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相和 習題精選
四、照樣子,寫詞語
例:大方——大大方方 客氣——客客氣氣
浩蕩——( ) 世代——( ) 日夜——( )
請再寫幾個類似結構的詞語:
五、閱讀答題
和氏璧古書《韓非子》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戰國時期,楚國有個名叫卞和的人,住在荊山腳下。
有一天,他去見楚厲王,說是在荊山上找到一塊罕見的美玉,特地來奉獻給大王。楚厲王左看右看,覺得這不過是一塊比較光滑的普通石頭,認為卞和在戲弄他,是欺騙君王。一怒之下,砍掉了卞和的左腳。厲王死后,武王接位。卞和跛著一條腿,再一次入宮去獻玉。誰知武王同樣不識貨,又砍掉了他的右腳。
楚文王即位以后,有人報告,說卞和抱著一塊寶石跪在荊山腳下痛哭,哭了三天三夜,連眼睛都哭出血來了。文王就派人去問,是不是因為前兩位國君砍了他的雙腳而委屈難受?卞和說:“我不是為失去雙腳難過,我痛心的是寶玉被當作石頭,一片忠誠卻成了罪名!背耐跽僖娏怂,命人將玉石一琢磨,果然是一塊熠熠閃光的美玉。文王十分感動,因為這塊寶石是卞和奉獻的,就命名為“和氏壁”。
“和氏壁”傳到楚威王時,被賜給了一位有功的丞相。后來,丞相府遭賊人盜竊,寶玉被偷走,賣到趙國,到了趙惠王手里。
秦滅六國以后,這“和氏壁”又到了秦始皇手里。秦始皇命丞相李斯刻上“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個篆字,作為傳國之寶。從此以后,這玉璽成了皇權的象征,似乎誰得到它,誰就有資格當皇帝。所以后來諸侯爭雄,打進皇宮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尋找這顆“傳國玉璽”。
秦末,項羽和劉邦爭雄,漢高祖劉邦首先攻入咸陽。取得了這顆玉璽,把它作為漢王朝的國寶,代代相傳。至西漢末年,大司馬王莽篡奪了漢朝的政權,逼得孝元太皇太后交出玉璽。太皇太后氣得將玉璽摔在地上,這件國寶被砸掉了一個角。據說,王莽后來叫工匠用黃金鑲補了。再后來呢,這寶物就不知去向了。
1.簡要說說“和氏壁”名字的由來。
2.簡單歷數短文中所介紹的和氏璧的流傳過程。
卞和→( )……→( )→( )→小偷→( )……→( )……→( )……→孝元太皇太后
答案:
(一)
一、侮辱、負荊請罪、戰袍、抵御、大臣、允諾、完璧歸趙
二、完璧歸趙、墻壁、回避;秦朝、泰然、奏樂;廉潔、鐮刀、謙虛;澠池、蒼蠅;侮辱、教誨;交換、呼喚
三、1.火車通過大橋。2.飛機飛行。3.小吃店有小吃。4.臺燈是禮物。
四、積少成多、同甘共苦、轉敗為勝、異口同聲、里應外合、口是心非
五、三;秦王說要拿十五座城換和氏璧,完璧歸趙;秦王在澠池會上讓趙王鼓瑟,秦王為趙王擊缶;藺相如立功封官,廉頗不服氣,和好如初;秦國強大,以弱攻小。
六、略。
(二)
一、無價之寶、理直氣壯、完璧歸趙、攻無不克、戰無不勝、負荊請罪、同心協力
二、萬水千山、連續不斷、波瀾壯闊、一顯身手、心靈手巧、波濤洶涌、水火不容、膘肥體壯、虎視眈眈