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陽岡》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⑶ 力量超人:
“武松雙手掄起哨棒,……把那樹連枝帶葉打了下來。……把那條哨棒折成兩截……”“……揪……按……提……打……”訓練讀第11自然段:
① 生自個兒讀讀第11自然段,要求讀出動作詞。
② 師讀“大蟲”生讀“武松”,隨機提示“情況緊急,武松動作要快、有力”。
③ 學生自由結對朗讀。
④ 請自認為讀得好的兩對比賽朗讀。請讀“武松”力量大比較到位的選手板書“力量超人”。
⑷ 機智勝人:
從武松三次“閃”讀出“機智”或“機敏”。幾生說了個大概后,師點擊:“閃”這個動作字跟哪些字比較接近?(生答)“閃”與“躲”在這里哪個字用得好?用“閃”對表現武松形象好在哪里?仔細讀讀課文第9自然段,并結合上下文,小組討論后交流。[當交流到:
① 必須“閃”:
師點擊:通過你的讀讓大家感受感受當時情況緊急的氣氛:(“忽然起了一陣大風……跳出一只吊睛白額大蟲來”。“那大蟲……大蟲……大蟲……”)
② “閃”是有目的地消耗大蟲的力氣:
師點擊:那是以守為攻,伺機反撲,此為大智。
③ 學生說得不著邊際或只是重復他人觀點:
師點擊:“閃”與“躲”對表現武松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師生小結三“閃”表現了武松“機敏勝人”并請一生板書,全體學生自個兒誦讀第9自然段及上下文,體味武松的“機敏”。
……
4、學生小結、教師勾畫(板書)、提升認識。
三、反扣專題研讀想象探究新的發現
1、師導語過度:假如武松在下岡途中又碰上老虎,是老虎被武松“制服”還是老虎被武松“制服”?(生爭論)引導學生讀書,尋找相關信息,提出自己的觀點,說說理由。
2、師點擊:假如你是導演,拍武松一步步“挨”下岡來的情景會拍哪些細節?(生想象表述)師板書“挨”。
3、出示課件三“下岡遇‘虎’”。(欣賞根據原著改拍的電視劇)鼓動學生為自己的精彩想象鼓掌。
4、師請學生談談對武松形象又有什么新的認識?生交流,師引導并板書“人”。
5、師小結:
《水滸》作者施耐庵刻劃武松形象,既寫出了武松的“神”又寫出了武松只是一個現實生活中的“人”;作者寫人既寫得形象傳神又寫得真實可信。
四、激趣延伸引導研讀名著
在《水滸》這部小說中,作者還刻劃了許許多多人物,請你選一個自己喜歡、熟悉的人物讀讀(當然也可以是武松),寫一個作者描述的人物怎樣的“神”又是怎樣的“人”?是如何既傳神又真實地塑造人物形象的研讀報告。
【板書設計】
武松
神人
勇智 猛 威爽
神
酒量驚人 膽量過人
挨
力量超人 機智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