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夢想的力量
教學要求:一.知識與技能:
1.認識6個生字,讀讀記記“放棄、下旬、募捐、水泵、顛簸、節奏、簇擁、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聲不吭”等詞語。
2.讀懂課文內容,體會題目的含義。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繼續練習快速閱讀,并能簡要地復述故事。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課文寫了一個什么樣的夢想?”“夢想是怎么實現的?”“這個夢想究竟有什么力量?”三個問題的刨析理解,領會文章中心。
2.通過有感情地朗讀“是呀,一個夢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時有誰不流淚呢?”等句段,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僅僅有夢想是不夠的,還要通過不懈的奮斗能夢想成真,體會瑞恩的精神品質。
教學重難點:
1.體會“夢想的力量”所蘊含的深意。
2.領域作者的表達方式。
四.課前準備:自瀆課文,嘗試理解“夢想的力量”。
五.課時劃分: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質疑“夢想”,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夢想的力量》
2.解題:什么是夢想,你有夢想嗎?
二.初讀課文,感知“夢想”
1.快速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字詞質疑,全班討論解惑。
重點理解以下詞語:
籌齊、募捐、顛簸、羞澀、簇擁、迫不及待、一聲不吭。
3.再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件什么事?
4.說一說你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三.再讀課文,走進“夢想”
1.默讀課文,討論:
瑞恩的夢想是什么?這是一個什么樣的理想?
2.劃出文中有關的句子:
①我要給孩子挖一口井,好讓他們有干凈的水喝。
②他們不應該過那樣的生活……我一定要為他們挖一口井。
③我想讓每一個人都能喝上潔凈的水。
3.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四.細讀課文,實現“夢想”
1.默讀課文。
思考:瑞恩的夢想是怎樣變成現實的?
2.學生自由討論,師時機點撥梳理。
⑴為攢夠這70塊錢,瑞恩做了很多額外的家務活。
①找出文中瑞恩做家務活的句段,大聲朗讀。
②展開想象:
好玩是孩子的天性,瑞恩還是一個孩子,是什么使他放棄玩耍的機會,做那么多的家務活?當時瑞恩是怎么想?
③朗讀體會,有感情地朗讀這兩段話。
3.啟發深入思考:是什么使瑞恩的夢想成真?
五.品讀課文,感受“夢想”的力量。
1.出示句子,指導朗讀:“是呀,一個夢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次時有誰不流淚呢?”
2.引導交流討論:瑞恩的夢想到底有多大的力量?
瑞恩“給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讓他們有干凈的水喝”這一夢想的實現,給安格魯的孩子們送去了關愛,送去……幸福。如今“瑞恩的井”基金會成立,已經為非洲人民打了30口井,為非洲人民帶去了健康與希望。
3.討論:你還認為“夢想的力量”大在哪里?
六.小結課文,升華認識。
1.小結.“夢想力量是無窮的。你看小瑞恩的夢想不僅為自己鼓起了前進的風帆,克服困難,堅定執著地為實現夢想而奮斗;同時也感動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其中,最終使夢想成為現實;同時也使安格魯的村民對瑞恩,加拿大人民感激不盡,從而增進了兩國人民的友誼。夢想的力量大嗎?
2.選擇自己喜歡動情的段落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板書:
17* 夢想的力量
瑞恩→挖井(喝上干凈水)→非洲孩子
自己掙、得到幫助
水泵→挖井→鉆井機→“瑞恩的井”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