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夢想的力量
教學目標:
1、通過自學,認識6個生字,正確通順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體會題目包含的三層意思。感受瑞恩美好的心靈,并懂得僅僅有夢想是不夠的,還要通過不懈的奮斗才能夢想成真。
教學重點:體會題目包含的三層意思。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請學生交流自己的夢想。
二、默讀全文,了解夢想
1、默讀全文,思考:瑞恩的夢想是什么?他是怎樣實現自己的夢想的?
板書:自己干活 70元
籌集捐款 2000元
25000元
2、當聽到挖井需要的這些錢時,瑞恩分別是怎么想,怎么說的?
找出課文有關句子,課件出示,自由朗讀三句話,有什么發現?
(瑞恩面臨的困難一次比一次大,但他沒有放棄,信心更強,目標更遠大了)
三、研讀文本,體會力量
1、瑞恩不但這樣說,這樣想,他更為自己的夢想在努力,指名朗讀瑞恩自己干活攢錢的段落。
有什么感受?
瑞恩這么辛苦,在干活時會想些什么?選擇一、二項工作中的一項,寫下想法。
介紹原文中作者對瑞恩采訪時瑞恩的話。
這么辛苦,也要堅持,這就是——?(夢想的力量)板書:克服困難,堅持不懈
2、瑞恩通過自己干活攢夠了70元,但要靠這樣的方法攢夠2000元,甚至25000元,實在——(太困難了)
誰給予了他幫助?(并聯系上文)他們為什么要幫助瑞恩?
讀有關資料
板書:感動他人,加入夢想
3、讓我們看一看當瑞恩的第一口井打成后,來到烏干達的情景。
師生對讀。
瑞恩和父母為什么而激動、為什么而幸福? 板書:帶去健康,增進友誼
四、拓展閱讀,延續力量
1、夢想在延續。朗讀最后一自然段。
介紹,兩年以后,基金會有七十多萬加元,已經在非洲挖了七十多口水井。
2、出示瑞恩接受實話實說訪談時自己的目標與理想。體會夢想的力量使瑞恩有了人生的奮斗目標。
五、對比理想,獲得啟發
八瑞恩和自己的理想對比,有什么感想和啟發。
依托文本 化繁就簡
——從《夢想的力量》看略讀課文的教學
《夢想的力量》是一篇略讀課文,在教學時間的安排上只有一個課時,長長的一篇課文,要達成的教學目標并不簡單,該怎樣在有限的時間內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有效地達成目標呢?
在進行本課的設計時,我圍繞著“夢想”與“力量”兩個主題展開。尤其把“力量”所包含的幾層意義的理解作為教學重點。在上網查找有關資料時,我看到了作者的原稿,比課文要詳盡的多,也感人的多。因此,把原文的一些內容作為補充材料用在了教學中。在試教時,只用了瑞恩干完家務活后的感受,以及他樹立的為挖井工程奮斗到老的精神這兩個補充材料,因為只有短短一兩句話,所花時間不多而且效果不錯。但試教后,總覺得夢想的力量第二層意義,即感動他人,人們究竟被什么而感動,學生理解得比較膚淺。因此,教研課上,我用了原文中的一大段文字,內容是各個國家愿意幫助瑞恩的人所寫的信。學生花了較多的時間進行閱讀,看看時間,要上完后面的教學內容比較緊張,沒有展開充分的討論,換言之,這一部分教學目標還是沒有有效地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