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陽·童年·駱駝隊》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目標:理解課文,結合重點詞句體會作者懷念童年的思想感情,并揣摩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童年是值得眷戀的,要學會珍惜童年的美好時光。
課前準備
1、閱讀林海音小說《城南舊事》,了解小說的大概內容。
2、準備歌曲《送別》和《童年》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整體感知
1、播放電影《城南舊事》主題曲《送別》。這首曲子不僅唱出了對離去朋友的不舍,也唱出了對美好童年的深深依戀。今天我們來學習課文《冬陽·童年·駱駝隊》,一起感受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無限眷戀。
2、回憶上節課的內容,作者抒寫了童年的哪些事情呢?(課件出示)
⑴學駱駝咀嚼
⑵想象駱駝系鈴鐺
⑶冬春之交駱駝脫毛
⑷夏天不見駱駝影子
二、深入閱讀,品味童年
1、作者的童年生活中最有意思的是什么?請同學們自由的在課文中找出有關句子讀一讀,同桌交流體會到什么。
2、課堂交流,隨機指導。
(1)“那樣丑的臉,那樣長的牙,那樣安靜的態度。它們咀嚼的時候,上牙和下牙交錯地磨來磨去,大鼻孔里冒著熱氣,白沫子沾在胡須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齒也動起來。”
①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觀察仔細,看得入神,天真幼稚)
②想想在什么情況下,你會呆呆地看一樣東西,會不由自主地跟著動起來,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小組成員相互說一說。
③童年的時候對任何東西都充滿好奇,看到從沒看到的駱駝,作者怎樣不看呆呢?可是三四十年過去,如今的作者還會因為駱駝而看呆嗎?她還會在冬陽底下,學駱駝咀嚼嗎?課文中哪兒告訴你呢?
(課件出示)“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童年卻一去不還了。冬陽底下學駱駝咀嚼的傻事,我也不會再做了。”
在作者看來,這“學咀嚼”的事,實在很傻,因為這好奇的呆、入神的傻,只屬于童年的作者。就讓我們帶著對童年往事的懷念,有感情地朗讀第4自然段。
(2)“夏天來了,再不見駱駝的影子,我又問媽媽:‘夏天它們到哪里去?’”
①從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么?(想念駱駝隊,天真)
②童年的作者是那樣天真可愛,一直想念著冬天的駱駝隊,可是這么多年過去了,現在作者還會那么沒頭沒腦就問出一句這樣的話嗎?課文哪兒告訴你呢?
(課件出示)“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童年卻一去不還了。”
③童年一去不復返了,那時的“我”很傻很可愛,讓我們分角色朗讀第11-14自然段,一齊體會“我”對童年的眷戀。
(3)“我的幼稚心靈中卻充滿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
①討論交流:先引導學生分別說清爸爸和“我”的不同觀點,進而引發學生展開深入討論,你同意誰的觀點?為什么?你有自己的特別想法嗎?
②從前的“我”的想象是那么的天真美好,可是——(引導學生讀出“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童年卻一去不還了。”)現在的“我”是如此的想念童年啊,小組合作朗讀第5-9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