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了,親人
生:老師,我要說服您,同時感動您。(學生讀)小金花的媽媽犧牲了,她都沒有哭,可是今天跟志愿軍分別的時候卻哭了,我認為她把志愿軍當成自己的親人了。
師:這里我有一個想不明白的地方,她不忍和志愿軍分別,所以掉淚了,那么她媽媽犧牲了,她就不傷心嗎?那時怎么沒哭啊?
生:她媽媽是在和敵人斗爭中犧牲的,她傷心,她想哭,但她沒哭,她的眼淚流到心里,流到心里,變成了仇恨,變成了力量。
指導生讀“同志們傷心地痛哭起來……我一定要報!”
師:但是和志愿軍分別的今天,小金花再也忍不住了,流下了眼淚,這是怎么回事?
生:她經常和志愿軍在一起聊天,在一起戰斗,還給志愿軍唱歌,我們再把這些句子讀一讀吧。(生讀)。
4、師:讀得很有情感。第三段我聽聽你們讀,就知道你們理解了沒有,被感染了沒有,敢讓我聽嗎?(學生齊讀第三段,教師指點)
師:讀了這段,說一句你最想說的話。
生:大嫂到前沿陣地上去挖野菜,因為志愿軍的蔬菜如果不夠,體力就不充沛,就沒精神,很可能就打輸了。
5、師:那么我還有一點不懂,朝鮮的大娘、小孩和大嫂為什么對志愿軍這么關愛?
生:因為志愿軍戰士的血流在了朝鮮的土地上。羅盛教、邱少云、黃繼光等無數烈士,大娘的小孫子、小金花的媽媽,還有大嫂,他們的血都流在一起。我原來說志愿軍和朝鮮人民不是親人,學了大娘、小金花、大嫂這三段,你們該告訴我怎么樣了?(是親人。)
師 “就是親人”。
6、教師指導學生一齊朗讀最后三段。
師:從所有的這些描述中,你們看出了什么呀?(這偉大的友誼,比山還高,比海還深。)
師:為什么這樣的情誼比山還高,比海還深呢?
生:志愿軍在這片土地上灑過鮮血,朝鮮人民在這片土地上灑過鮮血。志愿軍的鮮血和朝鮮人民的鮮血灑在一起,凝在一起,這比山還高、比海還深的友誼是鮮血凝成的。
一、 總結全文。
師:課文學到這里,我被大家徹底說服了,感動了,朝鮮人民和志愿軍戰士,他們不但就是親人,而且勝似親人。(在板書“就是親人”后加“——勝似親人”)大家看,這實際上也是作者的思路,把本來沒有血緣關系的,不是親人的兩種人,通過描述他們的感人事實,通過抒發他們之間的感情,使我們感到他們就是親人,而且勝似親人。
二、 拓展延伸。
想象:就在這分別的時刻,朝鮮人民會對志愿軍說些什么呢?(學生說)
例:孩子們,不要哭了,你看阿媽妮我都沒落淚,你怎么淚流滿面了呢?你們那么勇敢,為什么還要流淚?你們頑強地和敵人戰斗。記得你們的黃繼光戰士,為了奪5979高地,他奮不顧身,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槍口,最后英勇犧牲了。我還記得,邱少云戰士為了消滅敵人,不暴露目標,被一個燃燒彈在身上燒了十幾個小時,都一動不動。而今天和你們離別的今天,你們怎么落淚了呢?
板書:
5、再見了,親人
不是親人——就是親人——勝似親人
抓事實 抓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