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陽·童年·駱駝隊》教學設計
齊讀句子。師:童年的哪些往事又重臨于“我”的心頭呢?
二、初讀課文,理清思路
1、出示思考題:
(1)作者回憶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幾件往事,分別在課文中的哪些自然段?
(2)課文以什么順序記敘了作者的童年生活?
學生帶著思考自由朗讀課文。
2、檢查生字詞。課件出示以下帶生字的詞語:
氈帽 卸下 沙漠 寂寞 棉襖 袍子 傻事 咀嚼 慢慢地嚼
指名認讀,注意“嚼”的不同讀音。齊讀。
說說“嚼”與“卸”的筆順,各抄寫一次。
3、再次默讀課文,找找文中寫了哪幾件有趣的事兒?分別在哪些自然段中,請生回答并朗讀相關的段落,教師隨機正音。
根據學生回答師板書:學咀嚼、談駝鈴、剪駝毛、念駱駝。
4、齊讀小標題。思考:課文以什么順序記敘了作者的童年生活?(按季節的推移順序)
三、細讀課文,感悟童趣
1、我們先來學習“學咀嚼”這一片段,默讀第四自然段,劃出你覺得最有趣的句子,好好地讀一讀,并在旁邊簡單地寫寫自己的感受。
2、交流、匯報。
(1)重點聚焦這句話:“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齒也動起來”。
我看呆了,看到的駱駝是怎樣的?指名說。是啊,小海音觀察得多細致啊,她寫了駱駝的臉、牙、安靜的態度、上牙、下牙、大鼻孔,連嘴里吐出的一點點白沫子都注意到了(齊讀描寫駱駝咀嚼樣子的句子)。說說,她是怎樣地看駱駝?
(2)現在老師來讀句子,你們就是林海音,來好好地看駱駝。師讀生做動作。
師:看看你的牙齒動起來了,她的牙齒也動起來了,說說你看到了什么?(引導學生從看到了怎樣的駱駝和看到了怎樣的林海音兩方面來說)
師:看就看唄,為什么她的牙齒會跟著動起來了?(看得太入迷了,完全忘記了自己,把自己當成了一匹駱駝)
指導朗讀。
3、前幾天在電視上老師也見到了駱駝,可是我才不會跟著駱駝學咀嚼呢?知道為什么嗎?
師:是啊,承認是無法理解兒童的世界的,林海音寫下這篇文章時已經42歲了,她還會像小時候那樣去學咀嚼嗎?(不會)
正如她在倒數第二段寫的:“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但是童年卻一去不還。冬陽底下學駱駝咀嚼的傻事,我也不會再做了。”齊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