的影響呢!現在,國外學習漢字、漢語的人越來越多。就連外國人都熱衷于學漢字,同學們,你們想不想去研究研究?
說不定,通過你的研究,可以揭開很多漢字起源的未解之謎呢!
二、展示交流,匯報學習成果
(一)字謎大擂臺。
1.教師引言:首先,我們從字謎小組開始。哪一組進行了字謎的收集整理?愿意與大家分享自己的收獲和其中的樂趣。
問組長:你們一共搜集到了多少字謎? 今天打算給大家展示多少個呢?時間有限,就請你們優中選優,選出10個字謎給大家猜,其他的咱們可以貼到教室繼續猜,好嗎?
咱們就用他們選的字謎做題,進行一次猜字謎的打擂活動,起個名字叫“字謎大擂臺”,選出猜得又快又多的一位同學為咱們班的擂主,好嗎?
1、一根木棍,吊個方箱,一把梯子,搭在中央。(面)
2、七十二小時(晶)
3、功一半,過一半(邊)
4、左看馬靠它,右看它靠馬,兩邊一起看,腳踩萬里沙。(駝)
5、高爺爺的頭,李爺爺的腳,鄭爺爺的耳朵。(郭)
6、再會(觀)
上下串通(卡)
土上有竹林,土下一寸金(等)
田里種水稻,田外長野草。(菌)
10、立在兩日旁,反而沒有光。(暗)
2、現場采訪:擂主已經產生,我們用掌聲向他表示祝賀,請擂主為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猜謎的經驗,好嗎?
3、老師結合學生總結,歸納出幾種猜字謎的方法。
(組合法、象形法、意會法、綜合法)
4、還有一個小組進行了編字謎的活動,請他們給大家展示一下:談談自己編字謎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