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冬陽·童年·駱駝隊教學設計
⑵師生分角色對讀。你贊同誰的想法?
⑶爸爸聽了“我”當時的想法,想了想,笑了笑。爸爸想了什么?又笑的什么?
[4]除了駝鈴聲,找找看,有沒有一點兒別的聲音?推薦讀句子。
照應句子:--慢慢地走,總會到的;慢慢地嚼,總會吃飽的。
4、想剪去駝毛
⑴冬天過去,春天來了。太陽暖得讓人想把棉襖脫下來,可是作者先寫的是——駱駝,而且把駱駝的毛皮稱為舊駝絨袍子,還想幫它剪一剪。從這里看出什么?
[2]駱駝脫毛本來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可我不知道,“我不懂的事就要問一問”,現(xiàn)在也會問一問吧!現(xiàn)在請你來當一當小英子,你會怎么問呢?
5、問駱駝去向
⑴春天過去,夏天到了。小英子的問題又來了。指名讀問句。
你從英子的詢問中體會到什么?
⑵媽媽說“總是問,總是問”想一想,林海音還會問些什么?
⑶這些問題,林海英5歲時會問,10歲時可能會問,20歲呢?30、40歲呢?
四、深化感情,感受特色。
1、充滿童真童趣的童年已經過去了!——童年難忘。
2、觀看電影《城南舊事》片斷。
在往事中,林海音是個5、6歲的小女孩,生活在北京;寫下這篇文章時,她已42歲,生活在遠離故土的中國臺灣。
3、出示句子—— “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但是童年卻一去不還。冬陽底下學駱駝咀嚼的傻事,我也不會再做了”
指名讀;
每個同學都試著讀一讀:你覺得此時的林海音的心情是怎樣的?
帶著這憂傷之情,把這句話齊讀一遍。
4、童年雖然一去不還,可那曾經的一切,又怎能忘記?
出示句子“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對自己說,把它們寫下來吧。就這樣,我寫了一本《城南舊事》。”
指名讀一遍:你認為作者想念的是什么?——故土難離
帶著體會的感情齊讀這句話。
4、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寫。師生共讀最后一段。
五、總結延伸,推薦閱讀
1、再讀課題:深情、舒緩。
2、中國臺灣許多作家和詩人都通過他們的作品表達他們的思鄉(xiāng)愛國之情。
朗誦國民黨元老于右任在彌留之際寫的一首極其哀婉動人的詩篇——《望大陸》
3、多么直接而強烈的思鄉(xiāng)愛國之情!林海音雖然不是直接抒發(fā),可她的感情同樣強烈!再讀句子“夏天過去——寫了一本《城南舊事》”
4、推薦閱讀《城南舊事》。
[板書設計]
冬陽童年駱駝隊
童年難忘 趣
故土難離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