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導學案
教學目標:
1、認讀生字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說說父親和母親對巴迪的詩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
3、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及心理活動描寫的語句,體會父母兩種不同評價中飽含的愛,感受愛的不同表達方法。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課文內容,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難點:理解父母兩種不同評價中飽含的愛,感受愛的不同表達方式。
導學提綱:
1、將課文讀熟練,讀準本課的生字新詞。
2、用自己的方法學會書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3、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用自己的話進行概括。
4、題目中的“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應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
5、巴迪寫了一首詩,母親做出怎樣的評價?巴迪聽后的反應是什么樣的?
6、巴迪寫了一首詩,父親做出怎樣的評價?巴迪聽后的反應是什么樣的?
7、父母不同的評價對巴迪產生怎樣的影響?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板書課題,直接導入新課
二、檢查預習
出示生字詞:
糟糕 啟迪 摟住 自豪
謄寫 位置 公司 奇妙
出版 慈祥 歧途 謹慎 靦腆
1、指名讀。
2、小老師讀。
3、自由讀,想想你要提醒同學們注意哪一個字?
學生交流。
教師講解——“歧”字
“止”,在漢字中表示“腳”,是腳趾的象形,許多帶“止”漢字的意思,可以從這里來理解。譬如“正”,上面是“一”,下面是“止”,表示向“一(某個方向)”筆直地走去,這就是“正”。譬如“企”,就是一個人,還要踮起“止”,表示眺望、盼望、等待,如“企望”、“企圖”。而“歧”的右邊的“支”,則表示與主干相對的分支、支流,這樣聯起來,“歧”就表示人走到了岔路口,難以分清哪是正路(主干路),哪是支路(歧路)。
4、檢查讀書情況。
5、題目中的“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為什么加引號?對是父母對巴迪的詩做出的評價,應該怎樣去讀?(生讀)讀文章理解課題很重要,就像寫作文要先審題一樣的,帶著理解我們一起來讀課題。
三、小組學習課文
師過渡:同一首詩父母會做出不同的評價,為什么?還需要我們走進文章的字里行間去細細品悟。
1、小組根據學習提示,自學討論
巴迪寫了一首詩,母親做出怎樣的評價?巴迪聽后的反應是什么樣的?
巴迪寫了一首詩,父親做出怎樣的評價?巴迪聽后的反應是什么樣的?
父母不同的評價對巴迪產生怎樣的影響?
2、小組交流展示:
(一)當“我”寫了第一首詩后,母親的表現是怎樣的?我的表現又是怎樣?
1、學生談體會。
2、指導朗讀
3、師:聽了母親的贊揚,巴迪的確既靦腆又得意揚揚,文中還有哪些句子表現巴迪有點驕傲呢?
(二)父親終于回來啦,父親是怎樣評價巴迪寫的詩呢?巴迪有什么表現呢?
1、匯報,談體會
2、指導朗讀
(三)同學們,同是一首詩,母親認為“精彩極了”而父親卻認為“糟糕透了”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