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教案
(“水上交戰用什么兵器最好”這是周瑜明知故問。)
當周瑜聽說諸葛亮3天能造好箭,還立下軍令狀,他的心里為什么很高興?
(在當時,3天肯定造不出10萬枝箭,既已立下軍令狀,完不成是要殺頭的。)
找出書中明確說明周瑜要陷害諸葛亮的話。
(周瑜對魯肅說的:“這是他自己說的……回來報告我。”)
②書上哪些地方證明諸葛亮知道周瑜要害他?
諸葛亮請魯肅幫忙時說的幾句話(“不過……就完了”)。
朗讀練習。(齊讀)
諸葛亮明知周瑜要害他,為什么還要立下軍令狀,說3天造好10萬枝箭呢?
(諸葛亮胸有成竹) (顧全大局)
理解諸葛亮為顧全聯吳抗曹的大局,不計個人得失。
③魯肅是周瑜的部下,為什么諸葛亮敢于向他求助?
(諸葛亮深知魯肅為人忠厚,顧全大局。)
從哪里可以看出,請把書上有關句子讀出來。
(“魯肅答應了……果然不提借船的事”)
7.朗讀練習。
小結:
學了這部分課文,我們知道了諸葛亮挺有才干,顧全大局;魯肅真誠厚道,言而有信;而周瑜卻挺妒忌諸葛亮,心胸十分狹窄。
8.分角色朗讀課文一、二段中的對話部分。
三、學習課文第四段。
3天前,諸葛亮立下軍令狀,周瑜心里很高興。3天后,周瑜帶了500名將士來到江邊干什么? (是抓諸葛亮的)
結果周瑜在江邊看到了什么?齊讀第四段。最后周瑜怎樣?
(欽佩諸葛亮) 書上從哪兒看出? (長嘆不如)
長嘆什么? (嘆諸葛亮神機妙算)
教師范讀周瑜長嘆說的話,學生自由學讀,齊讀。
四、鞏固練習。
作業 本上第5題(1)、(2)、(3)。
第6題(1)、(2)。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
學勻第三段,總結全文,完成作業 。
教學過程
—、復習鞏固,導入 第三段學習。
1.草船借箭的起因是(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干),結果是(周瑜長嘆說:“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不如他!”)
起因和結果截然不同,是諸葛亮構機妙算使周瑜改變的。
什么叫“神機妙算”?
2.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表現在哪里?
學了課文的第三段,我們就會知道。
二、學習第三段
1.一生讀第三段。
其它同學一邊聽,—邊找:哪些事說明諸葛亮神機妙算?
2.找出來劃好后,分小小組討論,
3.哪里看出諸葛亮神機妙算?
(諸葛亮知天時,懂地利,識人心。)
哪些地方說明諸葛亮知天時? (第三天大霧漫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齊讀。)
哪些地方說明諸葛亮知地利? (順風順水撤得快)
哪些地方說明諸葛亮知人心? (知道曹操的脾氣,多疑多慮)讀有關句子
從哪些地方說明諸葛亮知道曹操不會出兵? (讀有關句子)齊讀曹操下令說的一段話。進一步理解諸葛亮知道曹操多疑多慮,不敢出兵。
小結:
由于諸葛亮知天知地知人,所以向曹操借到了1 0萬枝箭;
4.諸葛亮是怎樣向曹操借箭的?
(1)生自由讀課文,劃出寫諸葛亮指揮船上軍士的詞語。
(“吩咐”“下令”“又叫”“又下令”“吩咐”)
(2)分五步說說諸葛亮用草船向曹操借箭的經過。
(向北靠近曹軍→船頭朝西船尾東→一字兒擺開→擂鼓吶喊→把船掉過來船頭朝東船尾朝西,繼續受箭→順風順水駛回。)
先討論交流,再請學生講,讓全體學生更深一層地理解課文內容,佩服諸葛亮的神機妙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