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分鐘》教學設計
2、體驗儀式中的自豪:
⑴ 自主學習第2、3節:
(課件提示)
想一想:在鮮艷的五星紅旗和特區區旗相伴冉冉升起的時候,作者分別想到了什么?
(百年的痛苦歡樂,挺直了中國人的脊梁,香港的土地和天空,虎門硝煙、發黃的舊條約。)
⑵ “虎門硝煙、發黃的舊條約、深入骨髓的傷痕”怎樣理解?交流資料:
① 播放電影“虎門硝煙”的片段,了解面對侵略者的無恥行徑,有骨氣的中國人的奮力抗爭。
② “發黃的舊條約”指什么?
(《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
③ “那深入骨髓的傷痛”指什么?
(“那深入骨髓的傷痛”是說列強的侵略恥辱給中國人民造成了刻骨銘心難以忘懷的傷痛。)
⑶ 當一紙發黃的舊條約悄然落地,長城的臉上,黃皮膚的臉上,為什么有淚珠在緩緩地流淌?“使大海沸騰”怎樣理解?
(曾經的屈辱和痛苦讓我們痛楚,而此時香港回歸之際,壓在中華兒女心頭百年的恥辱終于雪洗。中國人民的心情是復雜的,酸楚、激動、自豪,喜悅所有有淚珠在緩緩地流淌;“使大海沸騰”是說人們期盼已久的愿望終于實現之時噴涌而出的愛國熱情,非常強烈,非常深厚,仿佛能使大海沸騰似的。)
板書:
自豪、激動、喜悅。 ⑷ 看著那冉冉升起的旗幟,你的心情是怎樣的?讀出你的感受:
指名讀,教師相機評價讀。
3、讀中感悟儀式后的暢想:
⑴ 齊讀第4小節,讀后評價:
“紫荊”指什么?“去迎接那新鮮的/含露的、芳香的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第一朵紫荊……”暗示什么?
(紫荊花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區花,這里的“紫荊”指香港;暗示著回歸后的香港會更加的繁榮、富強。)
⑵ 第四小節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板書:
指名讀,齊讀。
五、讀中升華,以悟促寫
1、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2、課件播放:
(香港回歸的錄像資料。)
如果你親眼目睹了香港政權交接儀式升國旗、區旗與奏國歌的情景,你最想說什么?
【板書設計】
24、最后一分鐘 激動 美好祝愿
喜悅
【練習設計】
1、這些帶點的字看起來那么熟悉,可有時卻經常聽到人們對他們錯誤的稱呼,請你試試找出正確讀音。請用“√”勾出來。
脊(jǐ jí)梁 剎(shà chà)那 顫(chàn zhàn)抖
骨髓(suǐ suí) 悄(qiāo qiǎo)然 嶄(zhǎn zàn)新
硝(xiāo xuē)煙 叩(kē kòu)問
2、誦讀詩歌,濃濃的愛國情感和對香港回歸祖國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溢于言表。請再一次回憶這些激情澎湃的詩句。
此刻,是午夜,又是……
所有的眼淚都是____的日出,
所有的禮炮都是____。
香港,讓我緊緊拉住你的手吧,
___最后一分鐘的風雨歸程,
然后去奔跑,去____,
去迎接那新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