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性學習:遨游漢字王國
有杏(幸)不須梅(媒)。向陽門第春常在,
積善人家慶(罄)有余(魚)。蓮(連)子心中苦,
梨(離)兒腹內酸。兩船并行櫓速(魯肅)不如帆快(樊噲),
八音齊奏笛清(狄青)難比簫和(蕭何)。
諧音對聯的小故事:
明朝的解縉,江西吉水人,自幼有”神童”之稱。有一次,一個權臣在宴會上蓄意當眾譏笑他,出了上聯要他對下聯:二猿斷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對鋸(句);
解縉應口對道:一馬陷足污泥內,老畜牲怎能出蹄(題)。
宴席上,眾人暗自好笑,羞得那官老爺無地自容。
(李天書--諧音笑話)--關于縣太爺讓師爺去買“竹竿”,師爺買成了“豬肝”的故事。
用掌聲感謝諧音小組帶給我們的快樂。
*三歲娃娃學琵琶--談(彈)何容易
*梁山上的軍師--無(吳)用
7、光知道還不夠,會用才能真正對我們有所幫助。請你仔細看,盡快記住它們,過一會老師考考大家會不會用?
8、老師這里有幾個句子,看看你能把剛才這幾句歇后語用上嗎?自己讀讀試著填填。
*別看小王的爸爸文化水平不高,可對于維修電器,那可是
*要想說動劉老師采納我們的建議,那可是*只注重穿著打扮而沒有知識的人,將來到社會上只能是
9、這些句子加上了歇后語,在表達效果上有什么不同嗎?
(對了,恰當的運用歇后語可以使我們的文章變得更加幽默、風趣。)
10、還有哪個小組愿意為大家繼續展示諧音部分的收獲?
(李子越--諧音歇后語)
因荷(何)而得藕(偶),
有杏(幸)不須梅(媒)。向陽門第春常在,
積善人家慶(罄)有余(魚)。蓮(連)子心中苦,
梨(離)兒腹內酸。兩船并行櫓速(魯肅)不如帆快(樊噲),
八音齊奏笛清(狄青)難比簫和(蕭何)。
諧音對聯的小故事:
明朝的解縉,江西吉水人,自幼有”神童”之稱。有一次,一個權臣在宴會上蓄意當眾譏笑他,出了上聯要他對下聯:二猿斷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對鋸(句);
解縉應口對道:一馬陷足污泥內,老畜牲怎能出蹄(題)。
宴席上,眾人暗自好笑,羞得那官老爺無地自容。
(李天書--諧音笑話)--關于縣太爺讓師爺去買“竹竿”,師爺買成了“豬肝”的故事。
用掌聲感謝諧音小組帶給我們的快樂。
(三)起源大揭秘
1、下面我們就繼續遨游漢字王國,進行漢字的“起源大揭秘”。關于漢字的起源,有很多種說法,我們書上也有《倉頡造字》的傳說,對這一內容感興趣的小組來給我們展示一下你們的成果?
2、講故事《漢字起源》大家仔細聽。
漢字是倉頡一個人造的嗎?那是誰創造的?(千百萬勞動人民)
有多長的歷史?(近6000年的歷史)
是啊!漢字不可能是由倉頡一個人創造的,也不可能是在一個時期創造的。是千百萬勞動人民在勞動中創造了漢字,距今已經有6000年的歷史。真可以說是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3、有人說一個漢字,就是一個故事,課本上《“冊”“典”“刪”的來歷》就是一個例子。你還知道其它漢字的來歷嗎?(王語笛介紹四個字)
你知道“本”和“末”這兩個字的原指什么嗎?“本”是在“木”字的下面加了一橫,指的是樹根。
“末”是在“木”字的上面加了一橫,指的是樹梢。
所以才會有“本末倒置”一說。
4、聽了她的介紹,你有什么感受?(驕傲、自豪)
我們都感受到一個漢字就是一個故事,就是一幅畫。它值得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驕傲、自豪。難怪有人把中國漢字稱為“中國的第五大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